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主簿彥和
李侯持尺璧,十五城不換。
倦飛偶棲棘,孤鳴異巢鸛。
淮海一俊乂,博洽識理亂。
國論匪與聞,偷將經術斷。
君家文多豪,陵嶠賀白觀。
李侯持尺璧,十五城不換。
倦飛偶棲棘,孤鳴異巢鸛。
淮海一俊乂,博洽識理亂。
國論匪與聞,偷將經術斷。
君家文多豪,陵嶠賀白觀。
李侯持有如同一尺美玉般的才華,價值連城,即便用十五座城也不換。他像倦于飛翔的鳥兒偶然棲息在荊棘上,獨自鳴叫與巢中的鸛鳥不同。他是淮海地區的杰出人才,學識淵博能識別治亂。國家大事的討論沒他的份,只能私下用經術來判斷事理。你家文人眾多且豪邁,其文采能讓賀知章、李白都驚嘆。
持尺璧:比喻有杰出的才華。
十五城不換:用藺相如完璧歸趙典故,強調才華珍貴。
倦飛: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鳥倦飛而知還”,比喻人疲憊。
俊乂:指才德出眾的人。
博洽:知識廣博。
國論:關于國家大事的議論。
經術:經學。
陵嶠:高聳的山峰,這里形容文采出眾。
賀白:指賀知章和李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在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人才不得重用的情況下,詩人看到李主簿有才華卻未施展,因而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贊賞與同情。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李主簿的才華,突出他懷才不遇的境遇。其特點是善用比喻和典故,提升了詩歌的藝術價值。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欣賞和感慨時運的文學交流。
葉深煙氣暖,
粳軟骨毛香。
巢許垂清節,
臨流不爾忘。
荒洲無雁。正閑坐看云,佇琴天晚。埼柳鱸香,陂蒲鳧睡,銷凝舊箱詞卷。夢回十年潮尾,春到船窗燈淺。故人念。奈都來不稱,平生心眼。
簫管。憐郢調,吹黍暖回,襟淚東風見。高閣才華,斜陽客味,消得莼絲柔婉。碧生賣花門巷,芳艷烏衣傷伴。喚愁醒,待攜君秀語,梅扉重款。
飛出懸崖端,走入深樹罅。飛崖走樹兩無定,旋看天外神龍掛。
我初遇之嘆奇絕,眼前有景寫不出。霜痕陡劃殷紅缺,煙光橫界空青截。
奔騰趨下成激湍,激湍撞石石欲裂。非徒繪影兼繪聲,頓令石破天亦驚。
風風雨雨時離合,瞰澗松篁遠周匝。隔斷松篁只有云,神龍出沒誰能分。
神仙本是吾家事,紺宇璚宮一天地。空山蔥郁云常住,定有仙人相笑語,何不騎龍且歸去。
琴劍飄零海外游,何期今日識荊州。
共推品格無雙美,獨擅才華第一流。
醫俗允堪消鄙吝,輔仁真可勵清脩。
去秋若使歸帆急,頑石那從悟點頭。
念發菩提愿,應在夙世工。
茲誤落塵網,清飲冰露中。
一室各愿力,輒應如叩鐘。
孟秋盂蘭前,此際天人通。
瑞相夜現光,將謂發眾蒙。
我有先嚴慈,皆以德淑終。
每感持法諦,哀廣冥福功。
愿隨五毫彩,永住空界空。
一折回闌亞字雕,
綠荷風引見云翹。
半遮蜥蜴金跳脫,
小立蜻蜓玉步搖。
不為聰明爭解怨,
絕無羞澀是真嬌。
持裙尚恐終仙去,
更倩紅鸞系紫綃。
云樹渺無際
江流日夜長
猿聲初到枕
客夢未離鄉
古戍吹殘角
孤城接大荒
鹿門何處是
回首但茫茫
籃輿迢遞歷楓林,紺宇琳宮盡可尋。雙闕插云天結搆,萬山環寺氣蕭森。誰言佛子還留窟,自是空門無住心。歸騎未應催落日,杖藜同過獻花岑。
名山高倚白云寒,杖底躋攀法界寬。共愛官閒多勝賞,轉憐秋盡更盤桓。層巒疊翠空中見,二水三山掌上看。攜得玄暉詩句否,登臨猶自憶長安。
幾載常含畫省香,
知君例作水曹郎。
久辭請謁草侵戶,
近著《河渠》書滿床。
舊業六盤秦北地,
臣軀九尺漢東方。
那堪塞上烽煙暗,
升斗朝朝問太倉。
折楊柳,
灞橋西,
去日同君上柳堤。
聞道將軍得天馬,
歸時芳草正萋萋。
僧家畢竟居山好,石室茆茨養病身。開眼不知明屬日,回頭只見影隨人。密通蛇虎為真友,笑與禽魚會本因。客間住山今幾久,一番芳草一番春。
孤猿瘦鶴冷相看,百衲三衣任歲寒。未擬將心求別佛,曾因撥草見幽蘭。誰為虛谷呼能應,自許無弦密可彈。若謂本來無一物,知公親被祖師謾。
當軒唯有好溪山,卒歲無人共往還。閑看白云生翠碧,靜聞清磬落潺湲。聲將聲入分猶易,空以空藏見即難。此個不能收拾得,任隨流水落人間。
福地游方遍,
浮云意自閒。
江船乞食去,
海會泛杯還。
凈口中冷水,
埋名北固山。
因逢故鄉客,
一笑出柴關。
仰羨雄才不受羈,自知筆下苦支離。
偶憑短枕尋狂夢,贏得仙翁和小詩。
塵海萬般多自苦,詩人千古最能癡。
幾時一敘游仙樂,應待重陽落帽時。
舴艋填芳渚
鞦韆鬧粉墻
人爭桃李節
吾憶藕花涼
人行云亦行,
人住云未住。
杳然不見人,
但見云來去。
盤旋入層云,
人聲落空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