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籥歌
休言大道無為作,須向房中明橐籥。
過時不動片時閑,紫霧紅光亂灼灼。
青龍喜,白虎惡,赤蛇纏定烏龜殼。
縱然過得尾閭關,又被曹溪路隔著。
兩條直上絜丹田,決言上有三清閣。
閣下分明有玉池,內有長生不死藥。
依時下手采將來,服了蓬萊受快樂。
休言大道無為作,須向房中明橐籥。
過時不動片時閑,紫霧紅光亂灼灼。
青龍喜,白虎惡,赤蛇纏定烏龜殼。
縱然過得尾閭關,又被曹溪路隔著。
兩條直上絜丹田,決言上有三清閣。
閣下分明有玉池,內有長生不死藥。
依時下手采將來,服了蓬萊受快樂。
不要說大道是無所作為的,要在男女房中之事里明白橐籥(一種類似風箱的概念,此處指修煉關鍵)的道理。錯過時機片刻不行動,就會有紫霧紅光閃爍不定。青龍喜悅,白虎兇惡,赤蛇纏繞著烏龜殼。就算能通過尾閭關,又會被曹溪之路阻隔。兩條路徑直通上丹田,肯定上面有三清閣。閣下面明顯有玉池,里面有長生不死的仙藥。按照時機下手采來,服下就能在蓬萊享受快樂。
橐籥:原指風箱,在道家中常比喻天地陰陽的變化和人體修煉的關鍵。
房中:此處并非單純指男女之事,而是道家修煉術語,有特定含義。
尾閭關:人體穴位名,是道家修煉中認為的重要關卡。
曹溪:禪宗典故,這里指修煉中遇到的阻礙。
絜:通“結”,連接。
三清閣:道教概念,指三清居住的地方。
玉池:道家術語,指口中津液或人體特定部位。
此詩創作應與道家修煉文化盛行的背景相關。道家追求長生不老,通過各種修煉方法探索生命奧秘。作者可能是一位道家修煉者或對道家修煉有深入研究的人,在當時道家思想傳播、修煉之風流行的環境下,創作此詩來闡述修煉的關鍵和對修煉成果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道家修煉理念,強調把握修煉時機和遵循特定方法。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大量道家意象和術語。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道家文化對詩詞創作的影響,為研究道家修煉文化和文學創作的融合提供了資料。
步出縣西郊,攀蘿登峭壁。
行到蘂珠宮,暫喜拋火宅。
羽帔請焚修,霜鐘扣空寂。
山影落中流,波聲吞大澤。
北廂引危檻,工部曾刻石。
辭高謝康樂,吟久驚神魄。
拾遺有書堂,荒榛堆瓦礫。
二賢間世生,垂名空烜赫。
逸足擬追風,祥鸞已??翮。
伊余誠未學,少被文章役。
興來揮兔毫,欲競雕弧力。
雖稱含香吏,猶是飄蓬客。
薄命值亂離,經年避矛戟。
今來略倚柱,不覺沖暝色。
袁安憂國心,誰憐鬢雙白?
