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松道中二首 其一
停舟傍河滸,四顧盡荒原。
日落狐鳴冢,天寒犬吠村。
系帆凌震澤,搶雨入盤門。
悵望夫差事,吳山閟楚魂。
停舟傍河滸,四顧盡荒原。
日落狐鳴冢,天寒犬吠村。
系帆凌震澤,搶雨入盤門。
悵望夫差事,吳山閟楚魂。
把船停靠在河岸邊,環顧四周都是荒原。夕陽西下,狐貍在墳冢旁啼叫,天氣寒冷,狗在村莊里吠叫。解纜張帆前往震澤,冒著風雨進入盤門。惆悵地回憶起夫差的往事,吳山埋葬著含冤的忠魂。
滸:水邊。
冢:墳墓。
凌:渡過。震澤:太湖古稱。
搶雨:冒雨。盤門:蘇州城西南門。
夫差:春秋時吳國君主。
閟:關閉,這里有埋葬之意。楚魂:指伍子胥,他本楚人,后為吳臣,含冤而死。
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吳松道上,看到荒涼的景象,聯想到歷史上吳國的興衰和伍子胥的遭遇。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或變遷時期,詩人觸景生情,寫下此詩。
此詩主旨是借景懷古,感慨歷史興亡。其特點是景中含情,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情感表達。
郁烈香浮雨,團欒綠蔭波。近堤千葉亂,知有畫船過。
露零毫,香拂紙。緘扎記紅鯉。小別倉山,駒隙一彈指。為言水榭張燈,湖樓請業,有多少、綺情瑤思。憑驛使。料應折得梅花,先從隴頭寄。添個詩筒,雁足手親系。卻看黃蠟封函,朱泥押尾,只粉暈、尚留箋膩。
孔輿墨突為誰忙,治國真如卜式羊。奇氣尚堪凌海岳,天心底事有冰霜。且拌觴詠依金谷,絕羨升平到柏梁。欲判從違問詹尹,黃鐘何地許高張。
富貴徒言久,鄉閭歿后歸。錦衣都未著,丹旐忽先飛。哀挽辭秦塞,悲笳出帝畿。遙知九原上,漸覺吊人稀。
同游冠蓋晚相招,澤國山川正泬寥。官閣迥臨秦代壘,女墻斜帶越江潮。流螢草短風先入,繞鵲枝長露易飄。多少高樓人不寐,碧天涼月夜吹簫。
江南楓落雁初還,塞北霜飛久折綿。敢望旌旗臨細柳,早聞烽火達甘泉。關門自失居庸險,斧鉞宜專制閫權。于石當年曾破虜,只今勛業許誰先。六鎮防秋車騎多,總戎游擊往來過。鎖兵未報屯田策,獻捷虛傳奏凱歌。幕下太官供玉饌,邊頭羸卒抱霜戈。遼軍豈異田橫士,好問投醪事若何。百萬通倉國計存,勤王兵甲急宜屯。廟堂每忽安邊略,胡虜方驕入塞魂。白草自肥南牧馬,黃河不斷北來猿。彎弧欲射旄頭落,藿食猶慚遠帝閽。月滿胡天殺氣凝,建牙吹角漢家營。五陵霜露松楸近,千里風塵輦轂驚。累日未傳青海箭,何人為掃黑山兵。朱門金穴笙歌沸,野哭那聞動地聲。閑廄徒焚廿四坊,錦云花隊向來亡。渥洼未見收天馬,朔易無聞貢白狼。此日朝廷思李牧,他時文簿抑陳湯。運籌急為攄長策,鞭撻還須盡犬羊。內苑期仙拱穆清,上玄齋祭福群生。貂蟬夕拜趨三殿,貔虎晨嚴衛九城。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折沖尊俎真能事,夙夜諸公答圣明。漢皇神武即周宣,百伐長驅瀚海殘。信有嫖姚辭甲第,不妨通利筑星壇。輪臺詔下蒼生慰,馬邑誅先白骨寒。千載中興元不異,佇看丕烈頌桓桓。楚客傷秋意未闌,白云黃菊晚相看。江湖自足蛟龍臥,粱稻方謀燕雀安。北望星辰愁倚劍,南來消息愧投竿。濁醪漫向船頭醉,追逐輕鷗下碧湍。
道義論交雜苦辛,多君高唱到陽春。風塵澒洞今何世,歲月消磨志不伸。出岫閒云歸緩緩,在山泉水味津津。一枝縱擅才人筆,未肯淩波賦感甄。
我詩只在籃輿上,兀兀荒陂自語時。坐看飛云行看水,此時無我更尋詩。
離鸞照罷塵生鏡。幾點吳霜侵綠鬢。琵琶弦上語無憑,豆蔻梢頭春有信。相思拼損朱顏盡。天若多情終欲問。雪窗休記夜來寒,桂酒已消人去恨。
年時我亦飄離去。都為塵緣誤。寄聲珍重到君無。不見雁兒來答一封書。依然顧影同傷命。知己愁難訊。天涯何惜盡情啼。只有青衫紅袖兩雙凄。
攜筇獨自入云巖,平野煙低落日銜。習習東風起空谷,吹將嵐氣染春衫。
清時一命忝師儒,百里鄰州接里閭。志養于今欣有祿,官貧莫嘆食無魚。微名聊足酬初志,多暇何妨讀舊書。九十老人須在念,頻頻書札問興居。東望嘉禾近百程,漫隨儒牒去親庭。蟬聯宦業承三世,辛苦傳家有一經。我老自憐衰鬢白,汝行不失舊氈青。還應別后鐘情處,飛夢時時秀水亭。
青梅未了已朱櫻,春盡曾無十日晴。稍欲出城問蠶麥,生愁城外杜鵑聲。
萬松盤嶺勢回環,才抱青溪浸碧山。莫道南軒專一壑,古今天下共曾顏。
蘭省開文苑,看君起草成。青山容吏隱,白雪讓才名。窗快支頤興,杯深抱膝情。相如猶侍從,咫尺望金莖。陸沉堪卜隱,寄傲意悠哉。積蘚侵書帙,新桐覆奕臺。卷簾池月過,疊石苑云來。賓戲寧勞答,清尊且為開。潛心俱大業,當代幾稱詩。著作看前輩,風流又一時。高駝人已遠,中駟世堪疑。佩結江蘺在,秋來欲寄誰。漢署為郎日,冥心海岳遙。緇塵衣自拂,磊塊酒頻澆。行色滋清閟,松聲送泬寥。浣花溪上客,曾在紫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