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雜興 其九
霜清玉繩曉,澗谷風未號。
澄潭不可極,俛盼驚骨毛。
豈不有神物,于茲能遁逃。
海日射兩崖,余輝何昭昭。
游鱗出岸穴,翻覆如銀刀。
偶來殊不惡,勝事俄所遭。
聊為五字詠,遠愧謝與陶。
霜清玉繩曉,澗谷風未號。
澄潭不可極,俛盼驚骨毛。
豈不有神物,于茲能遁逃。
海日射兩崖,余輝何昭昭。
游鱗出岸穴,翻覆如銀刀。
偶來殊不惡,勝事俄所遭。
聊為五字詠,遠愧謝與陶。
寒霜凄清,玉繩星在拂曉閃爍,山澗和山谷中還未狂風怒號。清澈的深潭看不到底,俯身觀看令人膽戰心驚。難道這里沒有神異之物,能夠在此遁形藏逃?海上日出的光芒照射在兩岸山崖,余暉多么明亮閃耀。游動的魚兒游出岸邊洞穴,翻騰好似銀刀。偶然來到這里感覺很不錯,很快就遇上了這般美事。姑且寫下這首五言詩,可遠遠比不上謝靈運和陶淵明的詩作。
玉繩:星名,在北斗七星斗柄的北面。
號:呼嘯。
俛盼:俯身觀看。俛,同“俯”。
遁逃:隱藏、逃避。
昭昭:明亮的樣子。
勝事:美好的事情。
五字詠:指五言詩。
謝與陶:指謝靈運和陶淵明。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能看出是詩人游覽廬山時所作。當時詩人置身廬山美景中,被眼前的景色所觸動,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描繪了廬山清晨的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神秘與生機。詩人以清新自然的語言記錄下所見所感,雖自謙比不上謝陶之作,但仍有獨特的藝術價值,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古代詩人的尊崇。
花落馬蹄香,幾許芬芳。長亭盡處正斜陽。身在天涯歸路杳,春去茫茫。憶昔白云鄉,曲水流觴。風前落帽醉歌長。無那垂楊遮不住,一葉輕航。
短策一閒人,逢佳輒可停。孤懷深淺酒,冷雨淡濃春。行過千家馬,烘為十里塵。誰能一相顧?醉眼已瞢騰。
蕭條黃葉山中寺,回首松蘿滿夕曛。丈錫遽行三十里,一風相送兩孤云。竹堂聽雨驚秋晚,木榻留燈語夜分。在昔山林憂患等,應修白業益精勤。
玲瓏古洞深,窈窕遠相尋。尋仙不可見,尋花松半陰。山人向予語,只在石亭許。可惜春江月,但向春江柳。江北望迷樓,翠幕珊瑚鉤。瓊花淚煙晚,玉蕊不關愁。本是仙人樹,不戀繁華土。誰能不染心,飛還作香雨。
云錦當年事,傷心不忍思。江寒收骨后,山晚斷魂時。直節君何恨,天心我獨疑。老懷無處著,更復把君詩。
東山未許謝公閒,別墅偏開荷葉灣。郭外沙堤新舊筑,馬前云樹有無間。歌聞花底遙分韻,影識池邊近解顏。濯魄冰壺誰得似,擎杯坐聽水潺潺。
子榮孫顯拜恩殊,耄耋年來萬事虛。衛國空傳武公頌,濟南間卻伏生書。寶函光鎖雙龍誥,深院塵封駟馬車。太史文章發潛德,美談千載播鄉閭。
物望推耆哲,巋然可鎮浮。莫年登近侍,再起殿南州。不樂分銅虎,方期杖玉鳩。胡然歸未久,仙去杳難留。止水中心靜,浮云外物輕。行藏無悔吝,存歿備哀榮。士類思前輩,朝廷失老成。衡湘人物盡,念舊若為情。頻歲仍饑饉,三湘要撫綏。分憂承帝命,遺愛結民思。自有欒公社,何須叔子碑。若書耆舊傳,清德不磷緇。
連朝風雨滯行程,曲徑回廊趁晚晴。誰謂娑婆春信遠,梅花香帶木魚聲。
造化無停機,歲月甚行路。種柳不滿年,清陰已當戶。柔條亦可人,隨風為余舞。即景殊愴然,因悲樹如此。
子房有奇志,功高不自居。晚從赤松游,竊笑淮陰愚。煌煌漢家業,終焉成霸圖。神人固難遇,授書非典謨。
千里青山綠樹深,雨中騎馬愜幽尋。故園松柏秋風早,無限新愁上客心。蓬萊弱水渺難量,何自堪求卻老方。佳客不來成獨立,一庭松影暮天涼。
晝短偏知驛路長,黃昏又泊水云鄉。此身強臥篷窗下,心逐飛鴻到武昌。
泮藻晴香水不冰,天街曉見老人星。已傳多士成髦俊,有待佳兒育寧馨。就日正須朝北闕,臥云終儗返南溟。百年同為斯文壽,醉后題詩上錦屏。
耕田良苦辛,所樂果何事。百年安吾生,食力非役志。衡門無軒車,榆柳蔭閒地。遙遙草廬人,回首空長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