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任伯再領宗學長句
幾重墨守豈難攻,
嘆息儒珍亦易窮。
??轕八纮騷遠邇,
凄涼一代賦幽通。
喜君再戴長安日,
顧我頻驚沙朔風。
莫恨官曹太清冷,
宮花時醉上林中。
幾重墨守豈難攻,
嘆息儒珍亦易窮。
??轕八纮騷遠邇,
凄涼一代賦幽通。
喜君再戴長安日,
顧我頻驚沙朔風。
莫恨官曹太清冷,
宮花時醉上林中。
層層固守的陳規舊習難道難以攻破?可嘆儒家的珍貴人才也容易困厄。糾纏于八方極遠之地擾亂了遠近,一代才士凄涼地寫下《幽通賦》般的感慨。欣喜你再次蒙受朝廷的恩遇,而我卻頻繁為邊塞的寒風所驚動。不要怨恨官署太過清寂冷落,宮廷的花會讓你時常在上林苑中沉醉。
墨守:原指墨子善守,后指固執守舊的陳規。
儒珍:儒家珍貴的人才。
??轕(jiāo gé):糾纏、交錯。
八纮(hóng):八方極遠之地。
賦幽通:化用班固《幽通賦》,指抒發幽隱難達的情志。
長安日:代指朝廷恩遇。
沙朔風:北方邊塞的寒風,喻指困頓境遇。
上林:漢代皇家園林,此處代指朝廷官署。
此詩為作者與友人任伯的唱和之作。任伯再次擔任宗學長官(宋代管理宗室教育的官職)時,作者以詩相賀,既回應友人詩作,又借題抒發對儒家人才境遇的感慨及個人際遇的復雜心緒。
全詩以和詩形式,前半感嘆儒家人才易困的現實,后半轉向對友人再任宗學的祝賀,暗含自身困頓之慨,末句以“宮花醉上林”勸解友人安于清職,情感真摯,語言含蓄,體現了宋代文人唱和詩的典型特色。
西崦日初沒,遠樹生夕陰。晚步草露濕,獨歸松徑深。入室載言笑,稚子牽衣襟。尊中有濁醪,可以酌復斟。坐來窗牖白,佳月出東林。幽情寄觴詠,適意忘華簪。自得間居理,寧憂外患侵。
病起支離倚瘦筇,幅巾芒屩竹陰中。聞蟬未有驚人句,且就禪床一榻風。
艱虞每幸神明健,聚散無妨笑語親。靜夜月明清似水,飄燈往往見斯人。
我久喜文詞,思與鴻鵠飛。老來覺非是,念昔正可悲。買金鑄杜康,百拜誓歸依。晉陶與康伯,九原吾與歸。涉世苦不諳,多病身早衰。惟有尊中酒,不與我心違。
風微雨細花梢動,日落鐘鳴雀語多。未有池塘春草句,戲成戶外竹枝歌。
雨馀煙草弄春柔。芳郊翠欲流。暖風時轉柳花球。晴光爛不收。紅盡處,綠新稠。秾華只暫留。卻應留下等閑愁。令人雙鬢秋。
恰恰方池款竹齋,風搖窗扇掩還開。無端半夜疏荷雨,更帶秋聲入夢來。
幾歲攜家住帝畿,故園終日費心思。無端今日襄江上,回首長安憶病兒。
板輿佳日住湖濱,春滿樓臺氣象新。盈室芝蘭為世瑞,小園雨露得天均。共看壽母傳圖畫,留與他年說蔣陳。海水群飛豺虎亂,約君物外永相鄰。
死不怨,泰州張;生不謝,寶慶楊。
遷居城南村,幽情意所適。室廬頗虛敞,結構自疇昔。倒檜護周垣,修竹蔭奇石。涓涓井泉清,靄靄檐云白。去郭二三里,迥與囂塵隔。于茲載寢興,朝暮靡所迫。讀書南窗下,奉食老親側。褰裾戲童稚,煮茗待賓客。身閒貧亦佳,機忘心已寂。旋種園中蔬,春葉庶堪摘。時危幸安處,生理寧復識。雖非曠達夫,玩世聊自得。
瀘水斷囂氛,妖巢已自焚。漢江無敵國,蠻物在回軍。越巂通游國,苴哶閉聚蚊。空馀羅鳳曲,哀思滿邊云。
燕忙鶯寂。驚千林稚綠,半灣新碧。試送目、官柳河橋,便攜酒餞春,去應無跡。岸曲殘英,尚勾引、行舟攀摘。茶筍香頓冷,瘦愁易感,舊游難覓。天開畫圖繡壁。看嵐光似染,云翠疑滴。帶暝色、飛入清吟,為小駐蘭橈,快尋芳屐。細躡苔階,怕踏碎、白云狼藉。恨蕭蕭、暮煙細雨,又還送客。
機杼聲中禾稻肥,疇瓜區芋綠成畦。田家樂事今如許,何日邊城息鼓鼙。
南樓岑絕冠湖外,舉扇每避元規塵。庾公樓下落帆處,掀簸定為公所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