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居潁谷
漸入深山處,都無客到來。
輕裘勝挾纊,渴飲當銜杯。
得失情何預,閑忙老共催。
清風一披拂,安坐興悠哉。
漸入深山處,都無客到來。
輕裘勝挾纊,渴飲當銜杯。
得失情何預,閑忙老共催。
清風一披拂,安坐興悠哉。
漸漸進入深山之中,完全沒有客人到來。穿著輕便的皮衣比裹著絲綿還暖和,口渴了喝水就當作飲酒。得失之情與我有什么相干,無論清閑還是忙碌,歲月都催人老去。清風吹拂而來,我安坐此處興致悠然。
潁谷:地名。
挾纊(kuàng):披著絲綿衣服,這里形容溫暖。
銜杯:指飲酒。
推測詩人遷居潁谷深山,遠離塵世喧囂。此時可能經歷了人生起伏,看淡了得失,在這寧靜之地尋求內心的平靜,于山居生活中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看淡得失、享受閑適生活的心境。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超脫。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和豁達的人生態度。
行盡黃茅白葦叢,舉頭忽見兩三峰。青青盡出湘天景,如覺身離蠻蜒中。
季子五城內,蝸居謚傲民。虬髯宜大譎,偉干恥長貧。踸踔隨時彥,兜離學大秦。興來談理窟,心折杜威倫。
野庵鼓吹。翻騰似與尋常異。笙簫箏笛皆非是。今日頭場,看取些兒戲。心中無事無縈系。村歌數首新來制。參禪漸漸知滋味。細語粗言,俱是第一義。時光盛逼。杯盤漸漸來收拾。主人便欲留連客。末后殷勤,一著怎生得。來時便有歸時刻。歸時便是來時跡。世間萬事曾經歷。只看如今,無不散筵席。致知格物。初學工夫參圣域。天高地遠無窮極。欲造精微,莫若守惟一。純全天理明如日。都緣人欲來相惑。且將持敬為先入。若能持敬,真個是神力。致知格物。孔顏學問從茲出。圣言句句皆真實。涵養功深,將見自家得。毋意毋我毋固必。視聽言動非禮勿。勝己之私之謂克。克盡私心,天理甚明白。
溪上龍孫千歲綠,上亭擬掇青溪曲。團團白露著瑯玕,故與幽人送暮寒。
錯騎黃鶴出煙蘿,借得容身燕一窩。仁義中天行日月,是非平地起風波。黃齏有味輕紅膾,紫綬無功愧綠蓑。金塢銅山招禍敗,清貧兩字值錢多。
誰云不老身,圓缺竟何因?卻笑孤眠影,還窺獨酌人。無臺那掛鏡,渡漢恐沾輪。秋近寒偏急,君應白發新。
思家欹枕懶看春,似是鶯花厭客貧。千古窮愁終在我,百年傲骨強依人。臨書絕愛來禽舊,對酒先憐射獸新。索處凄涼歌一曲,南中回首晚傷神。
憶昔中園里,樟楠柯葉深。芳葵種其下,幽郁冒繁陰。靡瞻朝暾出,鮮覿夕景沈。縱昧昏旦候,寧殊傾附忱。小草本非異,懷忠性所任。誰當抑蒙翳,庶遂向陽心。
危峰削玉插晴空,淋漓秀氣含鴻濛。兩間萬物有時易,惟有青山今古同。隱君山下營茅屋,煙霞笑傲逃塵俗。日長心境鶴俱閑,自掃白云松下宿。溪頭野老行遲遲,杖屨攜琴過竹籬。猗蘭調古少人聽,等閑來此尋鐘期。
最喜投閑日,莼鱸正及秋。鐘聲林下寺,燈影水邊樓。老去仍青眼,吟多易白頭。還思為客處,梧雨滴鄉愁。
廿年殘牘苦頻盈,夙蠹誰將一日清。賴有舊游三五伴,白云窩里夜燈明。
山頭斫竹下作竿,系鉤沉水坐岸觀。餌微水濁魚不干。棲遲終日或有得,歸去猶可妻子歡。
海濱鄒魯古瀛州,郁郁乎文載石頭。翠擁層巖開畫卷,湖浮峰影蕩輕舟。人文遺跡勤搜閱,歷劫舊痕空戀留。海內同流曾幾許,真堪攜手與君游。道德文章百代宗,潮人世世獨鐘公。藍關早料余骸骨,嶺海翻垂不朽功。覆幬群生興教化,涵濡千載仰文風。名流此日多題贊,韓水韓山喜共崇。
雪夜梁王宴,霜秋宋玉愁。回瞻嵩岳峙,去逐楚江流。少室三花樹,滄浪一葉舟。南行正搖落,知爾憶林丘。
結伴人間煙火地,嶙嶙桀驁難馴。危巔青雪踏無門。謝公應抱恨,屐齒未留痕。山路彎彎通世路,慣教心路蒙塵。曉來清氣滿乾坤。玉龍今會意,為我蕩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