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三首 其二
經年牢落別離群
準擬歸來拂路塵
妙語獨從書上得
歡悰猶欠坐中新
頗聞洛下傳佳句
更喜嵩陽識墊巾
幾欲軍門示巾幗
老來猶更不如人
經年牢落別離群
準擬歸來拂路塵
妙語獨從書上得
歡悰猶欠坐中新
頗聞洛下傳佳句
更喜嵩陽識墊巾
幾欲軍門示巾幗
老來猶更不如人
多年來漂泊孤寂,與友人分離;本打算歸來,拂去路上的塵土。精妙的話語只能從書中獲得,歡樂的情緒還缺少席間的新鮮。聽說洛陽一帶流傳著你的好詩句,更高興在嵩陽認識你這樣的雅士。幾次想在軍門前展示女子的才略,年紀大了,更覺得不如他人。
牢落:孤寂,無所寄托。
準擬:打算,計劃。
歡悰(cóng):歡樂的情緒。
洛下:指洛陽一帶。
嵩陽:嵩山之南,此處代指嵩山地區。
墊巾:典出《后漢書·郭太傳》,郭太遇雨頭巾沾濕下垂,時人效仿,后以“墊巾”代指雅士。
巾幗:古代婦女頭巾和發飾,代指女性,此處或指女子才略。
此詩為唱和友人之作。作者與友人分離多年,友人或有詩作相贈,作者以此詩回應,既敘離別之苦,又贊友人詩才,兼抒老邁之嘆,反映了文人交游中的情感互動。
全詩圍繞離別、唱和展開,以質樸語言傳遞孤寂、贊賞與自嘆的多重情感,用典貼切,結構自然,是一首情感真摯的酬和之作。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