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 其九
一經瞻顧遂空群,疑是同時解佩人。
曾對絲綸當禁掖,終隨弦誦到成均。
有如一夢邯鄲假,未始相離渾沌真。
可怪滿城尋國艷,不知花在此中春。
一經瞻顧遂空群,疑是同時解佩人。
曾對絲綸當禁掖,終隨弦誦到成均。
有如一夢邯鄲假,未始相離渾沌真。
可怪滿城尋國艷,不知花在此中春。
一旦看到這雙頭芍藥便覺得其他花都失色了,懷疑它們是同時解下玉佩的仙女。它曾在宮廷中陪伴處理政務,最終又隨著讀書聲到了學府。就好像邯鄲一夢般虛幻,未曾分離才是混沌本真。可怪滿城人都在尋覓國色之花,卻不知真正的繁花之春就在這里。
瞻顧:觀看,觀賞。空群:指其他花都顯得遜色。
解佩人:傳說中仙女解下玉佩贈人,這里把芍藥比作仙女。
絲綸:指帝王的詔書。禁掖:宮廷。
弦誦:指讀書。成均:古代的大學。
邯鄲假:典出“邯鄲夢”,比喻虛幻之事。
渾沌真:混沌代表一種自然、本真的狀態。
國艷:指艷麗冠絕一國的花,這里指芍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提及“禁掖”“成均”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在宮廷或學府任職期間,當時芍藥可能是一種受關注的花卉,詩人借芍藥抒發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雙頭芍藥的獨特與美麗,突出其不被大眾發現的境遇。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花卉的細膩描寫和獨特感悟。
仲夏一到此,主人開水亭。園林再駐馬,臺榭已流螢。細竹搖風牖,孤云度石屏。停杯更暮雨,何限北崖青。日暮北亭上,悵然秋望深。碧山聊柱杖,滄海未抽簪。苑上開云閤,窗中疊霧岑。長安足塵土,常過此登臨。
鼙鼓聲闌又管弦,江干無浪復無煙。佳人錦瑟訴華年。小婦苗條中婦艷,新愁掩抑舊愁牽。襲人風露冷娟娟。
天地為廬,網括洪荒,豈不快哉。燦紅珠如斗,幽居小筑,白縑為里,復壁重開。殿指三云,圖裝五日,富麗風華點綴才。疑明月,擁生綃獨坐,聚雪皚皚。安排。新樣重裁。問若個銷金醉飲來。想櫻桃酣后,色縈繒線,芙蓉深處,清絕纖埃。玳瑁相兼,琉璃互映,貴主連珠早孕胎。同心結,有魚龍鸞鳳,七寶樓臺。
傷時痛逝老尚書,聞說聰強漸不如。別十七年千萬緒,怕從公語且歸歟!
盡忠盡孝己操權,莫信人言事在天。若到臨時牽一念,平生氣節總徒然。
徙倚闌干送落暉,年華冉冉恨依依。護雛燕子常更出,著雨楊花又懶飛。已為讀書悲眼力,還因攬帶嘆腰圍。親朋半作荒郊冢,欲話初心淚滿衣。
皂囊有史漫傳名,白日黃泉氣未平。自古國亡緣宦者,可憐身沒尚書生。荒阡草長妖狐出,舊驛風寒劣馬行。一自德陵升馭后,山河祠廟總淪傾。
水閣上,襟帶水光浮。丹桂月來天漢夜,白蘋風起洞庭秋。塵勞人袞袞,瀟灑與誰游。釣磯上,閒適向金鱗。秋后江邊思膾客,古來溪上得璜人。尋幽尋至此,聊寄自由身。濯纓之水山幽幽,本來似鑒無庸流。到此令人肝膽醒,滌除萬累開襟靈。一源莫誤登臨目,紛紛世上紅塵足。宛轉雙源花在處,花葉重重瑞炎暑。日光相照鉛華鮮,翠蓋紛紛擁紅女。不貪青子老芳容,薰風偷出香無數。乃知源上有神仙,何必夭桃隨水去。分外鑿私智,役役壯且老。此生本自然,何者削窘我。止水觀而心,運用無不可。玉液靜中味,萬累門外過。時復一杯酒,聊用沃心火。
正月已過二月來,百草頭邊次第開。昨夜東君行正令,無言桃李舞三臺。
黃河水,何渾渾,昆崙道是黃河源。千回萬折入中土,洪流終古勢若奔。我來天津望東海,主人為客移仙?。淩風欲訪蓬萊勝,撫景旋開河朔尊。高談迥出形骸外,眼中世態安足言。此時客子亦傾倒,狂來自把長髯掀。翻憐雌伏風塵里,十年戢翼愁飛騫。人生行樂在適意,且對美酒消憂煩。但看日日隨流水,黃河誰見回昆崙。
歸意太匆匆,逢春去住中。澹香花濕雨,薄影絮行風。覓句愁何許,談玄興未窮。應緣知有處,祇莫恨飄蓬。
枉卻今年好景春,一春草草笑勞人。座中添得聯吟客,結到詩緣未了因。重讀詩編古錦囊,誦來口角有余香。揮毫不讓如椽筆,珍重原宜什襲藏。吐氣芬芳洵若蘭,清詞麗句靡經看。一函催起吟詩興,且喜儂參李杜禪。委曲心懷當八行,未堪大雅一丹黃。羨君座上多詞客,勝我書傭老故鄉。
紫柏山前石,猶鐫辟谷居。巒巖遞森郁,竹石宛清虛。有意從仙侶,無妨翊漢儲。功成身合退,至樂是樵漁。
辭家出戍邊,北望隔青煙。怕作沙場夢,秋宵不敢眠。
南溟萬古滔滔流,中有三山日照之神洲,仙人騎鯨欻隱見,破浪忽到東南頭。鐵城錦水一都會,群山萬壑開遐陬。七星峰上瓊花發,五桂巖邊琪草幽。疑從十洲三島分此境,離離員嶠波間浮。金屑垣,桂花村,何須秦時桃花源。我住花村最深穩,夜夜海月照我門。珊瑚寶樹出海底,明珠簸弄蛟龍吞。天風吹月海山白,仙人與我傾芳樽。遙指海水千尺深,瑯瑯高歌海天吟。海波連山高接天,天上靈妃顧嫣然,會當乘槎牛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