滄海一遺民,詩書盡老身。
不逢青眼舊,爭奈白頭新。
小小調茶鼎,銖銖定藥斤。
空疎更誰問,賴與酒家隣。
萬古元和史,功名將相殊。英明逢主斷,直道與天符。
一鏡辭西闕,雙旌鎮北都。輪轅歸大匠,劒戟盡洪爐。
物望朝端洽,人情海內輸。重輕毫在手,斟酌斗回樞。
邴吉真丞相,陳蕃實丈夫。禮賓青眼色,憂國白髭須。
幾賴平中土,長愁入五湖。旱苗今雨活,妖沴共風驅。
料敵窮天象,開邊過地圖。黃河歸博望,青冢破兇奴。
虎豹皆親射,豺狼例手誅。坐籌千不失,持鉞四無虛。
勇義精誠感,溫良美價沽。夔龍甘道劣,賈馬分材枯。
曙色開營柳,秋聲動塞榆。縱橫追穴兔,直下灌城狐。
舉論當前古,推心及后儒。風云如借便,開眼即天衢。
(本卷均見南宋蜀刻本《張承吉文集》卷第十。)
豐溪村內野人居,隱約南山對敝廬。
花下小橋春策蹇,竹中深徑夜歸漁。
無名正可驕王謝,有句還能繼庾徐。
醉罷濁醪鄰客散,一番清夢又蘧蘧。
老柏寒颼颼,清祠晝寂寂。開門華山北,嵐氣沉日夕。
國家崇明祀,五岳盡封冊。福我西土民,報君金天籍。
惟神本貞信,以道征損益。無力惑聰明,訛言縱巫覡。
因循作風俗,相與成溺。疲病閭里甿,錐刀往來客。
我行歲云暮,登殿拜瑤席。奠酒徹明靈,緒言多感激。
欝然展冠冕,凜若生矛戟。斑駮石色重,陰深香煙碧。
虹梁無燕雀,玉座鎮虺蜴。肸蚃似有聞,依俙疑所覿。
髫年業文翰,弱冠薦屯厄。天命幾微茫,神逵徒悚惕。
今來游上國,幸遇陶唐歷。正直不吾欺,愿言從所適。
逢爭不須看,見打莫前偽。(“偽”,伯三六五六卷作“為”。)
{扌|厶/貝}即追友勝,(“{扌|厶/貝}”,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作“捐”。項楚校作“損”。)證能惣不知。(“證能”,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斯二七一○卷作“能勝”。)
秋菊近重陽,原頭復道旁。
藂滋寒露綠,花綻晚風黃。
蘗染枝枝艷,星分處處芳。
乍疑金散野,遙誤葉經霜。
籬下何人采,罇中滿座香。
唯應未歸客,對此欲沾裳。
日月中華正,星辰上國偏,
經綸今四海,討伐舊三邊。
失道非無素,乘時不偶然。
安劉機在早,誅呂計須權。
禮樂勝殘后,干戈止殺前。
未聞晁氏戮,初幸賈生緣。
善馬來何利,窮兵去甚堅。
國讎因破虜。民耗是求仙。
忍憤中郎節,殘形太史編。
沖融當魏邴,靦衍自昭宣。
故老心徒切,先皇道益懸。
元成真漸地,哀少卒崩天。
七廟傾王莽,三公敗董賢。
興亡豈無誡,為看借秦篇。
慈烏色似漆,孔雀尾如金。
內外既相及,圣人空理心。
(此以下均見南宋蜀刻本《張承吉文集》卷六。)
何人筆思狂,一壁盡滄浪。
日月明丹拱,煙云起畫梁。
山嵐開曉色,海氣動秋光。
島踞鰲睛大,沙行鱷齒長。
粉波明百越,黛點簇三湘。
詎作無圖意,空迷造化鄉。
山有重嚢勢,門開兩徑斜。
溪聲寒走澗,海色月流沙。
庵外曾游虎,堂中舊雨花。
不知遺讖地,一一落誰家?
(見黃鳴喬刻本《黃御史集》卷二。)
茅茨何瀟瀟,邱園復寥廓。
黃冠此中居,眷言寄高托。
理亂無聞聲,榮辱不相著。
有書聊把娛,有酒自斟酌。
侵晨課田桑,歸來日華薄。
盤桓松竹間,鳥動殘云落。
錦色陽川后,絲雨降桐鄉。
先朝曾有日東僧,向此乘龍忽上升。
石徑已迷紅樹密,蘿龕猶在紫云凝。
缽盂峰下留丹竃,錫杖前邊隱圣燈。
從此舊庵遺跡畔,月樓霜殿一層層。
悶看垂簷雨,閑尋小院芳。
壁泥根長麥,籬柱葉生楊。
旋碾新茶試,生開嫩酒嘗。
看看花漸老,無復滯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