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韻
窮奇投有北,
鴻鵠止丘隅。
我已魑魅御,
君方燕雀俱。
道應無蒂芥,
學要盡工夫。
莫斬猿狙杙,
明堂待棟桴。
窮奇投有北,
鴻鵠止丘隅。
我已魑魅御,
君方燕雀俱。
道應無蒂芥,
學要盡工夫。
莫斬猿狙杙,
明堂待棟桴。
窮奇這樣的惡獸被流放到北方,鴻鵠般的高潔之鳥停駐在山丘角落。我已成功抵御了魑魅般的邪惡,你卻正與燕雀般短視者相處。求道之心應毫無阻礙,做學問需下足功夫。不要砍斷猿猴攀爬的木樁,明堂正等待棟梁之材。
窮奇:傳說中食人惡獸,《左傳·文公十八年》載“少皞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謂之窮奇”,此處喻指惡人。
有北:北方荒涼之地,典出《詩經·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有北”。
鴻鵠:天鵝,常喻志向高遠者。
魑魅(chī mèi):山林精怪,喻指邪惡勢力或困境。
蒂芥(dì jiè):細小梗塞物,喻心中的障礙或雜念。
猿狙(yuán jū):猿猴;杙(yì):木樁,此指猿猴攀爬的支撐物。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場所,代指國家重要事業。
棟桴(fú):棟梁,棟為房屋正梁,桴為房屋次梁,喻指能擔當重任的人才。
此詩應為唱和之作(“再次韻”指按原韻二次和詩),推測創作于作者與友人交游期間。或因友人當時處境平凡、稍顯懈怠,作者以詩勸勉其勿為小困所阻,需踏實治學,以待未來成為國之棟梁。
全詩通過意象對比與典故運用,圍繞“守道治學”主題,既述自身堅守,又勸友人精進,最終以“明堂待棟桴”點明主旨,強調積累才德的重要性,體現了傳統士大夫對學問與人格修養的重視。
積雨曉初晴,林巒翠如沐。鴶鵴知陽春,桑巔催布谷。騎驢者誰子,尋芳縱吟目。何日脫名韁,青山并幽躅。
屋上有青山,屋下有流水。宇宙正薰風,荷花香數里。窗下看書人,應是濂溪子。安得往從之,靜觀無極理。
幽人隱者流,翛然不外慕。空江罷釣歸,寂寞秋山暮。開樽風滿樓,吟詩月當戶。回看聲利場,勞勞正行路。
我昔謫湖湘,凌冬出畿甸。驅車隴阪間,風雪朝盈面。六合亙頑云,九疑悵難見。披圖感舊游,流光去如電。
明帝夢金人,頂上飛白光。因遣蔡愔輩,求佛至西方。
佛以一胡神,入夢感帝王。世言佛有靈,或即此濫觴。
其實佛無知,道法亦平常。佞佛者太愚,辟佛者太迂。
縱有生公法,難惑圣人徒。跡其不二門,與我不一途。
聽其自生滅,不必加毀譽。我若夢金人,亦祇付蘧蘧。
齊宿連宵鳳掖西,
才交五鼓著朝衣。
明當接盞天興殿,
免從金輿入殿幃。
丈人在何許,箕外潁中間。
明映波心月,清馀雨面山。
短衣非舊寧,陋巷是今顏。
不解湟州去,平超十八班。
臥聞急雨吹風顛,吾家泊船若個邊。
此懷自足滋白發,況復哦詩渾廢眠。
欲呼杯酒慰枵腹,童奴告我尊空然。
韓馮啄破秋千影,瓊扇里、春酲初醒。半晌卸金蟲,小試蘭湯冷。
后堂憎殺青銅鏡,怕照見、云鬟未整。莫道少人窺,天上堆金餅。
十日西行過永濟,
時時細雨濕衫衣。
多情會得山神意,
猶恐行人欠翠微。
揚蓋造辰極,乘煙游閬風。
上元降玉闥,王母開琳宮。
天人何濟濟,高會碧堂中。
列侍奏云歌,真音滿太空。
千年紫柰熟,四劫靈瓜豐。
斯樂異荒宴,陶陶殊未終。
積金削壁引巑岏,洞府誰知日月寬。
三竺煙光當曉出,九華江色入秋寒。
天窗漸豁山猶屋,地肺潛通谷亦盤。
我欲巖棲星是客,不妨人作少微看。
南枝春半。誰信寒猶淺。
還向隴頭尋夢見。夜雪江南未滿。
盈盈紫萼相思。一屏疏影香遲。
疑是玉妃新嫁,東君親為調脂。
憐。
詩骨伶俜聳瘦肩。
情脈脈,
獨坐小窗前。
仕宦希寸祿,庶無饑寒迫。
讀書事文章,本以代耕織。
學成頗自喜,祿厚愈多責。
挾山以超海,事有非其力。
君子貴量能,無輕食人食。
霜葩傲骨得天憐,人境高寒玉宇連。
疑是萬梅移鄧尉,待招雙鶴語堯年。
西風黃葉先乾癟,北牗殘枝尚麗妍。
昨日迎冬今日雪,岸容蕭瑟到郊廛。
紫霄朝玉真,
花龕薦荃蕙。
為感昭陽恩,
爐香祝千歲。
石徑無塵古剎幽,僧開方丈傍丹邱。曇花階下和云落,山色波間抱日流。出洞煙霞封寶殿,懸厓星斗護靈洲。宦情羈思添離恨,驄馬不來獨倚樓。
海上仙都紫翠堆,壯游今夕復登臺。金鉤露拔星河轉,玉麈斜揮瘴癘開。石壁藤蘿留宿雨,云巖鐘鼓沒浮埃。憑高一望風濤息,不見官船蕩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