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叔饋潭筍
穿云?石遠林空,來涉煙波幾萬重。
實比梧桐堪食鳳,籜翻風雨便成龍。
一枝未許塵鞍掛,千畝終留渭水封。
陋巷菜羮知不稱,君王玉食愿時供。
穿云?石遠林空,來涉煙波幾萬重。
實比梧桐堪食鳳,籜翻風雨便成龍。
一枝未許塵鞍掛,千畝終留渭水封。
陋巷菜羮知不稱,君王玉食愿時供。
竹筍穿過云霧,從石縫中被挖掘出來,遠山林木顯得空曠。它歷經煙波浩渺的重重路途來到這里。它的質地堪比梧桐,足以供鳳凰食用;筍殼翻動好似風雨中將要化身為龍。這一枝竹筍,我不會讓它沾染世俗的鞍馬灰塵;大片的竹林,終究會像渭水之竹一樣被珍視。我這簡陋小巷里的菜湯,自然配不上這竹筍,只希望君王能常常享用這美味。
?(zhú):挖掘。
籜(tuò):竹筍上一片一片的皮。
渭水封:指擁有大片竹林。《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渭川千畝竹”。
玉食:美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李方叔是詩人朋友,贈送潭筍給詩人。詩人可能處于普通生活場景中,收到友人饋贈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或許也借此表達對君王的一種情感。
這首詩以竹筍為主題,贊美其品質,運用多種表現手法,語言典雅。它體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欣賞,也反映出一定的社會文化心理,即希望美好的東西能為君王所享。
鶯鶯燕燕。本是于飛伴。風月佳時阻幽愿。
但人心堅固后,天也憐人,相逢處、依舊桃花人面。
綠窗攜手,簾幕重重,燭影搖紅夜將半。
對尊前如夢,欲語魂驚,語未竟、已覺衣襟淚滿。
我只為、相思特特來,這度更休推,后回相見。
珠星璧月,晝景夜色相催。正陽炎序火府,龍珠蘊照,冰海融澌。
洞天春常好,日日琪花,瓊蕊芳菲。絳景無別,惟似琉璃。平地環繞清泚。
火中生蓮,會成真物,更取海底龜兒。勝熱滌暑風,全形瑩若冰肌。
常存道意。鑠石流金無畏。共協混元一氣。入沖極。覺自己。干體還歸。
風攪長空,冷入寒云,正是嚴凝初至。
圍爐坐久,珠簾卷起,準擬六花飛砌。
漸苒苒晴煙,更暗覺、遠天開霽。
阻瓊瑤、不舞藍田,但有蟾華鋪地。
想像如今剡溪,應誤幽人訪客,輕舟閑艤。
翠幕登臨處,散無限清興,頓孤沈醉。
念好景佳時,謾望極、祥霙為瑞。
卻梅花、知我心情,故把飛英飄墜。
喜雨薰泛景,翠云低柳。正涼生殿閣,梅潤曉天,暑風時候。應乘干、彩虹流渚,驚電繞、璇霄樞斗。大業輝光,益建火德,梯航四海盡奔走。
六府煥修,多方平定,寰宇歌元首。凝九有。三辰拱北,萬邦孚佑。
對祥煙、霽色清和,鳳韶九成儀晝。聽山聲、響傳呼舞,騰紫府、香濃金獸。禁篽升平,慈闈燕適,袆衣共上玉觴酒。
齊奉舜圖,南山同永,合殿備金奏。祝圣壽。圣壽無疆,兩儀并久。
有個人人情不久。而今已落他人手。見說近來伊也瘦。好教受。看誰似我能撋就。
蓮臉能勻眉黛皺。相思淚滴殘妝透。總是自家為事謬。從今后。這回斷了心先有。
杯盤狼藉燭參差。欲去未容辭。
春雪看飛金碾,香云旋涌花瓷。
雍容四座,矜夸一品,重聽新詞。
歸路清風生腋,不妨輕拈吟髭。
天涯觸目傷離緒。登臨況值秋光暮。手拈黃花,憑誰分付。雍雍雁落蒹葭浦。
憑高目斷桃溪路。屏山樓外青無數。綠水紅橋,鎖窗朱戶。如今總是銷魂處。
南軒面對芙蓉浦。宜風宜月還宜雨。
紅少綠多時。簾前光景奇。
繩床烏木幾。盡日繁香里。
睡起一篇新。與花為主人。
連夜陰云開曉景,中秋勝事偏饒。十分晴瑩碧天高。臺升吳岫頂,樂振海門潮。
桂影一庭香漸遠,四并都向今朝。宸歡得句付風騷。圍棋消白日,賞月度清宵。
南薰殿閣,卷窗戶新翠。池沼十頃凈,俯橋影橫霓。
龜魚自樂,潺潺螭口,流水照碧,芰荷綠滿長堤。
柳煙水色,一派漣漪。松竹陰中,細風緩引涼吹。
琴韻響,玉德鳳軫,聲傳瑤徽。疏襟曳履。或行或憑幾。
待飲徹、玉鼎云英,怎更有炎曦。
玉猊香謾??。嘆瓶沈簪斷,紫簫聲絕。丹青掛寒壁。細端詳,宛是舊時標格。音容望極。奈弱水、蓬山路隔。似瑤林瓊樹,韶華正好,一枝先折。
凄切。相思情味,鏡中綠鬢,看成華發。臨風對月。空羅袂,揾清血。待隨群逐隊,開眉一笑,除你心腸是鐵。看今生,為伊煩惱,甚時是徹。
乍喜惠風初到,上林翠紅,競開時候。四吹花香撲鼻,露裁煙染,天地如繡。
漸覺南薰,總冰綃紗扇避煩晝。共游涼亭消暑,細酌輕謳須酒。
江楓裝錦雁橫秋,正皓月瑩空,翠闌侵斗。況素商霜曉,對徑菊、金玉芙蓉爭秀。
萬里彤云,散飛霙,爐中焰紅獸。便須點水傍邊,最宜著酉。
崖州何有水連空。人在浪花中。
月嶼一聲橫竹,云帆萬里雄風。
多情太守,三千珠履,二肆歌鍾。
日下即歸黃霸,海南長想文翁。
涼飆應律驚潮韻,曉對彩蟾如水。慶霄占夢月,已祥開天地。圣主中興大業,二南化、恭勤輔翊。撫宮闈,看儀型,海宇盡成和氣。
禁掖西瑤宴席。泛天風、響鈞韶空外。貴是至尊母,極人間崇貴。緩引長生麗曲,翠林正、香傳瑞桂。向靈華,奉光堯,同萬萬歲。
九月傳杯,要攜佳客棲霞去。
滿城風雨。記得潘郎句。
紫菊紅萸,何意留儂住。
愁如許。暮煙一縷。正在歸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