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東川:望喜驛
滿眼文書堆案邊,
眼昏偷得暫時眠。
子規驚覺燈又滅,
一道月光橫枕前。
滿眼文書堆案邊,
眼昏偷得暫時眠。
子規驚覺燈又滅,
一道月光橫枕前。
滿桌子堆滿了文書,我眼睛昏花,趁空偷閑小睡一會兒。杜鵑鳥的啼叫驚醒了我,此時燈又熄滅了,一道月光橫照在我的枕頭前。
望喜驛:在今四川廣元。
文書:公文、信件等。
子規:杜鵑鳥,其叫聲凄切,常引起游子思鄉之情。
此詩是元稹出使東川時所作。當時他公務繁忙,身處異鄉驛站,在處理完堆積如山的文書后,身心疲憊,于小憩中被驚醒,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公務勞頓和異鄉漂泊中的孤寂與思鄉之情。其特點是通過日常生活場景的描寫來傳達情感,自然真切。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元稹詩歌關注現實、情感真摯的風格。
北臨白云澗,南望清風閣。
出樹見行人,隔溪有魚躍。
官著朝中貴,才傳海上名。
早年常好道,晚歲更遺榮。
授箓歸三洞,還車謁四明。
東門詔送日,揮涕盡群英。
但令但貪但呼,波(陳校作“般”)若法水不枯。
醉時安眠大道,誰能向我停居。
八苦變成甘露,解脫更欲何須。
萬法歸依一相,安然獨坐四衢。
隱士長松壑,先生孤竹丘。
溪深常抱凍,磵冷鎮含秋。
九春寧解褐,五月自披裘。
誰信湯年旱,山燋金石流?
君家在四明,崇道復遺榮。
霓服辭丹禁,天文詔玉京。
義方延永錫,真箓受長生。
舉手都門外,白云江上行。(見《會稽掇英總集》卷二)。
軒冕朝恩盛,霓裳祖帳榮。
倐然謝時客,高步尚遺名。
魏闕鴛行斷,稽山鶴駕迎。
相期下鳧舄,謁帝會承明。(同前)。
四生誠易轉,五陰病難痊。
壽報雖延促,終成丘墓塵。
徒知餌六色,會當悲九泉。
復愍輪回趣,難成不壞身。
(見同書卷八九《五生部》)
惰學迷三教,問者不知一。
合萼不結核,敷華何得實。
徒生高慢心,凌他非好畢。
墜落幽暗道,開閉牢深密。
一入百千年,萬億苦逼切。
對苦悔無知,方由墮慢媟。
至人善取譬,立志須明律。
英雄慢法時,焉知悔今日。
(見同書卷十六《墮慢部》。又見百卷本《法苑珠林》卷五四。)
石筍生孤標,屹立青冥直。
根橫曉浪痕,籜卷春云色。
棱棱長鈞鋒,應使山魅惕。
遺榮辭上國,解印適稽山。
圣主流深眷,群公祖別顏。
彩帆收鑒水,紫氣度函關。
應是遼陽鶴,千年始一還。(同前)。
隱隱春城東,朦朧陳近深。
君子顧榛莽,興言傷古今。
決河道新流,疎逕蹤舊林。
開亭俯川陸,時景宜招尋。
肅穆逢使軒,寅猶事登臨。
忝游芝蘭下,還對桃李陰。
峰遠白波來,氣喧黃鳥吟。
因覩歌頌作,始知經濟心。
灌(疑)壇(疑)縣(小川環樹疑此字涉下文而衍)有遺風,單父多鳴琴。
誰得久州縣,蒼生懷德音。
生死誰能免,嗟君最可憐。
幼男猶在抱,老母未終年。
為復冥徒任,為當命合然。
設將泉下事,時向夢中傳。
言依口訣,親貴手傳。
七日自伏,萬刻牢堅。
千煉萬煑,托在五賢。
好蘊金器,不絕玄關。
玄風冠西土,內范軼東矜。
大川開寶匣,福地下金繩。
繡松高可暎,畫栱氎相承。
日馭非難假,云師本易憑。
陽樓疑難燧,陰軒類鑿冰。
迥題飛星沒,長楣宿露凝。
旌門曙光轉,輦道夕云蒸。
祇桓多靈物,竹園滿休征。
虛薄筆難紀,微驅竊自凌。
優游從可恃,恩蔭永難勝。
(見同書卷五二《致敬部》)
王維詩天子,杜甫詩宰相。
(見宋葉廷珪《海錄碎事》卷十九引《王昌齡集》。似出后人依托。)
(按:《全唐詩》卷一四一收昌齡《小敷谷龍潭祠作》,第十九句缺一字。汲克閣本《唐詩紀事》卷二四引此詩不缺,此句作“奔飛振串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