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廬山山陽七詠 三峽石橋
三峽波濤飽溯沿,過橋雷電記當年。
江聲仿佛瞿唐口,石角參差滟滪前。
應有夜猿啼古木,已將秋葉作歸船。
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問信然。
三峽波濤飽溯沿,過橋雷電記當年。
江聲仿佛瞿唐口,石角參差滟滪前。
應有夜猿啼古木,已將秋葉作歸船。
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問信然。
我飽經三峽波濤的順流和逆流之行,還記得當年過橋時如雷電般的聲響。這橋下的江聲好似瞿塘峽口的濤聲,石頭的棱角就像在滟滪堆前那樣參差不齊。這里應該會有夜猿在古木上啼叫,我已打算乘著秋葉般的小船踏上歸程。老和尚未曾到過巴蜀之地,在松下相逢時我問他這石橋是否真有三峽的神韻。
溯沿:指逆水而上和順水而下。
瞿唐:即瞿塘峽,長江三峽之一。
滟滪:即滟滪堆,瞿塘峽口的一塊巨大礁石。
未省:未曾,沒有。
信然:果真如此
此詩是蘇軾游覽廬山山陽時所作。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貶,在游歷中他飽覽各地風光。廬山的三峽石橋讓他聯想到曾經歷過的三峽之行,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描寫廬山三峽石橋的景色,抒發對三峽的回憶和歸鄉之情。其特點是聯想豐富,將石橋之景與三峽之景相聯系。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蘇軾詩歌善于借景抒情、聯想自然的特色。
白石青霞為歲計,佳殽旨酒出仙壺。侵天有廩無支遣,歲惡還能賑貸無。
幾度求歸不放休,翩翩蝴蝶思悠悠。夢回三徑黃花老,題遍一林紅葉秋。
蒼黃避地小兒女,漂泊連床老弟兄。
今年冰雪太遲春,分外催花羯鼓頻。行過貴家春不度,隔簾呼住打毬人。
暗風吹,深巷雨。幽夢繞晴渚。一水清瑩,照見須眉嫵。年年杏蕾凝紅,蒲芽抽綠,春長在、橋東老圃。裳沾絮,草簍芒履依然,籬邊又相語。手把耘鋤,教換苗間步。醒來更覺情酣,柳絲千縷,縈回處、煙帆兩浦。
挽舟依負郭,一醉解千愁。擁膝形骸合,論心臭味投。夢兮山北斗,覺矣日東頭。為憶當年興,續詩紀舊游。
歲華驚忽改,草構喜新成。鄰舍舊儔侶,吾家老弟兄。登臨尋宿約,歡笑慰平生。明日歸城市,悠悠無限情。
清川在城下,沿汎多所宜。同濟愜數公,玩物欣良時。飄飖波上興,燕婉舟中詞。昔陟乃平原,今來忽漣漪。東流達滄海,西流延滹池。云樹共晦明,井邑相逶迤。稍隨歸月帆,若與沙鷗期。漁父更留我,前潭水未滋。
鸞簫緩引酒重傾,夜久燈花陊玉罌。君向云山我朝市,江城風雨倍傷情。
一徑棠花照水開,可憐新病廢銜杯。早知別淚多如雨,悔不臨岐盡醉來。
綦履鳴環左右間,佳兒佳婦及承歡。天回白日臨瑤席,風約紅萱壓畫欄。小管注春情婉婉,長裙曳翠佩珊珊。孺人貞儉存家訓,不使屏帷繡孔鸞。
緗桃秾李墮馀芳,水麝沖云度石梁。芳樹斂花貪結子,嬌花無骨不禁霜。鳥銜墮蕊春無色,日轉游絲風有光。杜曲詩人愁欲絕,山人不解惜年芳。
秋長客去人蕭索。日掛檐牙落。冷砌孤檠,閑愁萬種,展卷還拋卻。懨懨情思渾無著。誰在當前覺。海棠睡起,林鴉飛過,共把黃昏約。
肯惜歸帆憩,頻呼別酒斟。浮云客子夢,落日故人心。岸樹紛秋色,河流雜梵音。無官到處好,不待住中林。
柳絮魂輕,榴花火黯,晴光鎖隔層云。繁英雨落,青山頹勢難奔。裂石瞼封蒼蘚,唲嘔夢囈未經春。深陰下,夏蟬初唱,也學聲吞。人世百年光景,看四分之一,一霎成塵。枯枝罥月,唯掛蛛網紛紛。醉掃露歌歸去,流風自瘞曉星痕。西風后,待彈霜鍔,濁酒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