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老西歸
晝錦西歸及早秋,十年太學為親留。
讀詩俛就當年說,答策甘從下第收。
莫嫌簿領妨為學,從此文章始自由。
家有吏師遺躅在,當令耆舊識風流。
晝錦西歸及早秋,十年太學為親留。
讀詩俛就當年說,答策甘從下第收。
莫嫌簿領妨為學,從此文章始自由。
家有吏師遺躅在,當令耆舊識風流。
在初秋時節榮耀地西歸故鄉,你為了雙親在太學待了十年。讀詩時遵循當年的舊說,回答策問甘愿接受落第的結果。不要嫌繁瑣的公務妨礙做學問,從此文章創作才能開始自由發揮。家中有為官者留下的事跡,應當讓年高望重的人見識你的風采。
晝錦:指富貴還鄉,這里表示榮耀地歸鄉。
太學: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
俛就:遵循,依從。
下第:科舉考試未被錄取。
簿領:指官府中的文書簿冊,這里代指公務。
吏師:為官者。
遺躅:留下的事跡。
耆舊:年高望重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元老在太學求學多年后,因某些原因選擇西歸故鄉,詩人為其送別而作此詩,表達對元老的鼓勵和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元老西歸并給予鼓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樸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勸勉之風。
求友何人似谷鶯,羈游渾覺昧平生。閉門春事關身薄,薺菊青青自可羹。暄寒稀復故人書,好在山中舊酒壚。端欲夢從三徑去,方床投枕展龍須。故國悠悠雪外城,南山應復見高棱。向來梅柳春亭月,曾傍詩書夜按燈。元夕嬉游遍海涯,上林風物弄年華。馀霙墮柳高低舞,香蠟封梅早晚花。熙熙人物爇金爐,歌舞升平六閏馀。輦路雪晴云五色,史臣得記汗青書。
雷火奔流三十年,諸天佛滅三十年。神州曠劫何曾解,我生又是三十年。
酒入春逾勁,天寒燭始明。偶然傾一盞,政爾忽三更。
江頭彩旗耀日明,船上撾鼓不停聲。湖南樂事君記取,五月五日潭州城。
早聞鬼語謀曹社,又見胡氛入漢關。脈僅半絲延祚命,勢真一發系河山。倘圖報國先收淚,若待為奴更強顏。霹靂遙天驚不到,君王酣夢綺羅間。
別有經行所,迥跨重巒側。粵因求瘼馀,倏想尋真域。放情恣披拂,杖策聊□□。□□□□□,□□□□色。亂幡霧中見,雁塔云間識。薄煙冪遠郊,遙峰沒歸翼。仙橋危石架,幽洞乘□□。□□□□□,□□□易測。二教無先后,一相平而直。冀茲捐俗心,永懷依妙力。
依前雨意浸寒煙,如睡山光似夢天。四訪凄涼無一遇,今生漸信果無緣。
漁舟何所至,兩兩鏡光中。沿洄溯春漲,更喜天無風。
月出江頭半掩門,待郎不至又黃昏。夜深忽聽巴渝曲,起剔殘燈酒尚溫。
靈鼓黃麾道指南,紫壇蒼璧示凝嚴。聯翩玉羽層霄下,烜赫神光愛景暹。為喜鸞輿回鳳闕,故留芝蓋出虬檐。禮天要作斯民福,解雨今當萬物沾。
北望穎川云樹深,江南風雨幾沾襟。一千馀里遠為客,三百五篇常究心。待用能全和氏璧,知音未負伯牙琴。論文晝永相忘處,棣萼生輝照士林。
新鑄管城安可投,鋒寒光爍似吳鉤。寫人寫鬼都無忌,后世知予不逐流。
采芳須得蘭,斬堅須得檀。懷哉古君子,感此歲欲單。青山如韎韐,逶?起林巒。文立早有正,氣一何郁盤。云來松雪春,云去松雪寒。藻翰雖不絕,門樾今稀殘。尚思燈火夕,舛訛見砭彈。厚意何以報,抱志空長嘆。
海上三山璧月明,人間誰識許飛瓊。秋風吹上青鸞背,未散天香與素英。
四月揚州芍藥多,先時為別苦風波。還家忽忽驚秋色,獨見黃花出短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