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玉捕蝗雜詠 其二
澤畔行蕭灑,山邊宿寂寥。
煙塵牽永日,風月自澄霄。
水旱憂千里,農桑念七條。
君材知有待,歸夢莫迢迢。
澤畔行蕭灑,山邊宿寂寥。
煙塵牽永日,風月自澄霄。
水旱憂千里,農桑念七條。
君材知有待,歸夢莫迢迢。
在湖澤岸邊行走瀟灑自在,在山邊投宿寂寞冷清。煙塵彌漫仿佛牽連著漫長的日子,清風明月自然地使天空澄澈。為千里之地的水旱災害而憂慮,心中掛念著農桑的各項事宜。我知道你有才能且時機將至,歸家的夢啊不要顯得那么遙遠。
蕭灑:同“瀟灑”,形容自由自在、不拘束。
永日:漫長的日子。
澄霄:使天空澄澈。
七條:此處指代農桑等相關的各項事務。
有待:有所期待,指時機將至。
迢迢:形容路途遙遠或時間久長。
此詩應創作于有蝗蟲災害、水旱災害影響農業生產的時期。詩人與友人一同參與捕蝗等事務,在這個過程中,詩人看到災害對百姓生活的影響,有感而發創作此詩,既表達對災情的擔憂,也對友人進行鼓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災害的憂慮和對友人的期許。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將現實關懷與對友人的鼓勵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面臨的問題和文人的社會責任感。
匹馬偏橋路,
悠悠向夕曛。
水清窺底石,
山密踏層云。
險地苗居半,
封疆楚已分。
數聲花畔鳥,
猶似故園聞。
曲江錦茵,白蘋紅巾。
我茵不文,雖吐奚嗔。
在我窩兮不可驕,深陷溪山花柳毛,松房竹館棲身牢。
圣人不囿物,物物自圓融。
古來善學者,變化如神龍。
積善如積粟,積多倉庾充。
去惡如去草,去盡禾粟豐。
全體茍不能,一曲自可通。
隆情唐雅樂,流際輕鼓鐘。
何物丘垤凝,而以乘高峰。
率兒拍兩手,笑此如泥翁。
名教自有樂,何必淪無窮。
朔風捲地雪生寒,
一道莊康未是難。
古樹藏鴉偏笑客,
征途駐馬且加餐。
云開硤口朝金闕,
日掛天腰見玉巒。
隔岸迎人如作主,
印心明在鏡中看。
清白而游,江湖風月之秋。
變態而神,云煙草木之春。
體之而真,用之而淳。
非佛非祖而能佛能祖,非天非人而能天能人。
凍白千林須雪重,
暖紅一點著春多。
啞驢瘦策平皋去,
如此風流奈老何。
魏晉漫相禪,
桃花仍故顏。
遺民數行淚,
隨浪到人間。
森森羅陛衛
噦噦鏘璁珩
禮殫五瑞輯
樂闋九功成
羸病偶不死,端居思出游。山寒麥苗短,天闊雁聲遒。學劍元癡絕,脂車久罷休。鄰翁獨眷眷,同好自相求。
腰痛今朝愈,褰裳野興長。黃鴉號亂筱,碧蝶繞枯桑。陂壞良疇廢,村空舊路荒。十年逢九潦,誰與問蒼蒼。
公門盛桃李,世路多荊榛。
溫溫愛蘭交,吾思見其人。
伊人日已遠,比物不盈畹。
同心澹忘言,歲月殊可晚。
云行西,星照泥。
玉匣珠襦啟便房,
薤歌無異葬同昌。
君王欲制《哀蟬賦》,
誄筆詞臣有謝莊。
君王偏愛廣寒游,
霓羽聲喧桂影幽。
醉把玉鞭空外指,
彩云中夜度揚州。
疊疊云根漬古苔
煙巒隨指在庭階
主人未有銘功處
日視崔嵬激壯懷
三十六風輪,
清磨萬古人。
軍興山勝市,
歲歉富齊貧。
破絮身饒垢,
乾糧舌費津。
吾生不足問,
世事入長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