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安福李令適軒
琳宮接叢霄,淥水連翠微。
幽花露林薄,好鳥娛清輝。
道人勤灑掃,令尹每忘歸。
孝慈民父母,虎去蝗退飛。
來思僚友同,歌舞醉紅衣。
定知與民樂,吏瘦吾民肥。
琳宮接叢霄,淥水連翠微。
幽花露林薄,好鳥娛清輝。
道人勤灑掃,令尹每忘歸。
孝慈民父母,虎去蝗退飛。
來思僚友同,歌舞醉紅衣。
定知與民樂,吏瘦吾民肥。
道觀高聳連接云霄,綠水連著青山翠色。幽靜的花在林邊帶著露珠,美好的鳥兒在清光中歡娛。道士勤快地打掃,縣令常常流連忘返。縣令孝順慈愛如同百姓的父母,老虎離去蝗蟲退飛(比喻地方太平)。人們思念他時僚友一同相聚,穿著紅衣載歌載舞沉醉其中。一定知道他能與民同樂,寧可自己清瘦也要讓百姓富足。
琳宮:道觀。
叢霄:云霄。
淥水:綠水。
翠微:青山。
林薄:草木叢生的地方。
令尹:這里指縣令。
孝慈民父母:指縣令孝順慈愛,如同百姓的父母。
來思:人們對他的思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縣令治理有方,地方太平,百姓安居樂業,詩人有感于此創作此詩來贊美縣令。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縣令關愛百姓、與民同樂的品質。其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自然美景和百姓的歡樂展現縣令的政績。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人們對好官的贊美。
花月下溫柔醉人, 錦堂中笑語生春。 眼底情,心間恨, 到多如楚雨巫云。 門掩黃昏月半痕, 手抵著牙兒自哂。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曉開閭闔慶天申,九五龍飛第一春。星圍電繞天威近,肅朝班對紫宸,嵩呼 舞蹈揚塵。和氣融三島,歡聲沸五云,洪福齊臻。 舟中 孤舟夜泊洞庭邊,燈火青熒對客船。朔風吹老梅花片,推開篷雪滿天,詩豪 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詩和雪繳纏,一笑瑯然。 山居自樂 西風籬菊燦秋花,落日楓林噪晚鴉。數椽茅屋青山下,是山中宰相家,教兒 孫自種桑麻。親眷至煨香芋,賓朋來煮嫩茶,富貴休夸。 小齋容膝窄如舟,苔徑無媒翠欲流。衡門半掩黃花瘦,屬東籬富貴秋,藥爐 經卷香篝。野菜炊香飯,云腴漲雪甌,傲煞王侯。 功名場上事多般,成敗如棋不待觀。山林尋個好知心伴,要常教心地寬,笑 平生不解眉攢。土炕上蒲席厚,砂鍋里酒湯暖,妻子團。 朝吟暮醉兩相宜,花落花開總不知。虛名嚼破無滋味,比閑人惹是非,淡家 私付與山妻。水碓里舂來米,山莊上線了雞,事事休提。 贈舞女趙楊花 《霓裳》一曲錦纏頭,楊柳樓心月半鉤。玉纖雙撮泥金袖,稱珍珠絡臂, 翠盤中一榻溫柔。秋水雙波溜,春山八字愁,殺溫柔。
草團標正對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蔥山韭,山果山花。山溜響冰敲月牙,掃山云驚散林鴉。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朝吟暮醉兩相宜, 花落花開總不知, 虛名嚼破無滋味。 比閑人惹是非, 淡家私付與山妻。 水碓里舂來米, 山莊上餞了雞, 事事休提。
秋千院宇春將暮,紅滴淚綠溶朱,朝云隔斷陽臺路。去鳳孤,來燕疏,流鶯 妒。 懶步階除,倦立亭隅。草煙鋪,梨雪舞,柳風扶。花驚我癯,我愛花腴。玉 奩梳,金翠羽,寶香珠。繡羅襦,錦箋書,當時封淚到曾無?屈指歸期空自數, 倚蘭無語慢躊躕。 香羅帶束春風瘦,金縷袖玉搔頭,生紅色染胭脂縐。柳讓柔,鶯避謳,花辭 秀。 緩轉星眸,細咽歌喉。晚云收,秋水溜,遠山愁。香消自憂,粉淡誰羞。燕 閑儔,鴛冷繡,鳳空游。沒來由,盡淹留,春來春去幾時休。錦瑟生疏弦上手, 月明閑煞小紅樓。
插云睥睨,正門開四扇,榑桑初曉。萬疊蒼山爭飲海,蹴起驚濤浩渺。隔岸秦鞭,沉沙漢鏃,何處安期島?關頭楊柳,西風一夜如掃。想見疊鼓喧笳,連峰戰格,獨控漁陽道。函谷丸泥堪一笑,都付頹垣衰草。玉壁誰當,長城自壞,往事知多少?亸韁回望,戍樓還矗云表。
雙拂黛停分翠羽,一窩云半吐犀梳。寶靨香,羅襦素,海棠嬌睡起誰扶?腸 斷春風倦繡圖,生怕見紗窗唾縷。 花月下溫柔醉人,錦堂中笑語生春。眼底情,心間恨,到多如楚雨巫云。門 掩黃昏月半痕,手抵著牙兒自哂。
楚云高,盈盈淚眼望衡皋,付能盼得春來到。玉困香嬌,是誰人按六幺?紅 牙鬧,睡未足把人驚覺。云偏髻鬟,月淡眉梢。 楚云纖,玉容清淺自家嫌,離情鎮把柔腸占。情緒厭厭,見鶯花懶揭簾。心 常欠,怕笑我緗裙掩。愁堆眼底,恨壓眉尖。 楚云收,月波冷浸晚妝樓,腰肢到比花枝瘦。花瘦無愁,比花枝我自羞。花 雖瘦,花不會把眉兒皺。紅消翠減,心上眉頭。 楚云空,綠窗閑數唾窗絨,一春心事和誰共?門掩殘紅,笑殘紅與我同。成 何用,都做了繁華夢。香消臉玉,翠減眉峰。
雙拂黛停分翠羽, 一窩云半吐犀梳。 寶靨香,羅襦素, 海棠嬌睡起誰扶。 腸斷春風倦繡圖, 生怕見紗窗唾縷。
杞菊蕭條繞屋春,不教鵝鴨惱比鄰。 滿身花影猶沈醉,真是江湖一散人。
說相思,問相思,楓落吳江雁去遲。天寒二九時。 怨誰知?夢誰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來翠羽飛。
江南三月聽鶯天,買酒莫論錢。晚筍余花,綠陰青子,春老夕陽前。 欲尋舊夢前溪去,過了柳三眠。桑徑人稀,吳蠶才動,寒倚一梯煙。
春波軟蕩紅樓水,多時不放鶯兒起。一樣夕陽天,留寒待禁煙。 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舊。可奈別離何,明朝楊柳多。
月黑星移燈屢閃,依稀打過初更。清游如此太多情。豆花涼帖地,知雨咽蟲聲。 漸逼疏蓬風淅淅,幾家茅屋都扃。茨茹荷葉認零星。不知潮欲落,漁夢悄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