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徒貧樂齋二首 其一
衡門低首過,環堵容膝坐。
四旁無給侍,百衲自纏裹。
論事直如弦,觀書曲肱臥。
饑來或乞食,有道無不可。
衡門低首過,環堵容膝坐。
四旁無給侍,百衲自纏裹。
論事直如弦,觀書曲肱臥。
饑來或乞食,有道無不可。
簡陋的橫木門需低頭才能通過,四壁狹小僅能容膝而坐。周圍沒有仆人侍奉,自己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衣服。討論事情正直如弓弦,讀書時彎著胳膊當枕頭。饑餓時或許去乞討,堅守道義便沒有什么不可接受。
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房屋,典出《詩經·陳風·衡門》。
環堵:四壁,指狹小的居室,堵為古代墻高單位(七尺或八尺)。
容膝:僅能容納雙膝,形容空間狹小,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審容膝之易安’。
百衲:補丁摞補丁的衣服,指粗陋衣物。
直如弦:像弓弦般正直,典出《后漢書·五行志》‘直如弦,死道邊’。
曲肱:彎著胳膊,典出《論語·述而》‘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
有道:堅守道義,化用《論語》中對‘道’的推崇。
此詩當為作者以‘顏徒’(學顏回之人)自況,創作于踐行安貧樂道思想時期。通過描述簡陋環境與簡樸生活,反映對儒家‘貧而樂’精神的認同,或作于隱居清寒之際以明心志。
詩以質樸語言描繪清寒自足的生活,‘衡門’‘百衲’等突出‘貧’,‘直如弦’‘有道’等彰顯‘樂’,體現儒家安貧樂道內核,語言簡潔,情感真摯。
東吳佳氣久氤氳,果見雄才出海濱。
屢試干將羌破膽,忽摧梁木士沾巾。
人間夢斷黃粱熟,天上樓成白玉新。
零落山丘今古事,情鐘我輩謾傷神。
君不見夏履癸,寵妺喜。酒池運龍船,糟堤長十里。
又不見吳夫差,寵西子。姑蘇臺上宴良宵,燭光燒云半空紫。
彼惟尚色不尚金,窮奢極侈耽荒淫。一朝運去金亦去,國亡家破蘼蕪深。
何如醉閒翁,花前掛壺酒。嗚嗚唱銅鞮,款款拍銅斗。
醉來一任玉山頹,涼飔吹墮白接?。烏飛兔走俱不管,龍爭虎斗何曾知。
人知醉閒名,不識醉閒意。醉人閒處可全生,醒人忙處遭顛躓。
王醉鄉,劉中山,吾將與爾同一閒。剖污樽,碎土鼓,飲中八仙齊醉舞。
回頭卻笑楚三閭,留得虛名亦何補。
不著屐,不弄舟,世間更有佳勝不?人生意氣貴各適,安能與世相沉浮。
我鄉山水本靈秀,游覽所至舒吟眸。阿咸招我出城北,江山共我窮探搜。
君山巍巍峙云表,長江浩浩波東流。嗟余塵網久羈束,何幸與子偕昂頭。
山靈招手馮夷嘯,放懷直欲淩滄舟。乾坤俛仰一何窄,回顧塵界將安投。
不如乘風跨黃鶴,輕擲世事如閒鷗。白云在天紅樹遠,君聽我歌君莫愁。
君不見神仙飄渺排云闕,手執芙蓉呼我儔。拍肩從此灑然去,與君長作蓬萊游。
行步望前山,
白云若堪把。
入云不見云,
白云在山下。
涉江采芙蓉,江上零露滋。
方舟不能度,日暮白蘋悲。
清波有鳴鴻,蕩漾安可期。
幸因南風逝,寄言欽所思。
花信幾番風,又早清明時候。蝶舞鶯啼撩亂,斗春風如舊。穿花傍柳兩情歡,共君攜素手。記得去年相見,此地驚心否。
風冷木犀開,隱隱香生樓閣。兔魄一鉤初掛,弄影穿簾箔。明眸皓齒對金尊,唱出新聲曲。喜得中秋近也,共嫦娥酬酢。
淺深紅日宜相間,
先后仍須次第栽。
我欲四時攜酒去,
莫教一日不花開。
十往九不報,好辭開幾番。
誇張示朋友,問訊異寒溫。
豈必待傾蓋,何時真掃門。
絕勝東閣下,布粟對公孫。
竹弓鳴,雁鴨驚。飛來別浦無人境,春風不搖楊柳影。
長頸紛紛占作家,半游波面半眠沙。或行或立或如舞,或只或雙或群聚。
飲啄浮沉多態度,物情閑暇世忘機。分明一片太古時,巧偽不作民熙熙。
我之居,元在野,平生慣識牛羊者。今見蒲江出此圖,半日不知渠是畫。
一犍當前轉頭立,一犍度浦毛猶濕。中有一蒼騎以牧,?羜相隨數十足。
殿后兩枚黃觳觫,分明如活下前坡。路轉南山春草多,耳根只欠牧兒歌。
紅樓艷歌舞,樂極還生哀。
攲枕看兒戲,好懷終日開。
水亭開,風簾卷,閑對碧云千柄。
寫幽情,譜宮商,問花欲應。
越娃歌罷,鬧紅歸艇。最宜晝長人靜。
曲闌憑。個中清味自領。
三十六陂風景。玉簫低吹,好趁彩鸞眠醒。
冷香遙沁,雪箋霜穎。嫩涼暗傳秋信。
幾日東風盡放顛,
闌干如水夕陽天。
桃花紅雨梨花雪,
春到人間便可憐。
塞北風多露氣涼,
幔城坐聽漏聲長。
只今六月渾無暑,
已見飄來木葉黃。
江樹迷離鷗自浴,江云飄盡春山綠。渡頭小艇賣魚歸,月映斜扉滿籬竹。
讀書樓靜倚欄桿,一望煙霞碧落寒。奇幛插天藏古寺,危泉懸壁露巖灘。
玉笙聲斷鶯啼處,狼藉落花飛不去。將身欲置畫圖間,相與神仙覓往還。
滄浪共擬一桴浮,欲斫扶桑作釣舟。
箕潁舊知堯舜大,留侯初伴赤松游。
空中鶴爪挐云上,橋下泉聲洗鐵流。
卻憶平湖林縣博,仙山從我竟何由。
胸中千頃著南溟,何物岑蹄莽愛爭。
但得百千同買醉,不曾三十便收名。
鶯花袞袞新搜句,煙水茫茫舊路程。
莫倚芳容欺老病,手扶青玉并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