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閣觀唐法帖呈同舍諸公
雍熙真人金丹成,騎龍逍遙上太清。一時文物甚炳煥,至今高閣留崢嶸。
道山不為人間設,千秋長鎮白玉京。蓬萊諸仙當閑暇,相邀初作升天行。
宮殿相望金碧動,觚棱半引霄漢明。鏘金寶鑰端門辟,四坐光芒炫奎壁。
換鵝何處得遺蹤,臨水當年應盡墨。波瀾入唐仍浩瀚,追躡余塵猶十百。
味入噉蔗真漸佳,力未半途多自畫。萬物莫如觀所聚,我生強半初相識。
相期更乘飛云來,琪花為盤霞為杯,咽味沆瀣臨丹臺。興盡翩然欲歸去,從此心骨無塵埃。
雍熙真人金丹成,騎龍逍遙上太清。一時文物甚炳煥,至今高閣留崢嶸。
道山不為人間設,千秋長鎮白玉京。蓬萊諸仙當閑暇,相邀初作升天行。
宮殿相望金碧動,觚棱半引霄漢明。鏘金寶鑰端門辟,四坐光芒炫奎壁。
換鵝何處得遺蹤,臨水當年應盡墨。波瀾入唐仍浩瀚,追躡余塵猶十百。
味入噉蔗真漸佳,力未半途多自畫。萬物莫如觀所聚,我生強半初相識。
相期更乘飛云來,琪花為盤霞為杯,咽味沆瀣臨丹臺。興盡翩然欲歸去,從此心骨無塵埃。
雍熙年間的帝王煉成金丹,騎著龍逍遙地升上了天空。當時的文化藝術十分輝煌燦爛,到現在高閣依舊高聳挺立。秘閣不是為人間而設,它千秋萬代鎮守著京城。蓬萊的諸位仙人閑暇之時,相互邀約開始升天之旅。宮殿彼此相望,金碧輝煌,宮闕的棱角在云霄中閃耀。拿著金質寶鑰打開端門,四周光芒閃耀如奎壁星。像王羲之換鵝的書法遺跡哪里能尋到,當年在水邊應該都用盡了筆墨。書法的波瀾進入唐代仍然氣勢浩瀚,后人追隨前人的蹤跡還有很多。品味書法如同吃甘蔗漸入佳境,可很多人沒到半途就自我設限。萬物沒有比觀看它們聚集在一起更美妙的,我大半輩子才初次見識。期望能再乘著飛云而來,以琪花為盤、云霞為杯,在丹臺上品嘗清露。興致盡了輕快地想要回去,從此心骨再無塵埃。
雍熙真人:指宋太宗,雍熙是宋太宗的年號。
太清:道教所稱的最高仙境。
炳煥:光彩照耀,形容文化藝術輝煌。
道山:指秘閣。
白玉京:指京城。
觚棱:宮闕上的轉角瓦脊,這里指宮殿。
奎壁:奎宿和壁宿,古人認為是文章之府。
換鵝:指王羲之寫經換鵝的故事。
噉蔗:吃甘蔗,比喻漸入佳境。
自畫:自我限制。
沆瀣:夜間的水氣,露水。
此詩創作于詩人在秘閣觀看唐代法帖之時。宋太宗時期文化繁榮,重視文治,秘閣收藏了大量珍貴的文化典籍和書法作品。詩人在觀帖過程中,被唐代書法藝術的魅力所感染,結合當時的文化氛圍和自己的想象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唐代法帖的贊美和對古代文化藝術的尊崇。其特點是想象豐富、用典巧妙、語言華美。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宋代文人對前代文化的傳承和欣賞,反映了當時的文化風氣。
鼷鼠不發千鈞機,釁鐘無罪牛何之。大人虎變不可測,狡兔死窟元來癡。龍梭懸壁風雷起,常山蛇行首應尾。服車良馬時使歟,觸藩羸羊勢然耳。楚人冠猴事有無,雞肋取食難為圖。累累堪笑喪家狗,慎勿遠效遼東豬。
要寫秋光寫不成,愁凝苦竹淡煙橫。葉間尚有湘妃淚,滴作江南夜雨聲。
紳緌舒舒,佩環鏗鏗。陟降上下,壇燎光明。有盥于罍,有帨于巾。不吳不敖,庶以安神。
青門放彈去,馬色連空郊。何年帝家物,玉裝鞍上搖。去去走犬歸,來來坐烹羔。千金不了饌,貉肉稱盤臊。試問誰家子,乃老能佩刀。西山白蓋下,賢俊寒蕭蕭。
門前紅日海千里,池上白蓮山四鄰。
拜表歸來抵寺居,解鞍縱馬罷傳呼。紫衣金帶盡脫去,便是林間一野夫。
莫情牽柳梢花底,殘春風雨能了。朝來頗怪鶯簧澀,百囀不成新調。堪恨惱。是錦繡林園,看即渡輪少。妍歌倩笑。怎寫入瑤箋,聲聲字字,都化斷腸稿。蝶魂蕩,還戀香心睡好。渾忘林艷輕掃。愁根最在萋萋處,啼宇幾曾知道?歸便早。便挽住韶光,綠鬢人空老。孤芳自抱。算萬感哀時,疏狂借酒,何似夢顛倒。
翠葉離披傍竹林,幾年雨露受恩深。綠章封事今無用,空對西風抱赤心。
蔬甲初肥雨潤,茶槍小摘春明。野籬是處可詩情。打過下湖船并。捷報秋來旁午,賢關早晚同寅。綠楊連騎帶春城。不問南山遠近。
東鄰不事事西鄰,御物卑和物自親。天下言知天下者,兆人無主屬賢人。
峨峨疊石立何孤,賴有蕭蕭翠竹俱。日暮無人鷗鳥散,空留野水伴寒蘆。
秋后閒行不厭頻,愛過花市逐閒人。買來小樹連盆活,縮得孤峰入座新。坐想須彌藏芥子,何如滄海著吟身。把茅蓋頂他年辦,真與松篁作主賓。
黯黯連旬雨,陰云只自浮。竹窗巢翡翠,粉壁上蝸牛。野徑人行少,溪塘水漫流。病夫為歲計,兀坐正含愁。
百尺晴光繞畫闌,一尊池館坐高寒。璚樓四照天花合,玉笛孤吹隴樹殘。郢客陽春元寡和,兔園詞藻盡登壇。亦知剡曲堪乘興,十載袁安啟戶難。
穆將愉兮太乙東皇,佩姣服菲菲,劍珥琳瑯。玉瑱瓊芳,烝肴蘭藉,桂酒椒漿。揚枹鼓兮安歌浩倡,紛五音兮琴瑟笙簧。日吉辰良,繁會祁祁,既樂而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