煙疾
深院無人疾漸輕,西風黃葉滿閑庭。
行披老子五千字,坐讀楞嚴十軸經。
籬下清香寒有菊,窗間微影夜無螢。
誰知夜里珠長在,堪嘆悠悠醉未醒。
深院無人疾漸輕,西風黃葉滿閑庭。
行披老子五千字,坐讀楞嚴十軸經。
籬下清香寒有菊,窗間微影夜無螢。
誰知夜里珠長在,堪嘆悠悠醉未醒。
幽深的庭院里空無一人,我的疾病漸漸好轉,秋風掃過,枯黃的樹葉落滿了寂靜的庭院。我時而漫步誦讀老子的《道德經》,時而坐著研讀《楞嚴經》。籬笆下的菊花在寒秋中散發著清香,夜晚的窗間沒有螢火蟲的微光。誰能知道夜里明珠一直都在,可嘆世人卻沉醉不醒。
老子五千字:指《道德經》,相傳老子著《道德經》五千言。
楞嚴:指《楞嚴經》,佛教經典。
珠:這里可象征著真理、智慧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安靜、與世隔絕的環境,在生病期間通過閱讀經典來修身養性,從而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真理的追求和對世人沉迷世俗的感嘆。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富有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體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思考和情感。
紅葉西風遠盍簪,高堂清夜共瑤琴。長歌不覺詩狂甚,一寫平生慷慨心。
去年倦臥關門睡,前歲扁舟爛漫游。莫道迎檐一杯酒,婆娑孤影也扶頭。
四天圍一地,濁少判清多。人氣翻相敵,無如俗物何。
無諸比丘名近悅,為母王氏請普說。妙喜便登曲錄床,忉忉怛怛恣饒舌。從來法本離言詮,不假思量與分別。說甚地獄及天堂,四圣六凡俱泯絕。縱有魔王欲作難,金剛寶劍當頭截。王氏養子要參禪,只這一念永不滅。彈指頓明諸法門,釋迦彌勒齊超越。還如涂毒鼓當軒,一擊聞之皆腦裂。無邊煩惱悉蠲除,夙業舊殃湯沃雪。末后一句為重宣,凝然萬里一條鐵。
擬作讀經人,空房置凈巾。鎖茶藤篋密,曝藥竹床新。老病應隨業,因緣不離身。焚香向居士,無計出諸塵。
簿書叢里掣歸身,萬樹毿毿淺綠勻。試向小園尋落蕊,慇勤拂拭覓馀春。歸涂檢點物華非,黛色隨風上柳枝。撲撲晴香戀芳草,卻疑春去未多時。纖秾掃盡換清陰,便有南風欲薦琴。漫道仙葩歸閬苑,小兒造化本無心。芍藥無香燕有雛,綿蠻猶苦勸提壺。直須強作留春計,爛醉黃公舊酒壚。
左有香東右墨西,鴛鴦對對錦毛齊。白頭烏母將烏子,百歲歡娛在玉閨。蛾眉遇眼不嫌長,多食梅花語笑香。云影太高宮髻樣,月華全映墨花裳。鳥漸多聲到畫檐,更馀蝴蝶細穿簾。晴催稚子開黃卷,暖課閨人寫素縑。
裊裊垂垂罨御溝,春明門外不勝愁。相思怕被青絲綰,盡日東風莫倚樓。一掬風花付曲塵,江頭無恙別來津。可憐攀折長條盡,才送行人又送春。不勝幽怨只垂頭,鎮日風光水上樓。卻為漁洋感搖落,秣陵煙景似殘秋。眉樣臨風畫不齊,溪光煙景總凄迷。江南風日清明好,少多行人唱大堤。體態苗條不自持,春來瘦損舊腰肢。誰憐飛絮嬌無力,緩帶斜陽上酒旗。短長堤外短長條,新綠隨風軟浪搖。終是乳鴉啼不住,一春煙雨幾魂銷。
雪霽樓空夕,寒輕月欲明。素魂升海上,殘朓傍人清。桂樹春應發,蟾蜍夜自生。傷心望牛斗,流恨滿山城。
一紀戎衣有寸塵,到來江漢只孤臣。龍編未達劉琨表,蛟島空存豫讓身。甑墮妻孥寧復惜,劍懸朋友更誰親!頻年慚負蒼生望,敢向桃源別問津!
別駕陰功草木知,一朝變化出神奇。乍驚蓂莢還同長,更羨卿云向下垂。文筆分明傳異狀,畫圖次第記當時。嘉祥創見輕千古,信宿曾看十樣芝。
天道無知。使鄧伯道無兒。
斗室貯秋光,少許逾多許。手植花開趣更深,枝葉知辛苦。露蕊向人間,苔盎留痕古。會得天然澹逸姿,紅紫嫌塵土。
松梢片月見流行,夜半青山白露橫。不是閒人愛幽處,秋來紛擾飽曾更。
盈盈對坐翻經史,琳笈瓊函。粉印脂鈐,夜冷春蔥下幾簽。在旁蠟燭能知狀,茗苦香甜。月小風纖,詠絮才高笑撒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