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雜興十五首 其六
東風入九門,細草有余綠。
長楊散金縷,繚亂青樓曲。
緗桃美于錦,素馨純如玉。
名園搜未盡,春華已盈目。
蘭蕙有天香,乃在山之麓。
不與東風發,誰知顧中谷。
東風入九門,細草有余綠。
長楊散金縷,繚亂青樓曲。
緗桃美于錦,素馨純如玉。
名園搜未盡,春華已盈目。
蘭蕙有天香,乃在山之麓。
不與東風發,誰知顧中谷。
東風吹進京城城門,小草仍留存著綠意。高大的楊樹垂下金色絲縷,樂曲聲在青樓中繚亂。淺黃的桃花比錦緞還美,素馨花純凈如美玉。名園美景探尋不完,滿眼已是春日繁花。蘭蕙有天然的香氣,生長在山的腳下。它不隨東風一同開放,誰會去顧念那深谷中的它呢。
九門:京城的城門。
長楊:高大的楊樹。金縷:指楊樹垂下的枝條。
青樓:指豪華精致的樓房。
緗桃:淺黃色的桃花。
素馨:花名,白色,有香氣。
蘭蕙:蘭草和蕙草,這里泛指香草。天香:天然的香氣。
顧:顧念。中谷:深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春日游覽時,看到繁華的春景,聯想到自己的境遇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詩人可能仕途不順或未得重用。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前半部分描繪春日繁華,后半部分以蘭蕙自比。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特別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借景抒懷的創作風格。
俯仰猶前日,侵尋已半春。
行因累符檄,來為閱松筠。
著腳盡可隱,是身寧屬人。
云泉混麋鹿,冠劍上麒麟。
古郡青山合,乘高眼倍寬。
風驚梧葉陣,雨暗菊花團。
涼色宜攲枕,秋光怯憑欄。
向來疏懶意,景物暫相歡。
懸崖峭壁石玲瓏,
入竹穿云一徑通。
行到別峰回望處,
半江潮帶夕陽紅。
歸去江頭伸腳眠,
不煩太史驗星躔。
一絲千古經綸在,
不為東都二百年。
紅樹青山日欲斜,
長郊草色綠無涯。
游人不管春將老,
來往亭前踏落花。
舊地重過,老淚爭禁,香風慘蕩爐煙。望伊人不見,愁說長眠。
瞥眼狂塵,匝地傷心,宿草連阡。忍彌留執手,語逐憂來,凄緊堪憐。
頻年只道,相依患難,誰知遽隔人天。真怪那、一鸮屋頂,雙燕床前。
可是長沙示兆,抑迎勾漏登仙。贏將今后,湖樓一角,秋思年年。
客來底事逢迎晚。竹里鳴禽尋未見。
日高猶苦圣賢中,門外誰酣蠻觸戰。
多方為渴尋泉遍。何日成陰松種滿。
不辭長向水云來,只怕頻煩魚鳥倦。
天津橋下水粼粼,柳外盤舟夾畫輪。
想見汴京全盛日,春游多少太平人。
天地無顏色,濤聲上古臺。
秋風江水闊,落日暮潮來。
縹緲魚龍氣,艱難舟楫才。
十年滄海思,何處問蓬萊。
親征詔初下,我師今有名。平生誇勇決,策勛在茲行。鐵衣光耀日,寶刀新發硎。誓當獻奇捷,何須請長纓。
狼煙起邊烽,羽書入丹闕。大駕事親征,諸軍奮忠烈。虎士皆鷹騰,蓄銳伺俱發。廟算已無遺,殘胡期殄滅。
平生誓許國,絕域思策勛。執戈奮前驅,壯志淩蒼旻。夜度黑河月,朝拂陰山云。擒賊須名王,部落奚足云。
自小事嫖姚,亦嘗逐輕車。平生射雕手,紫塞曾馳驅。此日應明詔,為君去平胡。建勛在茲始,笑視金仆姑。
醉臥長安市,思歸東海涯。瓶馀殘臘酒,梅老隔年花。日與愁為地,時憑夢到家。鄉書三兩紙,一讀一咨嗟。
雪化晴檐雨,爐烘凍壁春。窮猶戀詩酒,懶不正衣巾。寂寞安吾分,奔馳失我真。枯桐就煨燼,容有賞音人。
不到瞢騰不放乾,
縱橫豪氣酒杯寬。
醉中便露狂奴態,
須要防人冷眼看。
靈黍何須問大還,
熱心頓冷即神仙。
群生苦戀浮塵夢,
一枕誰空欲海緣。
久棄名場閒養藥,
未應云路禁驂鸞。
追尋往事邯鄲道,
陵壑蒼茫繞夕煙。
錦衾未展愁先重。流蘇暗罥釵頭鳳。沈水莫頻添。香濃猶不眠。
夢魂無所處。只繞梅花住。霜冷月娟娟。玉樓今夜寒。
化起中都自昔聞,風流曲阜得賢頻。
宗家薦達非干?,圣世榮歸不問津。
琴酒來歌顏孟氏,衣冠迎賀魯鄒人。
遙知賦入豐時祀,露冕年年沂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