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次前韻答潛師
憐君古木依巖槁,西江飲盡須彌倒。
野花幽草亦何為,崄韻高篇空自惱。
萬點浮溪輒長嘆,一枝過嶺仍夸早。
拾香不忍游塵污,嚼蕊更憐真味好。
道人遇物心有得,瓦竹相敲緣自掃。
誰知真妄了不妨,令我至今思璉老。
妙明精覺昔未識,但向閑窗看詩草。
浮云時起鳥四飛,畢竟安能亂清昊。
憐君古木依巖槁,西江飲盡須彌倒。
野花幽草亦何為,崄韻高篇空自惱。
萬點浮溪輒長嘆,一枝過嶺仍夸早。
拾香不忍游塵污,嚼蕊更憐真味好。
道人遇物心有得,瓦竹相敲緣自掃。
誰知真妄了不妨,令我至今思璉老。
妙明精覺昔未識,但向閑窗看詩草。
浮云時起鳥四飛,畢竟安能亂清昊。
憐惜你如古老樹木依傍山巖而枯槁,像把西江之水飲盡能讓須彌山傾倒。野花幽草又能怎樣呢,用險韻作高妙詩篇只是自尋煩惱。看到萬點落花漂浮溪面就長嘆,一枝梅花越過山嶺就夸贊開得早。拾取花香不忍讓它被游塵玷污,嚼食花蕊更愛那純真的味道。道人接觸外物內心有所領悟,用瓦和竹相敲隨緣清掃。誰知道真與妄其實不妨礙,讓我至今思念璉老。往昔不認識那妙明精覺之境,只在閑窗下看詩稿。浮云不時涌起鳥兒四處飛散,終究怎能擾亂那清朗的天空。
憐:憐惜。古木依巖槁:形容人如古老樹木依傍山巖而枯槁。
西江飲盡須彌倒:夸張說法,形容力量極大。西江,指西邊的江河;須彌,佛教傳說中的神山。
崄韻:險韻,指用生僻難押的字押韻。
萬點浮溪:指落花漂浮在溪水上。
一枝過嶺:指梅花。
道人:指潛師。
瓦竹相敲:一種行為,可能有隨緣、自在之意。
真妄:真與妄,指事物的真實與虛幻。
璉老:可能是一位有道行的人。
妙明精覺:佛教用語,指一種高深的覺悟境界。
清昊:清朗的天空。
蘇軾一生與許多僧人交往密切,此詩是他再次用之前的韻腳回復潛師的詩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看出,當時蘇軾可能處于一種對人生和佛法有所思考的心境,與潛師的交流讓他進一步感悟到真妄之理。
這首詩主旨圍繞對人生、佛法的思考,借景抒情,表達內心感悟。其突出特點是禪意濃厚,語言典雅。在蘇軾的詩作中,體現了他對佛道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融合,豐富了其詩歌的內涵,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蘇軾多元的創作風格。
一片陰山日易陰,漢宮春色夢中深。不隨邊地風霜變,芳草青青是妾心。
我愛山居好,軒窗傍水開。游魚吹墮絮,閒鶴啄荒苔。有字人誰問,無租吏不來。寂寥門徑側,數尺長蒿萊。
日月雙推轂,俄驚節序更。歲寒新酒熟,風急敝裘輕。多暇惟談易,長貧懶治生。鷦鷯棲息穩,何意向人鳴。
淡煙裊裊界重檐,催取融紅入鏡奩。只恐夜深春睡足,東風消瘦月當簾。
共惜西江老豸冠,白云乘去不知還。穗帷夜捲霜風冷,華屋秋扃曉月寒。遺跡定應歸太史,榮名長是在人間。明時有子登三事,永感終天淚不乾。
昨暮浴上虞,今晨飯馀姚。官期有馀日,我行得逍遙。盤實剝芡芰,羹魚薦蘭椒。一飽老人事,茗飲亦復聊。捫腹每自愧,昔賢尚簞瓢。僧垣棲翠微,金碧煥山椒。龍泓甘可茹,塔鈴如見招。遲留本不惡,況復待晚潮。
鏡里眉山青一寸。比夢里、屏山近。才打算歸期還未定。隔著簾兒聽,更倚著窗兒明。瓊漿縱有云英贈。醫不了、文園病。把錦瑟華年飄泊盡。卿是個、桃花性,儂是個、楊花命。
草堂宛在淮之陽,周除萬頃清湖光。鳧鹥鸂?走階下,青蒲碧柳搖瀟湘。傳家矗矗列圖史,宴客稍稍鳴絲簧。堂中老翁八十強,龐眉皓首神揚揚。萬事唯知道古昔,一生不省干侯王。河上仙公道書就,漢陰丈人機事忘。翻匙紅稻美且足,出水白魚鮮可嘗。頗矜清世得笑傲,況有令子傳芬芳。我知老翁應壽昌,膝前簪組歡稱觴。雖無磻水非熊載,且拜天門彩鳳章。
秋風裊裊洞庭波。暮雨湛湛落敗荷。數遍相思今夜多。夜如何?獨倚南樓一雁過。
巴州四龕勝,尤數西與南。幽境次第入,先訪云棲庵。稻花一路香,田水拖青藍。橦子滿村大,綠蔭垂沙潭。山色迎人來,空翠浮煙嵐。茅庵臥白云,一徑入林麓。引泉小成池,鑿巖深作屋。溪水澹人心,山花艷游目。停驂憩午陰,徘徊撫古木。披云坐苔石,山影一襟綠。待訪安期生,韜精棲巖谷。深林黯殘雨,新霽遠岫沈。云飛萬峰活,天暈半日陰。野性颯然舉,尋山不辭深。古藤壓徑黑,但聞呼晴禽。風定細籟發,急澗流清音。
塞路飛沙沒馬黃,解鞍投宿贊公房。主人何事歸來晚,滿院落花春草長。桃李山僧手自栽,不應容易向人開。綠苔滿院重門鎖,為問東風底處來。樹頭樹底花開盡,擺撼春風略不停。耐久何如種松竹,歲寒相對眼終青。
蚨血可還錢,書符能已瘧。感召有如斯,還丹非外作。得意以忘言,象數求還錯。無為四時行,天游有真樂。
榮捧麟符出帝京,漢中千里得專城。云橫棧道侵天碧,江瀉巴陵漱石清。地轄三方歸統制,山圍四境足農耕。承平好展匡時略,不使文翁獨擅名。
還還還后更無還,一個閑人天地間。昨夜大蟲遭虎咬,皮毛落盡體元斑。
竹剪西窗春雨急,盡著瀟瀟,不管人離別。紅淚一絲粘袖濕,袖痕都做桃花色。誰向樓頭吹玉笛,一曲陽關,催送天涯客。滿目關山春草碧,明朝何處尋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