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度儀堂四首 其二
近戶皆林杪,元非粧點成。
山中行不遍,雨后看尤清。
桃向天邊種,云從嶺上生。
不通雞犬到,時聽度鸞笙。
近戶皆林杪,元非粧點成。
山中行不遍,雨后看尤清。
桃向天邊種,云從嶺上生。
不通雞犬到,時聽度鸞笙。
靠近房屋的地方都是樹林的頂端,這并非人工妝點而成。在山中怎么也走不完,雨后的景色看起來格外清幽。桃樹像是種在天邊,云朵從山嶺上生出。這里連雞犬的蹤跡都沒有,不時能聽到如鸞鳥鳴叫般美妙的笙聲。
林杪:樹林的頂端。
元非:原本不是。
粧點:同“裝點”,裝飾點綴。
度鸞笙:像鸞鳥鳴叫般的笙聲。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山林時,被雨后山林的清幽景色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心境應是閑適愜意,沉醉于自然美景中。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山林自然之美,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奇幻,語言質樸。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在描繪山林景色的詩詞中具有一定特色。
十載玄亭夢寐過,登龍此日并羊何。關前紫氣飄槐棘,海內蒼生問蓼莪。一代文章諸老盡,三朝禮樂二難多。亦知元禮門風在,總為名流到綠蘿。
南歸詞好去何遙,一尺蓬窗一管簫。昨夜杏花流水夢,西泠桃葉斷魂潮。情天縹緲成終古,怨海模糊負久要。缺月疏桐誰省得,風塵知己最寥寥。
甘作河南犬,休為燕地人。舉能羞石晉,誰復怨嬴秦。地扼遼東海,星占析木津。悲傷此邦舊,會遣一朝新。
星高月午,丹桂青松深處,醮壇開。金磬敲清露,珠幢立翠苔。步虛聲縹緲,想像思徘徊。曉天歸去路,指蓬萊。
繰絲絲縷長,當窗織流黃。纖纖弄龍杼,不作舞衣裳。裁縫付邊使,豈待見秋霜。
愛敬承三殿,慈柔化六宮。常膺萬春祝,永繼二南風。
人生入世原如寄,或壽或夭亦夙因。參透此關真達者,可從明月悟前身。
天子齊明奉宗廟,容臺祇飭備儀章。云雷出地雕彝鼎,日月懸天畫袞裳。驛騎晝停山木蔭,船窗風度水花涼。過家莫醉紅樓月,上國回鸞欲禘嘗。
莽莽沖寒候,茫茫度板輿。孤亭聊小憩,病體得微舒。風物鄉心切,盤餐野飯馀。檐前有饑雀,乞食下庭除。
青山橫陳水縈浦,饑鴻高超漁設罟。中有幽人坐環堵,晚風吹斷蘆花舞。
南條江水盡朝東,萬里滔滔入海窮。吳雨春燈游子路,楚天云夢美人蹤。卅年詩酒須眉白,幾粒河山夕照紅。中有許多閑意事,不堪零碎付衰翁。
何人同賦仲宣樓,爛漫黃花引客愁。一片秋光隨越舫,萬家寒色到吳鉤。波濤震澤神龍過,日月天都彩鳳游。依舊六橋荷芰滿,不堪明夜大堤頭。
人物分多種,遷流不見經。已無燕代色,但有犬羊腥。海馬生難馭,山苗煮始青。舜韶方九奏,異類合來庭。
窈窕月華來,對月理瑤箏。將心托弦語,幾弄未成聲。非關霜氣澀,不忍苦分明。
春山夜靜,愁聞洞天疏磬,玉堂虛。細霧垂珠佩,輕煙曳翠裾。對花情脈脈,望月步徐徐。劉阮今何處,絕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