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因院赴浴
漢客疲江海,乘槎萬里歸。
重尋象王舍,一浣洛城衣。
壞壁凝香靄,明軒泛暮暉。
紅塵不相貸,歸路驟驂騑。
漢客疲江海,乘槎萬里歸。
重尋象王舍,一浣洛城衣。
壞壁凝香靄,明軒泛暮暉。
紅塵不相貸,歸路驟驂騑。
我這漂泊的人在江海間疲憊不堪,如乘木筏遠行萬里歸來。重新尋訪這佛院凈因院,洗凈在洛陽沾染塵埃的衣物。破敗墻壁凝聚著香煙靄靄,明亮軒窗映照著傍晚余暉。塵世的紛擾不肯放過我,歸途中只好催馬疾馳。
漢客:詩人自指。
乘槎:傳說中乘木筏游天河,這里指遠行。
象王舍:指佛院,凈因院。
驂騑:駕車兩旁的馬,這里泛指馬。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常輾轉各地任職。此詩或是他奔波勞累后到凈因院暫作休憩時所作,在佛院的寧靜中感受片刻超脫,又不得不回歸世俗事務。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在塵世奔波的疲憊與對寧靜的向往。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情感表達含蓄。在蘇軾詩作中體現了他對人生的思考和復雜心境。
浯溪未到已登臨,筆力能窮造化心。我是零陵新逐客,披圖一一可追尋。
名樓遙對遠山開,不是尋常避暑來。座上風流渾笑語,城中幽勝幾池臺。鳴蜩嘒嘒還青柳,返照盈盈且綠苔。共說廟堂虛席待,別筵休惜共深杯。
一徑野云深,僧關閟綠陰。雨腥龍出澗,風勁虎過林。澹泊資禪味,清涼養道心。三生如不昧,石上一來尋。
粲粲金鎖甲,駪駪雪毛騧。將軍出師去,士卒如云多。蚩尤亙天紅,刀劍光相磨。非無六奇計,奈爾勁敵何。
心寂何妨響萬瓢,棄心生處勝狂濤。耳塵暫滅心塵起,卻恐先生見未高。
禪榻茶煙便小病,病中瀟灑無愁。夢乘春水放扁舟。柳塘新綠滿,花溆淡煙浮。薄宦久宜員外置,尊前閑數清流。一簾寒雨漫疑秋。四山紅濕處,扶杖且登樓。
郢?山應隔,池河酒尚醺。獨?溪寺宿,疑遠世人群。古桂寒禽聚,虛堂夕磬聞。神宮更瞻眺,御氣繞重云。
何物能支筆萬鈞,案頭依約遠山痕。燈橫煙影隱猶見,秋入霜毫勢欲吞。掌上三峰看太華,人間一發是中原。中書未免從高閣,不向林泉怨少恩。
一生不把兩眉愁,厭聽瓢聲笑許由。愿荷鋤來翻畎畝,懶攜刺去謁公侯。酒傾明月清風夜,詩琢空山落木秋。坎止流行俱莫問,自然霜雪未蒙頭。
山河四塞舊甌金,藝祖高宗實鑒臨。一日盡將輸敵手,何人賣國獨甘心。
星斗夜迢迢,江空一棹搖。亂山詩態活,殘雪醉魂消。已作無懷氏,長思有道朝。周公夢不見,篷底聽鴟鸮。
自從出門口,預言相見期。西風揚子渡,猶嫌歸棹遲。于今對寒月,芭蕉露漓漓。一兒縣城西,一女松江湄。心情兩縈系,有如蛛網絲。
與山分淺正傷神,蠟屐明朝陌上塵。誰寫湘西清絕景,巧移林壑慰行人。
誰知菩薩界,亦有子云居。廚趁僧炊后,膏分佛照馀。窗窺施食鳥,笥竄蠹經魚。方衲時相叩,秖應來借書。
上客離筵未易開,請期先上假山來。林收宿雨回芳苑,水抱晴云映古臺。雅望即須歸紫閣,行蹤聊爾寄荒苔。舟中好著千秋鑒,一獻君王萬壽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