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民以歲稔刑清相率為齋以報善政永嘉聶從事賦詩紀其事因依韻足成一百言以謝之
為郡臨甌越,云泉興未乖。歡謠乏襦袴,歸思滿荊柴。
偶遂豐年望,潛將樂土偕。流民爭襁負,兇黨絕椎埋。
精力奸多露,清心政自諧。群生不疵癘,比屋已綏懷。
輙詣金人宇,同修香積齋。漫勞歌邵父,方待拍洪崖。
治行非尤異,傳聞及等儕。雕章忽垂贈,屬和愧淫哇。
為郡臨甌越,云泉興未乖。歡謠乏襦袴,歸思滿荊柴。
偶遂豐年望,潛將樂土偕。流民爭襁負,兇黨絕椎埋。
精力奸多露,清心政自諧。群生不疵癘,比屋已綏懷。
輙詣金人宇,同修香積齋。漫勞歌邵父,方待拍洪崖。
治行非尤異,傳聞及等儕。雕章忽垂贈,屬和愧淫哇。
在甌越之地做郡守,與云泉的興致并未相違。百姓沒有歡謠傳頌,我思鄉之情滿溢。偶然實現了豐年的期望,暗自與樂土相伴。流民爭著背負著孩子歸來,兇徒絕跡。精力用在政務讓奸邪多暴露,內心清凈政務自然和諧。百姓沒有疾病,家家都得到安撫。大家就前往佛寺,一同修持香積齋。不必勞煩歌頌我如邵父,正期待與仙人共游。我的政績并非特別突出,卻傳聞到了同僚那里。你突然贈我華美的詩文,我唱和慚愧自己的詩作低俗。
甌越:古地區名,在今浙江溫州一帶。
歡謠乏襦袴:“襦袴歌”是百姓歌頌地方官德政之詞,這里說缺乏這樣的歡謠。
荊柴:指簡陋的居處,代指故鄉。
襁負:用襁褓背負嬰兒。
椎埋:指殺人埋尸的兇徒。
香積齋:指佛齋。
邵父:指西漢邵信臣,他任南陽太守時,有善政,被百姓稱為“邵父”。
洪崖:傳說中的仙人。
淫哇:指格調不高的詩文。
此詩創作于詩人在甌越做郡守時,當地獲得豐收且治安良好,郡民為感謝其善政舉行佛齋活動,聶從事賦詩記錄此事,詩人依韻作詩答謝。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對郡民感謝的回應,展現其治理有方帶來的社會安定。特點是敘事清晰、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當時地方治理情況和官員心態。
人老家何在,龍眠雨未驚。酒船回太白,稚子候淵明。幸與登仙郭,同依坐嘯成。小樓看月上,劇飲到參橫。
溪水添流到石矼,小家殘戶占漁商。蛟龍未解乘云氣,魚鱉安能避澤梁。兩岸櫟林藏曲折,一篝松火照微茫。淮夷固有蠙珠顆,往往鉤深得夜光。
翠峰山下連吳會,雪浪東來入海門。胸次不留元字腳,金香爐下鐵昆崙。
至道本無言說,全憑立志剛堅。心常不昧究根源。一月千潭普見。會取擊風捕影,便知火里栽蓮。任他海水變桑田。只這本來無變。
攀條葉脫驚徂歲,照影波清悵病顏。好似蘭臺感秋客,送歸臨水與登山。
清江向晚采蓮稀,獨倚蘭舟久未歸。目斷可堪人不至,斜風細雨濕羅衣。
十年九日,嘆老鰥、無心更擬題糕。松稚岡低,槿枯籬短,夜深寂寂霜皋。舊林夢遙。恨戰云、深罨寒潮。漫重提、載酒江亭,萬蘆花擁一樓高。料理佩萸囊菊,慰江湖倦旅,近局招邀。何處家山,連朝風雨,柴門盡自無聊。有愁未消。想尊前、吟興方豪。濕紅箋、競琢新詞,客誰攜洞簫。
秋氣日已佳,況此紺宇寂。古松蔭佛殿,幽花照禪席。谷虛哭山鬼,林暝啼木客。風來語梵鈴,雨至灑石壁。長廊獨徘徊,蘿徑自捫歷。時聞孤磬聲,云深杳難即。
丹陵五牙客,昨日羅浮歸。赤斧尋不得,煙霞空滿衣。試于華陽問,果遇三茅知。采藥向十洲,同行牧羊兒。十洲隔八海,浩渺不可期。空留雙白鶴,巢在長松枝。
升暉麗天,陽德之母。率無頗偏,兼燭下土。恭事崇壇,禮樂具舉。頓御六龍,裴回容與。
一從辭聘臥樞繩,四海誰論目若營。衰世竟閑援溺手,林宗好在寄吾聲。
太保勛庸垂鼎銘,黃鐘大呂一毛輕。太保襟懷寄丘壑,玉田珠樹相參錯。丘壑靈風颯曉昏,悠悠過客總啼痕。他年學士把書卷,還泣名臣白公傳。
銅鏡立青鸞,燕脂拂紫綿。腮花弄暗粉,眼尾淚侵寒。碧玉破不復,瑤琴重撥弦。今日非昔日,何人敢正看。
明月自不老,古今同一時。尋常賞心薄,萬里清光施。茲夕反云翳,庭烏亦長悲。人生得意處,每每乖所期。神仙不可學,富貴不可規。此心恐未了,付與秋風吹。
鐘鼓江南岸,歸來夢自驚。浮云時事改,孤月此心明。雨已傾盆落,詩仍翻水成。二江爭送客,木杪看橋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