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觀蜀志
蓋世英雄不自知,暮年初志各參差。
南陽隴底臥龍日,北固樽前失箸時。
霸主三分割天下,宗臣十倍勝曹丕。
寒爐夜發塵書讀,似覆輸籌一局棋。
蓋世英雄不自知,暮年初志各參差。
南陽隴底臥龍日,北固樽前失箸時。
霸主三分割天下,宗臣十倍勝曹丕。
寒爐夜發塵書讀,似覆輸籌一局棋。
那些蓋世英雄有時都不能真正認識自己,到了晚年最初的志向也變得參差不齊。就像諸葛亮在南陽隴底隱居的時候,劉備在北固山前因驚雷失箸。霸主劉備三分天下,而諸葛亮的才能遠超曹丕。寒夜中我在爐邊翻開塵封的史書閱讀,感覺三國紛爭就像一盤已結束的輸贏已定的棋局。
蓋世:在當代居首位,世界第一。
參差:不一致,有差別。
南陽隴底:指諸葛亮曾隱居南陽隆中。
北固樽前失箸時:據《三國志》記載,劉備在曹操處,曹操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聞言,驚得筷子掉落,此時恰逢打雷,劉備借害怕打雷掩飾過去。北固,山名。失箸,掉落筷子。
霸主:指劉備。
宗臣:指諸葛亮。
輸籌:輸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某個寒夜閱讀《蜀志》(記載蜀漢歷史的書籍)時,被三國時期英雄們的事跡所觸動,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和自身的人生感悟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也存在著動蕩、變遷,讓詩人對歷史的興衰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這首詩以三國歷史為題材,通過對英雄人物的描寫和歷史事件的回顧,揭示了歷史的無常和英雄壯志難酬的遺憾。在文學史上,它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對三國歷史的感悟,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張緒風流士,文昌古淡詩。發揚知有助,埋沒竟多時。公已勤讎校,神應作護持。何當遺珠玉,璀璨滿書幃。
吉州屬邑雄西昌,龍河武姥青玉光。霸先城頭霧氣紫,山谷祠下洪流瀧。黃頭將軍擊妖賊,萬鼓天齊響橋側。至今父老傳誦之,忠義名邦字深勒。曾君世系出西昌,初來吏部神揚揚。三年佐郡壓青兗,九載相逢歸故鄉。我服衰麻世所哀,君今衣繡世所榮。哀榮共在故鄉好,明日分襟無限情。
四海徒行又一涯,軟紅塵土到京華,夜闌最惜雪中花。半歲摧殘真有限,一生惆悵在無家,明年孤席向誰斜。
乘興歌而往,攜杯去復回。寒桃半樹太窮羸,且待杜鵑開到萬山肥。雨意輕如夢,山禪靜若癡。此間不飲更何為?便到微歡微淚不知歸。
蘭苕無計續鸞膠,雪水重逢錦帳羔。合與詩家作談柄,老韓謀國未應高。
秋日同文館,沉沉鎖棘闈。捲簾襟乍快,攲枕夢先歸。驟雨憂環堵,回風喜裌衣。十年經五試,撫事意多違。秋日同文館,人閒景自長。重簾朝氣入,嘉木午陰涼。朝市喧聊避,山林興未忘。頻添繞爐水,還與試香方。秋日同文館,重門靜不開。云隨鴻影去,風送樂聲來。插架書千軸,論文酒百杯。脫花陳葉滿,還是作愁媒。
一聲能遣一人愁,終夕聲聲曉未休。不解繅絲替人織,強來出口促衣裘。
蠟屐招攜舒嘯來,光生云水石封苔。東流渺渺王何處,南宋迢迢跡未灰。野老鑿耕忘往事,騷人惆悵念茲臺。即今斷送殘山去,空見江風浪作堆。
蓐食徇所務,驅牛向東阡。雞鳴村巷白,夜色歸暮田。札札耒耜聲,飛飛來烏鳶。竭茲筋力事,持用窮歲年。盡輸助徭役,聊就空自眠。子孫日已長,世世還復然。
風吹雨打只傷神,白首龍鐘尚愛春。花意未應嫌老丑,十年前是種花人。
日暮江天獨倚樓,樓高凝望思悠悠。仙人不見鶴不返,江水自流山自秋。七澤渺茫孤鳥度,三湘寥落片云收。數聲長笛知何處,懷抱不勝今古愁。
二十四巖煙霧幽,輕舟橫笛戲清流。萬人舉手風塵下,怪殺仙人學遠游。
吾聞子房一身皆俠骨,萬死計中無一活。當時志在報韓仇,四海無人九州窄。又聞荊卿重義世無有,擊筑悲歌一杯酒。當時感激為燕丹,可惜臨終無好手。吁嗟今之人,何登天兮攀龍,而走山兮騎虎,世事良難獨輕許。感恩報怨兩俱非,強弩千鈞摶鼷鼠。東家嬉笑西家哭,朝見揚眉暮顰蹙。綠珠樓外斷楊花,紅蠟帳中流淚燭。榮枯代謝皆如此,遺恨姚黃羞魏紫。古來賢圣少成功,不及乘云廣成子。絳云如幕洲如雪,卓翁哦詩真卓絕。眼看齊楚等樗蒲,楚失未應齊獨得。云來南山巔,云去北山麓。種稻盈田稻苗綠,愿云作雨雨我田。爾弦自直兮爾鉤自曲。
南來萬里越關河,節物西涼客里過。清賞每愁酤酒少,好懷未厭賦詩多。丹江月棹秋無際,銀漢星橋夜不波。欲問支機舊時石,天孫應笑鬢先皤。
衰草殘云古戰場,腥風吹血濺衣裳。塵沙一望三千里,惟見馬頭斜日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