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雜興十五首 其九
東郊接南陌,芳樹繚修隄。
疏雨斂輕埃,十里平如坻。
云日弄晴陰,煙花淡低迷。
往來多騕褭,躑躅赴東西。
紫騮連錢花,青驄碧玉蹄。
軒頭剝秋兔,闊臆竦鳴雞。
金鑣響玲瓏,玉校光高低。
促韁合組繡,修策琢玻瓈。
顧影斂逸足,迎風鬰長嘶。
不逢王武子,與解錦障泥。
東郊接南陌,芳樹繚修隄。
疏雨斂輕埃,十里平如坻。
云日弄晴陰,煙花淡低迷。
往來多騕褭,躑躅赴東西。
紫騮連錢花,青驄碧玉蹄。
軒頭剝秋兔,闊臆竦鳴雞。
金鑣響玲瓏,玉校光高低。
促韁合組繡,修策琢玻瓈。
顧影斂逸足,迎風鬰長嘶。
不逢王武子,與解錦障泥。
東郊連接著南邊的道路,芳香的樹木環繞著長長的堤壩。稀疏的雨停歇,輕塵被收斂,十里地面平坦如高地。云與日交織,天氣時晴時陰,如煙的繁花顯得淡雅而迷離。來來往往有很多駿馬,徘徊著奔赴東西方向。紫騮馬毛色如連錢花,青驄馬長著碧玉般的蹄子。馬頭上裝飾著秋兔毛,寬闊的胸脯像昂首的鳴雞。金制的馬嚼子響聲清脆,玉制的馬勒光彩閃爍。收緊的韁繩繡著花紋,長長的馬鞭用玻璃雕琢而成。馬顧影自憐收斂了矯健的腳步,迎著風發出悠長的嘶鳴。可惜沒遇到王武子,沒人能為它解下錦制的障泥。
東郊、南陌:泛指城外道路。
繚:環繞。修隄:長堤。
斂:收斂。輕埃:輕塵。
坻:水中高地。
騕褭:古駿馬名,這里泛指駿馬。
躑躅:徘徊不前。
紫騮、青驄:兩種駿馬。連錢花:指馬的毛色像連錢的花紋。
軒頭:馬頭。剝秋兔:用秋兔毛裝飾。
闊臆:寬闊的胸脯。竦:昂首。
金鑣:金制的馬嚼子。
玉校:玉制的馬勒。
促韁:收緊的韁繩。組繡:有花紋的絲帶。
修策:長鞭。玻瓈:即玻璃。
逸足:矯健的腳步。
王武子:晉代人,愛馬。障泥:墊在馬鞍下,垂于馬腹兩側以擋泥土的織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春日外出游玩,看到城外美景和駿馬,聯想到自身境遇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情欣賞自然和動物,但也有未遇伯樂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春日所見駿馬抒發懷才不遇之感。其突出特點是對駿馬的細致描寫和華麗的語言。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偶經盤石坐,下有暗泉過。受月苔陰少,分云竹色多。幽巖答樵斧,小屋見漁蓑。不淺滄浪興,風塵可奈何。
老夫年來百不悲,夜聽群兒聲吾伊。呼兒握手長太息,不見儂家數口饑。
德星南斗聚光華,文物衣冠聳故家。魚兔疊班唐使節,樓臺相望漢宮衙。阜康自擬唐貞觀,習尚相高晉永嘉。聊樂不勞方外去,七洲煙月浩無涯。
洞庭秋葉落,不忍吊湘君。錦瑟沉寒月,鸞旌隱暮云。風蘿山鬼帶,石竹女巫裙。欲就重華問,涔陽又夕曛。
凄涼客舍岸維舟,明月清風古渡頭。飛雁不來云欲暮,碧英一樹十分秋。
不向花前為怯春,春風似也不憐人。明添愁緒陰添病,不分花枝自在身。
百丈鰲山帶紫霞,修真幾度轉河車。拋書午倦惟看竹,操筆年來更夢花。司馬園開耆會勝,太丘門聚德星華。安車會見來天上,歡舞還應遍萬家。
斜日,斜日,門外馬蹄聲疾。林棲鳥盡飛還,霞彩紅銜遠山。山遠,山遠,莫怪行人歸晚。
一箭雙雕手,青衫已白頭。硯幾磨鐵盡,官止及瓜休。漏斷鄞江夢,風含曲水愁。鈞天記白玉,麈世冷西樓。
藉甚鳴場屋,居然好弟兄。桂林同擢秀,梓里頓增榮。泮水清規在,家山雅趣成。投簪方自適,何處掩佳城。仕宦吾鄉少,咸尊魯一儒。名雖登上第,身不到亨衢。耆舊今垂盡,游從孰與俱。百年如夢幻,回首但驚呼。
垂楊落日弄疏陰,滿地風塵戀國心。回首神州天咫尺,五云凝望隔青岑。
雜樹本唯金谷苑,諸花舊滿洛陽城。正是古來歌舞處,今日看時無地行。
花氣當簾未寂岑,客邊無夢夜沉沉。不須結實成涼藥,已解平生郁結心。
丹霞歸路未逢人,依舊頑牛昨日身。莫怪適來還適去,溪山無地任吾真。
隨人作計魚千里,知命無憂鳥一天。碧落云深堪避世,九華煙暖可忘年。平章萬有歸玄覽,收拾方心入大圓。上界真人自官府,不妨聊作橘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