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袁州次韻見答并寄黃靖國再生傳次韻寄之
春去懷賢感物多,飛花高下罥絲窠。
傳聞治境無戾虎,更道豐年鳴白鼉。
史筆縱橫窺寶鉉,詩才清壯近陰何。
寄聲千萬相勞苦,如倚胡床得按摩。
春去懷賢感物多,飛花高下罥絲窠。
傳聞治境無戾虎,更道豐年鳴白鼉。
史筆縱橫窺寶鉉,詩才清壯近陰何。
寄聲千萬相勞苦,如倚胡床得按摩。
春天離去,懷念賢才,因物生情思緒繁多;飛花上下翻飛,纏繞在蜘蛛的絲網上。聽聞您治理的州境沒有兇暴的老虎(政通人和),更有豐年里白鼉歡鳴(祥瑞之兆)。您的史筆縱橫,能洞察國家的重器;詩才清俊豪壯,直追陰鏗、何遜。托人帶話千萬次問候您的辛勞,這關懷如同倚著胡床享受按摩般舒適。
罥(juàn):掛、纏繞。
戾虎:兇暴的老虎,此處比喻殘暴的統治現象。
白鼉(tuó):即揚子鱷,古人認為其鳴與雨水相關,此處代指豐年的祥瑞。
寶鉉(xuàn):鉉為鼎耳,寶鉉借指國家權柄或重要事務。
陰何:南朝詩人陰鏗、何遜,以詩風清俊著稱。
胡床:古代可折疊的坐具,類似交椅。
此詩為酬答之作。廖袁州(袁州地方官員)以次韻形式回復作者后,作者以此詩回寄,兼及提及黃靖國的《再生傳》。創作時間當在春末,作者因春去懷人,結合聽聞的廖袁州治政佳績與才學,寫下此詩表達問候與贊賞。
全詩圍繞“懷賢”展開,由春景引動思緒,繼而贊揚廖袁州政績(無戾虎、鳴白鼉)與才學(史筆、詩才),最后以關切問候作結,層次清晰,情感真摯,體現了宋代酬贈詩重才德、尚雅正的特點。
南華鑒止水,
炯然見須眉。
夫子果能定,
物豈逃妍媸。
盤古氏前生此松,棟材未入唐堯宮。孫枝早受大夫爵,祖干自匿高人蹤。
太古甲子不記憶,曾見十二山初封。松高一層一千尺,五層已跨山尖峰。
七層拔起勢不歇,再長將與天門通。倒身不瞰根托地,半截純積煙重重。
仙真來斸茯苓白,鬼物時守虎魄紅。雨夜輒化老龍去,游戲飛到東海東。
歸來天曉鱗甲濕,尚帶海氣青冥濛。東丹王子藏書日,盤桓幾度閑支筇。
耶律相公吟詩處,歌聲定雜寒濤中。醫閭萬古不改色,古人可惜今難逢。
我今來此喜相值,見所未見驚雙瞳。愿攜枕簟臥朝夕,消受謖謖清涼風。
從赤松游意已足,何必十八為三公。
消得揚州十載狂,酒空歌斷淚淋浪。
籠紗暗認題情句,撫枕還溫隔夜香。
千繾綣,百思量,謝堂雁去又斜陽。
銀箏錦瑟分明在,誰為離人寫斷腸。
啼老鶯聲,亂飄晴雪無人徑。小闌閑憑。撲袖東風冷。
冉冉濛濛,晝永垂簾靜。慵難整。雨馀煙暝。一片春愁影。
逢君蒼玉佩,封奏漢庭趨。
臺斗榮新秩,江湖剩老儒。
春聲官署鶴,雪色禁城烏。
有客金錢會,何勞問酒壚。
楊柳津亭北,幽軒瞰碧波。
綠鋪云葉足,紅落雨花多。
載鶴湖中放,看猿澗底過。
有時攜短策,松下聽山歌。
故眼相看未作疏,
平生風味是吾廬。
娉娉裊裊誰家子,
浪說傾城總不如。
漸老閑情減。春山事、撩心眼。似血桃花,似雪梨花相間。望極雅川,陽焰迷歸雁。征鞍方長坂。正魂亂。
舊事如云散。良游盛年俱換。罷說功名,但覺青山歸晚。記插宮花,扶醉蓬萊殿。如今霜塵滿。
岸轉蒲帆速,檣回樹影低。
波傾閘勢險,溜緊浪聲齊。
連歲歌云漢,今春釋慘悽。
往還為赤子,注意在黔黎。
芳草入丹青,
幽然無伴侶。
臨箋細玩之,
似共同心語。
聞君兇訃我填膺,從此無緣話舊情。天上忽乘箕尾去,人間俄嘆棟梁傾。高山寥落陽春句,流水潺湲夕照聲。可惜哲人今已矣,幾回揮淚灑蒼冥。
望望龍門每愧膺,誰知一枕間交情。孤哀乏嗣號天泣,傷喪斯文淚雨傾。撥盡短琴中夜冷,夢回長笛半空聲。追思杯酒閒談處,風雨瀟瀟自晦冥。
去年頻共酌,此日不相過。一水原非隔,扁舟汝自磋。
冠裳雖暫改,意氣近如何。世事君知否,浮云晚更多。
宛宛新醪熟,依依舊客過。傾予一斗酒,銷卻幾沉疴。
歸棹風云急,綈袍情緒多。定期同信宿,劇有遏云歌。
蕙爐煙里,避尖風、掩上云屏六幅。翠袖不禁寒料峭,欲倚更無修竹。
硯結輕冰,燈搖淺暈,瓦鼎茶初熟。遙空一碧,照窗華月如燭。
話到身世凄涼,閑愁宛宛,都上眉山曲。況是天涯搖落候,霜剪一庭衰綠。
已抱冬心,猶牽秋緒,惆悵流光速。相憐瘦影,膽瓶數朵殘菊。
名園辟南郭,幽隱絕囂塵。
花木欣繁茂,禽魚悟性真。
怡情疑世外,樂事在天倫。
鳩杖隨留憩,堪娛堂北親。
嵩嶠云高,洛川波暖。舉頭喬木森無斷。
□□□雨絕風塵,小橋頻過春渠滿。
□□離宮,□棱斗煥。萬家羅綺多游伴。
□□□□自風□,□□是處喧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