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曜堂訪預監寺不遇
昔年摩竭令,今日孰知恩。
句外潛心體,言前密意論。
松風清宇宙,桂月曜乾坤。
出戶雖無往,爭如靜掩門。
昔年摩竭令,今日孰知恩。
句外潛心體,言前密意論。
松風清宇宙,桂月曜乾坤。
出戶雖無往,爭如靜掩門。
過去遵循摩竭國的佛門禁律,如今有誰還懂得感恩?在語句之外潛心體會,于言語之前探討隱秘深意。松間清風清爽了宇宙,桂影明月照亮了天地。出門雖未尋到友人,怎如安靜地關上房門。
摩竭:指古印度摩揭陀國,佛教重要圣地,此處或代指佛門戒律。
潛心體:用心體悟,指對佛法的深入探究。
密意:隱秘的深意,多指禪機。
桂月:因傳說月中有桂樹,故以桂月代指月亮。
爭如:怎如,不如。
此詩或為作者拜訪預監寺僧人未遇時所作。背景或與宋代禪風盛行相關,文人常與僧人交游論道,作者通過訪僧不遇的經歷,以景語寫禪意,反映當時文人對佛禪的親近與思考。
全詩以訪人不遇為引,由今昔之嘆轉入對禪理的體悟,借松風桂月的清景烘托靜修之趣,最終歸于‘靜掩門’的安適,展現了禪意與生活的融合,語言凝練,意境幽遠。
十載別文昌,藩符寄武當。
師貞上介辟,恩擢正員郎。
藻思煙霞麗,歸軒印綬光。
還希駐輦問,莫自嘆馮唐。
五更鐘漏歇,千門扃鑰開。
紫宸殘月下,黃道曉光來。
辨色趨中禁,分班列上臺。
祥煙初繚繞,威鳳正裴回。
斧藻歸全德,輪轅適眾材。
化成風偃草,道合鼎調梅。
渥命隨三接,皇恩暢九垓。
嘉言造膝去,喜氣沃心回。
東閣延多士,南山賦有臺。
陽春那敢和,空此詠康哉。
一德承昌運,三公翊至尊。云龍諧理代,魚水見深恩。
別墅池塘曉,晴郊草木蕃。溝塍連杜曲,茅土盛于門。
卜筑因登覽,經邦每討論。退朝鳴玉會,入室斷金言。
材俊依東閣,壺觴接后園。徑深云自起,風靜葉初翻。
宰物歸心匠,虛中即化源。巴人寧敢和,空此愧游藩。
共嗟王粲滯荊州,才子為郎憶舊游。
涼夜偏宜粉署直,
早晚得為同舍侶,知君兩地結離憂。
里仁無外事,徐步一開顏。
荊玉收難盡,齊竽喜暫閑。
秋風傾菊酒,霽景下蓬山。
不用投車轄,甘從倒載還。
浩歌坐虛室,庭樹生涼風。
碧云滅奇彩,白露萎芳叢。
感此時物變,悠然遐想通。
偶來被簪組,自覺如池龍。
少年才藻新,金鼎世業崇。
鳳文已彪炳,瓊樹何青蔥。
聯鑣長安道,接武承明宮。
君登玉墀上,我侍彤庭中。
疲病多內愧,切磋常見同。
起予覽新詩,逸韻凌秋空。
相愛每不足,因茲寓深衷。
蕪城十年別,蓬轉居不定。
終歲白屋貧,獨謠清酒圣。
風塵韋帶減,霜雪松心勁。
何以浣相思,啟元能盡性。
春山仙掌百花開,
九棘腰金有上才。
忽向庭中摹峻極,
都內今朝似方外,
仍傳麗曲寄云臺。
寓直久叨榮,新恩倍若驚。
風清五夜永,節換一陽生。
潘鬢年空長,齊竽藝本輕。
常時望連茹,今日劇懸旌。
枉步歡方接,含毫思又縈。
煩君白雪句,歲晏若為情。
驄馬別已久,鯉魚來自烹。
殷勤故人意,怊悵中林情。
茫茫重江外,杳杳一枝瓊。
搔首望良覿,為君華發生。
墨翟突不黔,范丹甑生塵。
君今復勞歌,鶴發吹濕薪。
前詔許真秩,何如巾軟輪。
春光深處曲江西,
八座風流信馬蹄。
鶴發杏花相映好,
羨君終日醉如泥。
天子愛全才,故人雄外臺。綠油登上將,青綬亞中臺。
亭障鳴笳入,風云轉旆來。蘭坊分杳杳,麥壟望莓莓。
月向雕弓滿,蓮依寶劍開。行師齊鶴列,錫馬盡龍媒。
壯志征染甫,嘉招萃楚材。千尋推直干,百煉去纖埃。
間闊勞相望,歡言幸早陪。每聯花下騎,幾泛竹間杯。
芳訊雙魚遠,流年兩鬢催。何時介圭覲,攜手詠康哉。
臨風結煩想,客至傳好音。
白雪緘郢曲,朱弦亙蜀琴。
泠泠響幽韻,款款寄遐心。
歲晚何以報,與君期斷金。
蓮花出水地無塵,中有南宗了義人。
已取貝多翻半字,更喜開緘銷熱惱,西方社里舊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