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何君表感古冢
墨頭萬蟲地上行,大鈞巨冶之化生。反復生沒如車軫,直與歲月為將迎。
至人獨解諸物攖,煉神含嚼太和精。不取造化相經營,三天八景遂飛升。
何郎少年毛骨清,天機純粹氣坦平。子有青簡當刊名,應知煉修未易成。
一世危脆無堅凝,外慕掩襲真氣零。朝花薄莫不能榮,琳官金書有丹經。
胡不還魂游黃庭,何為臨冢惋枯形,使予丹元童子驚。
墨頭萬蟲地上行,大鈞巨冶之化生。反復生沒如車軫,直與歲月為將迎。
至人獨解諸物攖,煉神含嚼太和精。不取造化相經營,三天八景遂飛升。
何郎少年毛骨清,天機純粹氣坦平。子有青簡當刊名,應知煉修未易成。
一世危脆無堅凝,外慕掩襲真氣零。朝花薄莫不能榮,琳官金書有丹經。
胡不還魂游黃庭,何為臨冢惋枯形,使予丹元童子驚。
墨頭般的萬蟲在地上爬行,它們是大自然造化所生。不斷地生死輪回如車輪轉動,直接與歲月相互迎送。至人獨自能擺脫外物的糾纏,修煉精神吸納天地精華。不與造化刻意周旋,最終能在仙境飛升。何郎年少容貌清秀,天性純粹氣質平和。你有青簡應能留名,要知道修煉并非易事。人生一世脆弱無常,對外物的愛慕會讓真氣消散。早晨的花到傍晚就不能再盛開,道觀里有丹經。為何不潛心修煉,卻對著古冢惋惜枯骨,讓我的心神都受驚了。
墨頭:形容蟲子頭部顏色如墨。
大鈞巨冶:指大自然的造化。
車軫:車輪。
將迎:迎送。
攖:糾纏。
太和精:天地間的精華。
三天八景:道教中的仙境。
青簡:古代書寫用的竹簡,這里指記錄功績的載體。
琳官:道觀。
丹經:道教論述煉丹的經書。
黃庭:道教經典《黃庭經》,也指人的黃庭穴位,代表人體內部的修煉。
丹元童子:道教中人體心神的象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來看,當時道教文化較為盛行,詩人可能受此影響,熱衷于道教修煉之術。何君表對著古冢感慨,引發了詩人關于人生和修煉的思考,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修煉,強調修煉的不易和重要性。其突出特點是充滿道教思想,以自然現象和人生百態來闡述道理。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道教文化在文人中的傳播和影響。
主人結屋楚江曲,身披薜荔坐空谷,青天雙眼望鴻鵠。春風一夜開石門,萬里蘼蕪散新綠。
高僧自喜巖下住,長見白云飛復回。中天風動松子落,千歲石作蓮花開。鳥下林堂待分食,龍游溪水遇浮杯。吳山楚山聊暫往,還把楞伽歸去來。
永夜西風裊裊來,露華如玉委蒼苔。碧雞啼落山頭月,腸斷槐根夢不回。
人生顯晦豈縈懷,嘯臥溪岑夢亦佳。聽甚圣賢吹大話,不如蔬粟就長齋。狎雞狎狗恣芳草,種豆種瓜燒澗柴。百載身形彈指過,青青山水好深埋。
芙蓉羽帳翡翠鉤,月華當戶河漢流。微吟細酌歡未厭,城上烏啼明星爛。
驪駒遙寄送行旌,為念通家故舊情。大郡明刑初奏績,甲科高第蚤蜚聲。江頭柳色離亭迥,雨后波光驛棹輕。比歲東南多水旱,好將民隱達承明。
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浸谷陂塘科斗亂,浴蠶時節杜鵑哀。買山莫種閑花柳,多覓松栽與柏栽。
世德聯綿自漢朝,元功當日說蕭曹。營分細柳威名重,笑指飛煙量度高。文挾素勛誰與敵,詩推馀事尚稱豪。了知三阮逃名久,恐被名牽未可逃。
圣顏不悅眾心驚,敢對弘恩懷不平。濟濟盈堂醉鄉客,亦留懦者與同行。
南渡衣冠欠王導,北來消息少劉琨。
幾年謫宦走天涯,鏡里西風兩鬢絲。山館月明雞唱去,海天云冷雁書遲。半生事業交窮日,萬里關山客倦時。愁絕小窗殘夢斷,子規啼上最高枝。
秋風秋風吹我身,我身何處滄江濱。感懷日日潛悲辛,至今只作尋常人。人生得意在青春,青春一過徒勞神。嗟哉尺蠖何時伸,不如一棹歸娛親。秋風秋風慎勿吹,我詩入人之耳令人悲。
芳躅翩翩踏翠苔。柳條衫子橡皮鞋。桄榔樹下獨徘徊。燕倖鶯僥成繾綣,粉云香雨費疑猜。分明不是夢中來。
千年老枝生鐵色,雪魄冰魂誰貌得。三生石上見逋仙,獨鶴歸來楚云黑。何郎垂老客揚州,花前勸酒仍風流。江城吹笛月未落,夢回一夜生春愁。
白郎楚楚關中豪,讀書江南心獨勞。露涼松寺寫周易,日莫蘭叢歌楚騷。家近千峰淮甸翠,舟乘三月大江濤。鐘陵秋晚正相憶,好趁天風連巨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