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直舍對客
鳥聲落檐間,竹色在戶外。
解屨置幾前,放杖當椅背。
默然仰棟時,往與古初會。
有時遺坐客,十問不一對。
尚因呼乃覺,笑自謝頑昧。
知非慕蘧子,事去等蜩蛻。
一生所未免,飲食與眠睡。
所以更頹然,可樂本非內。
有心欲何用,橋起則形累。
頼客同門生,曠蕩乃不愧。
鳥聲落檐間,竹色在戶外。
解屨置幾前,放杖當椅背。
默然仰棟時,往與古初會。
有時遺坐客,十問不一對。
尚因呼乃覺,笑自謝頑昧。
知非慕蘧子,事去等蜩蛻。
一生所未免,飲食與眠睡。
所以更頹然,可樂本非內。
有心欲何用,橋起則形累。
頼客同門生,曠蕩乃不愧。
鳥叫聲落在屋檐之間,竹子的翠色映在戶外。脫下鞋子放在幾案前,把拐杖靠在椅背上。默默仰頭望著屋梁時,思緒與遠古相連。有時忽略了座中客人,十次詢問也不回應一次。還得別人呼喊才發覺,笑著自我致歉愚笨糊涂。知道錯誤而羨慕蘧伯玉,過往之事如蟬蛻皮般過去。一生難以避免的,不過是飲食和睡眠。所以更加頹唐,快樂本不在內心之外。有欲念又有何用,有欲念就會讓身體受累。幸虧客人是同門學生,心胸開闊我才不感愧疚。
解屨:脫下鞋子。
古初:遠古。
蘧子:指蘧伯玉,春秋時衛國大夫,以善于改過著稱。
蜩蛻:蟬蛻皮,比喻往事已過。
頹然:萎靡不振的樣子。
橋起:指有欲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學直舍任職時,在相對閑適的環境中,思考人生,感慨過往,從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經歷了一些事情,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看淡世事、追求內心平靜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質樸且蘊含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思考。
一別杜陵歸未期,只憑魂夢接親知。近來欲睡兼難睡,夜夜夜深聞子規。
幾歲干戈阻路岐,憶山心切與心違。時難何處披衷抱,日日日斜空醉歸。
澄流可濯纓,嚴子但垂綸。
孤坐九層石,遠笑清渭濱。
潛龍飛上天,四海豈無云。
清氣不零雨,安使洗塵氛。
我來吟高風,仿佛見斯人。
江月尚皎皎,江石亦磷磷。
如何臺下路,明日又迷津。
前杵與后杵,
筑城聲不住。
我愿筑更高,
得見秦皇墓。
羸馬行遲遲,頑童去我遠。時時一回顧,不覺白日晚。
路傍豪家宅,樓上紅妝滿。十月庭花開,花前吹玉管。
君當未貴日,豈不常屯蹇。如何見布衣,忽若塵入眼。
布衣豈常賤,世事車輪轉。
肯時玉為寶,昆山過不得。
今時玉為塵,昆山入中國。
白玉尚如塵,誰肯愛金銀。
牧童見客拜,山果懷中落。
晝日驅牛歸,前溪風雨惡。
御泉長繞鳳凰樓,
只是恩波別處流。
閑揲舞衣歸未得,
夜來砧杵六宮秋。
平地見天涯,登高天更遠。
功名及所望,岐路又滿眼。
萬金買園林,千金修池館。
他人厭游覽,身獨戀軒冕。
唯有漢二疏,應覺還家晚。
君嫌鄰女丑,取婦他鄉縣。
料嫁與君人,亦為鄰所賤。
菖蒲花可貴,只為人難見。
城前兵馬過,城里人高臥。
官家自供給,畏我田產破。
健兒食肥肉,戰馬食新谷。
食飽物有余,所恨無兩腹。
草青見軍過,草白見軍回。
軍回人更多,盡系西戎來。
胡風不開花,四氣多作雪。
北人尚凍死,況我本南越。
古來犬羊地,巡狩無遺轍。
九土耕不盡,武皇猶征伐。
中天有高閣,圖畫何時歇。
坐恐塞上山,低于沙中骨。
勾踐飲膽日,吳酒正滿杯。
笙歌入海云,聲自姑蘇來。
西施舞初罷,侍兒整金釵。
眾女不敢妒,自比泉下泥。
越鼓聲騰騰,吳天隔塵埃。
難將甬東地,更學會稽棲。
霸跡一朝盡,草中棠梨開。
宿雨洗秦樹,舊花如新開。
池邊草未干,日照人馬來。
馬蹄踏流水,漸漸成塵埃。
鴛鴦不敢下,飛繞岸東西。
此地喧仍舊,歸人亦滿街。
促織燈下吟,燈光冷于水。
鄉魂坐中去,倚壁身如死。
求名為骨肉,骨肉萬余里。
富貴在何時,離別今如此。
出門長嘆息,月白西風起。
在鄉身亦勞,
在邊腹亦飽。
父兄若一處,
任向邊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