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
馳馬渡河干,流深馬渡難。
前逢錦車使,都護在樓蘭。
輕騎猶銜勒,疑兵尚解鞍。
溫池下絕澗,棧道接危巒。
拓地勛未賞,亡城律詎寬。
有月關猶暗,經春隴尚寒。
云昏無復影,冰合不聞湍。
懷君不可遇,聊持報一餐。
馳馬渡河干,流深馬渡難。
前逢錦車使,都護在樓蘭。
輕騎猶銜勒,疑兵尚解鞍。
溫池下絕澗,棧道接危巒。
拓地勛未賞,亡城律詎寬。
有月關猶暗,經春隴尚寒。
云昏無復影,冰合不聞湍。
懷君不可遇,聊持報一餐。
騎馬奔馳到河岸,河水太深馬難以渡過。前方遇到乘坐錦車的使者,得知都護在樓蘭。輕騎兵還勒著馬韁,疑兵還解下馬鞍。溫泉流入深澗,棧道連接著險峰。開拓疆土的功勛未受賞賜,丟失城池的罪責律法怎會寬容。有月亮照著邊關依舊昏暗,過了春天隴地依然寒冷。陰云昏沉不見影子,冰層凝結聽不到水流聲。懷念遠方的你卻無法相見,姑且用這些事來回報你的一餐情誼。
河干:河岸。
錦車使:乘坐錦車的使者。
都護:官名,漢宣帝時設西域都護,負責保護西域諸國。
樓蘭:漢時西域國名。
銜勒:馬嚼子和韁繩。
詎:怎,豈。
湍:急流的水。
此詩創作于唐代邊塞戰爭頻繁時期。當時唐朝與西域等地常有軍事沖突,詩人可能是根據邊塞見聞或對邊塞戰爭的了解而創作,反映了邊塞將士的生活和戰爭帶來的影響。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邊塞戰爭的艱苦和將士們的遭遇。其突出特點是對邊塞環境描寫逼真,情感表達深沉。在文學史上,它是唐代邊塞詩的一部分,豐富了邊塞詩的題材和內涵。
乘勝驕兵,憑凌中夏。高才謀國于司馬。將軍一炮定江山,至今閭巷傳詞話。莫說南宮,見存東駕。虎符誰向襄藩下。智哉長史止王車,難將一手瞞天下。
排田回首淚垂膺,造物于人總不情。堪嘆世衰交道喪,更悲邦殄哲人傾。數言已作終天訣,寸步何緣覺舊聲。生死交情如不負,敢書心事告幽冥。
郡封家邑盛,羹遺主恩頻。所以令勤貴,由來得孟鄰。文軒空舊事,吊鶴怪來嬪。搖落千山暮,陔蘭不復春。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蘭花發院新修。如今再到經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
我未識退齋,虛生七十載。一旦過諸途,未語心先拜。堂堂眉睫間,禮樂見三代。正涂日以荒,良心日以壞。天不產斯人,吾道將疇賴。書院新鰲峰,五賢祠學宮。馬邵獨避席,將無道不同。專專論的派,此理誰當窮。獨學無師友,前儒議溫公。準繩規矩內,安得鞭霆風。我七君六旬,從會知無期。但貪言議合,不誤光景非。先生明當別,吾將儔決疑。欲言尚何限,記一十已遺。及其未溘先,幸無靳珍題。大運何茫茫,海桑逝不留。武夷有喬木,虬枝尚相樛。自昔擢巍科,為今闡大猷。萬里憚北上,三年喜南游。長身古衣冠,龐眉瞭雙眸。雖與今人居,不與今人儔。和風顏子春,泰山鄒孟秋。一雙憂世淚,濺入銀河流。相期入圣域,舍子誰當優。奈何棄我去,犖確歸途修。我欲斷中流,去棹何悠悠。我欲息天風,別袂何颼颼。明晨君已遠,晚歲吾何求。恐無后會期,笑作來生謀。
峰頭吐日爛金盆,暖入床幃餓蚊存。書冊叢叢貪引睡,古今泯泯欲生痕。對花獨愧形容槁,得酒初教肺腑尊。早晚青山便埋地,一抔從拔六塵根。
皇華仆仆倦征鞍,兩日青山得飽看。玉節夜停山上館,捲簾猶自翠微寒。
蹀躞長街失喜逢,移時執手語難窮。頭顱好在家何在?曾在西環斷壁中。
未及臨潭已著迷,晴雷響落翠峰西。如開幻境千重鎖,直下云崖百丈梯。高興事為明日計,太平詩讓古賢題。我來只共兒童樂,孤負荒村午夜雞。
殘編猶可度朝昏,四顧應知天意存。窖底未容留點雪,枕邊依舊剩空樽。寒當徹骨詩方富,窮到盡頭道愈尊。獨有老僧愁更劇,從今托缽向何門。
萬山蒼玉一丸春,太極先生是此君。無限風光看不盡,山河全露素王身。
此理尋常豈不如,奈何人不反思之。故應指掌從君示,想亦于斯勿更疑。
人不言愁我自愁,風風雨雨又經秋。曲歌實甫西廂記,詩頌湖南煙雨樓。噸噸鋼鐵傷小取,粒粒稻禾盼豐收。為孺子牛誰敢指,只覺今冬腫更浮。
昔游登四明,回望天臺峰。蒼茫見遠色,積翠浮遙空。維時凝雪霽,石窗曉玲瓏。高寒心骨清,炫耀目力窮。八表降云氣,萬里來天風。想像瓊臺觀,杳在丹霞中。歸來愿游覽,及此春花紅。真源隔迷途,曠絕不可通。煙蘿冷秋月,夜雨鳴梧桐。夢寐發幽感,徒嗟塵累蒙。王子吹笙侶,高情諒誰同。清言契夙心,奮策得所從。振衣石梁上,思躡飛仙蹤。飄飖從遐觀,不必升華嵩。佳游復我愆,有懷郁忡忡。猶憐雙飛鶴,來候巖前松。
兒童偏好勝,時托瓦盆招。自恃蟲能斗,頻將草一撩。平章誤君國,太史紀風謠。誰識崇勤儉?唐風上溯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