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云叟司戶寵示佳篇若將以功名相勉者再用韻以呈 其一
來時春半忽驚秋,思慮關心欲破頭。
符竹徒勞乘絕障,輿圖那忍望神州。
未酬素志終難已,欲問皇天肯斷休。
樽酒且須澆壘塊,不須更作畔牢愁。
來時春半忽驚秋,思慮關心欲破頭。
符竹徒勞乘絕障,輿圖那忍望神州。
未酬素志終難已,欲問皇天肯斷休。
樽酒且須澆壘塊,不須更作畔牢愁。
來時正值春半,轉眼間卻驚覺已到秋天,心中思慮重重,幾乎要愁破了頭。空有官職卻只能在偏遠險阻之地徒勞奔走,看著地圖又怎忍心不去遙望淪陷的神州大地。我還未實現平素的志向,終究難以罷休,想問蒼天是否肯讓這一切有個了斷。暫且用酒杯來澆滅心中的憤懣,不必再去作那《畔牢愁》般的哀怨之辭。
春半:春季的中間,即農歷二月。
符竹:古代授官用的符信,這里指官職。
絕障:極偏遠險阻之地。
輿圖:地圖。
素志:平素的志向。
斷休:了斷、休止。
壘塊:比喻心中郁積的不平之氣。
畔牢愁:漢代揚雄所作辭賦,表達內心的愁悶。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任職于偏遠地區,仕途不順,且當時國家可能處于動蕩或淪陷部分領土的狀態。詩人心懷報國之志卻無法實現,在時光流逝中內心充滿了苦悶和無奈,于是創作此詩以抒發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壯志未酬的苦悶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一些愛國文人的心境和情感。
良宵踏月遠相尋,翠壁疏篁助細吟。度曲不須敲象板,賞音惟許操瑤琴。佳人慣索纏頭錦,公子閒拋買笑金。宋玉高堂曾有賦,麗辭傳誦到如今。
數里榕陰合,迢迢過客稀。溪煙桑子熟,山雨藥苗肥。窗冷云侵坐,琴清月在扉。怡然無俗事,我已早忘機。
老氏觀白骨,莊生說浸假。俛仰同一丘,誰是長年者。
晚來何所喜,急雨洗新秋。幸遂登高賦,應容遇勝留。藕花明遠近,鷗鳥任沉浮。不用揮紈扇,何妨醉玉舟。今日知何日,西風正得秋。天心方祚漢,人物合師留。才略煩威敵,聲名賴鎮浮。不妨臨賦樂,汎汎有楊舟。俛仰黃花集,澄清九月秋。預愁新任迫,難為故人留。風去山光合,江回水氣浮。何當脫羈絆,同辦五湖舟。
緣崖狹徑半空行,俯瞰川原夢亦驚。疏樹帶煙低若薺,方塘涵水小于枰。云邊紫塞臨蕃帳,天際黃河繞漢京。莫遣壯心容易耗,青編不載腐儒名。
公子翩翩出大堤,紫騮踏碎落花泥。少年莫打黃金彈,恐有慈烏樹上棲。
故國間居四十年,疏慵雖樂怕違天。天應尚念疏慵態,又使閒居瘴海邊。
扁舟催早發,隔浦遙相語。魚色暗連山,江波亂飛霧。初辭梁安峽,稍見石門樹。杳杳一聲鐘,如朝復如暮。
骨肉斯文氣味投,春風芹藻憶同游。故人別后無青眼,此日相逢盡白頭。匣劍光橫南斗夜,鳳梧陰冷峴山秋。惟應且試連鰲手,未許江干下直鉤。
鑾車處處看春花,又過陳留董祀家。不是戎王荒塞夜,夜深何事咽悲笳。
平仲之木在長壽,古干挺拔何嵚崎。咨嗟仰首不見葉,但與碧落碧相齊。居人久住忘有日,夏雨冬雪其誰知。少年竹馬繞樹走,老去墳墓在樹欹。扣樹而歌倚樹息,蒼鱗蟠根安足奇。尿溺加身久已慣,刀洞其骨斧其皮。我來低首詢以往,百歲之翁瞢無詞。上祖傳遭電雷擊,數代無人見斷枝。出門相看行相繞,未聞靈異呵護持。我知此物古遺孑,猿未直立彼已巋。洪水猛獸不能害,此非靈異靈者誰。茹毛飲血當親見,欲問滄桑幸勿辭:盤古女媧何渺渺,天地吾人孰造斯?衣冠行住日以新,思想意識能密移?殫智竭力豐物質,口體所營將唯茲?后土閟蓋無盡藏,窮挖苦掘有涸時?揮戈怒與自然戰,人竟勝天天勝之?自然為敵為我母,梟獍所向母安施?自求生存抑掘墓?高速發展得耶違?愈文明時愈墮落,人類畢竟欲何之?古貌深懷默如石,樹老不參通禪機。謂天蓋高地蓋厚,遠弗能屆久莫追。人類代謝不一瞬,我況人中一孤畸。四顧茫然空宇宙,鬢忽已白淚淋漓。更有一語鯁不出,強一吐之心肝摧:人類之前有人未?彼何所狀何所為?以何得生何以滅?今人滅后誰來棲?
鼎湖龍去字書存,開辟神機有圣孫。湖海老臣無四目,謾將糟粕污脩門。
常棣華前酒一觴,憐渠楚蜀久飄揚。三春入覲來天闕,萬里承恩涉太行。親舍遙瞻云白白,客車深護樹蒼蒼。在官佐政須清謹,佇聽賢聲到故鄉。
四明山水饒靈粹,唐有希韓夐出倫。又見賢侯光乃祖,暫還仁里庇斯民。
酒酣耳熱臉生紅,劇辯高談四座空。繁弱笑彎何慷慨,豪曹獨拊自英雄。清音裊裊頻吹竹,爽氣飄飄欲御風。醉倒秪應同枕藉,日華還待出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