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贊六首 其五
圣慈悲愿觀自在,小白花山住道場。
海漩三昧覺澄圓,三十二應施無畏。
有一眾生發大心,愿度我身及舍識。
萬仞峰前撒手過,觀音豈復異人乎。
圣慈悲愿觀自在,小白花山住道場。
海漩三昧覺澄圓,三十二應施無畏。
有一眾生發大心,愿度我身及舍識。
萬仞峰前撒手過,觀音豈復異人乎。
圣觀音心懷慈悲大愿,自在觀照世間。在小白花山安住自己的道場。于海漩般的禪定中覺悟圓滿澄澈,以三十二種應化身施予眾生無畏。只要有一個眾生發起宏大的菩提心,愿度化自我并舍棄對識心的執著。能在萬仞峰前灑脫放下前行,如此之人與觀音又有何不同呢?
圣慈悲愿:指觀音菩薩慈悲的宏愿。
觀自在:即觀世音菩薩,意為觀察世間眾生音聲苦難而自在拔苦與樂。
小白花山:可能是觀音菩薩道場的一處代稱。
海漩三昧:形容觀音菩薩處于如大海漩渦般深邃、強大的禪定境界。
覺澄圓:覺悟圓滿、澄澈。
三十二應:觀音菩薩為了度化不同根性的眾生,能示現三十二種應化身。
施無畏:給予眾生無所畏懼的力量。
發大心:發起宏大的菩提心,即度化眾生、成就佛道之心。
舍識:舍棄對識心(即妄心)的執著。
萬仞峰前撒手過:比喻在艱難險阻面前,能夠放下執著,灑脫前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內容來看,應是作者在對佛教教義深入領悟、對觀音信仰虔誠尊崇的心境下創作。當時佛教文化盛行,人們通過對觀音菩薩的贊頌來表達宗教情感和修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觀音菩薩的慈悲與愿力,鼓勵眾生修行。其突出特點是將佛教教義與詩歌意象相結合,以簡潔的語言傳達深刻的宗教哲理。在佛教文學中,此類詩歌有助于宣揚佛教思想,引導信眾修行。
誰為河朔飲,吾愿罄交驩。杯動滄波色,舟空白日寒。題詩溪鳥過,岸幘野人看。不是江湖興,風塵此道難。
兩腳垂天際,愁云慘不休。尋幽抱奇癖,欲繼斜川游。中原苦兵革,誰能障倒流。野老且吞聲,蹤跡逐閒鷗。策杖過短壑,蠟屐登高邱。臨風一長嘯,慨然伊呂儔。神交溯二子,新詩遠寄酬。魚緘生春色,風流似舊否。恰喜心期合,且緩杞人憂。我曹非天厄,伐木友聲求。采藥游名山,恐是韓伯休。款段下澤車,久師馬少游。兩公學真隱,異世今同流。遇害能鳴雁,多猜不下鷗。何如脫羈縶,尋壑與經丘。人生亦誤計,獨醒無匹儔。天地本虛靜,萬物自應酬。陰陽驅意氣,定能相勝否。況復漆室女,浪為魯國憂。真妄兩非是,湛然一無求。
首尾皆潛罷。此蒼龍、嬉調鮫客,朋儕海馬。偶爾崢嶸露一角,聳破海天長夜。聽獨語、濤奔潢瀉。岸上驚呼聲未定,早喃喃隱入滄波下。知再睹,何時者。熊熊有美真無價。在自然、在人事么,在胸臆也。幻變倏然形不定,肆汝羿弓一射。笑噲等、目盲口啞。我輩春秋花一季,美依然、終古無凋謝。且破誓,為之斝。
自有兩山來,幾人此經過。青山默無語,識人知最多。
今年秋暑更禁它,無計商量奈熱何。一霎飄蕭涼一日,雨來銷得幾多多。
香幃風卷月團團,睡起裁衣思萬端。秋葉未紅金剪冷,玉門關外不勝寒。
雨雪常年苦晦冥,乾坤此日喜晴明。宮梅落后馀寒盡,野菜香時新暖生。方朔占書應有驗,杜陵詩句謾多情。從今部戶安生遂,重捧椒觴頌太平。
病欲闌時歲亦闌,雨聲中有畫圖寬。紅芽稚柳春無極,何處憑欄放眼看。
逝川無力可能攀,又送先生葬碧山。化鶴不歸華表上,鳴雞倘在白云間。空歌楚水巫陽些,不見蓬洲使福還。畢竟修文陰有待,玉樓何許淚潸潸?
六龍浴海吐長霞,飛上遙空作火鴉。十日相看當□竹,二更深雨坐燈花。
聞道將雛向墨池,劉家還有異同詞。如今試遣隈墻問,已道世人那得知。
河豚初貴荻芽生,洲上高人曳杖行。誰識靜中觀物理,長空淡淡大江橫。幅巾野服楚江干,胸次云夢眼界寬。久矣忘機對鷗鳥,不須遮日望長安。杜若香中水沒篙,沙平草軟恣游遨。江湖真隱今誰在,畫里衣冠亦自高。
東陽沈徵士,于我久相疏。間別已三載,往來無一書。情懷終自若,客鬢近何如。遙想諸郎好,家庭樂有馀。
載筆中朝第一流,宮衣搖曳返瀛洲。氣連牛斗雙龍劍,手辟云霄五鳳樓。鎖闥玉堂官并美,西京東觀秘全抽。朝昏莖露千珠重,來往仙槎八月浮。使命光分滄海日,宦情閒對白云秋。偶歸徑許求羊入,此去書成班馬儔。聽履早趍鴛鷺序,離筵為典鹔鹴裘。知君黃閣賡歌地,作相還家尚黑頭。
枝頭紅日退霜華,矮樹低墻密護遮。黃菊已殘秋后朵,枇杷又放隔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