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王適食茅栗
相從萬里試南餐,對案長思苜蓿盤。
山栗滿籃兼白黑,村醪入口半甜酸。
久聞牛尾何曾試,竊比雞頭意未安。
故國霜蓬如碗大,夜來彈劍似馮驩。
相從萬里試南餐,對案長思苜蓿盤。
山栗滿籃兼白黑,村醪入口半甜酸。
久聞牛尾何曾試,竊比雞頭意未安。
故國霜蓬如碗大,夜來彈劍似馮驩。
我與你相伴萬里來嘗試南方飲食,面對飯桌總懷念北方的苜蓿盤。山間茅栗裝滿籃,有白有黑,村釀的酒入口半是甜來半是酸。早聽說牛尾美味卻未曾品嘗,我私下將茅栗比作雞頭心中不安。故鄉秋霜中的蓬草如碗般大,昨夜我像馮驩一樣彈劍抒發感慨。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苜蓿盤:指粗劣的飯菜,苜蓿是北方常見的草料。
村醪:村釀的酒。
牛尾:一種美食。
雞頭:芡實,這里是將茅栗與雞頭作比。
霜蓬:經霜的蓬草,常象征漂泊。
馮驩:戰國時孟嘗君的門客,曾彈劍而歌表達自己的不滿。
蘇軾與王適相伴來到南方,在品嘗南方飲食時有感而發。當時他們身處異地,遠離故鄉,南方的生活與北方不同,詩人借此詩表達內心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思鄉之情和懷才不遇之感。其特點是借飲食之事寫情感,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蘇軾詩歌貼近生活、情感真摯的風格。
我舟半夜發,舉目流滔滔。倏然風萬里,誰謂水一篙?幽島不可辨,亂嶕出如鰲。侵晨始登岸,身靜心實勞。小徑連沮洳,玄扃閟蓬蒿。彈涂爭走穴,杰步擁朱?。怪花絡璀璨,陰木森蕭騷。東都昔奔潰,南海紛戰艘。檐楹偶潛伏,部伍爭遁逃。將施攻城火,尚見斫柱刀。黃屋袪曉祲,翠華濕秋濤。運往龍蛻久,人來鶴飛高。曲巒迷丹鼎,清沼燭鬢毛。毋煩踞龜殼,自此辭盧敖。起行海東洲,重險忽已渡。由來產神奇,政為孤絕故。幽芳岝?搜,修蟄高嶅赴。荒煙凄暗潮,旭日照晴樹。似聞蓬萊山,去此特跬步。蟠根迄中立,發乳森外護。紫氛蒸作霞,玄浪激為霧。古穴通若輿,靈文讀不句。赤玉舄者誰,黃金闕何處。常疑方士說,未省仙子遇。芝草空漢廷,鯨魚壓秦路。彼猶莫能得,今我獨何據。馮夷開水宮,禦寇控風馭。從渠指虛無,此計恐遲暮。
落袖紅知白,沾池重更輕。隔堤斜日澹,織月較分明。
鄭生瑚璉器,曾住此林丘。死骨今埋土,新阡誰樹楸。百年愁莫遣,一夢樂誠優。惟念雙親老,無能為爾謀。
鄭家杏林如董家,王郎筆底騰朝霞。青山周遭屋半隱,中有石鼎熺靈砂。平生活人不計功,年年杏林花實紅。花紅實落又成樹,只恐青山十里無地容春風。林日深,花日密,丹砂幾時成,令我知消息。分君一匕,與君同升。超凌太虛,飛步紫清。歸來弭節杏林下,還問春風別后幾度飛紅英。
落盡藤花始一游,綠楊如握可維舟。手持茗碗哦詩罷,半岸紗巾露白頭。
月團欒兮病在床,月如鉤兮藥爐香。浹辰展轉困枕席,面目清癯血氣傷。徐步園庭下,足力弱不揚。山妻勸加餐,炊媼進壺觴。三日振積弱,四日略健強。六日疾又作,凄然四體涼。沉疴愈幾日,馀邪何未央。嗚呼六歌兮風蕭索,鄙哉二豎何太虐。
冬暖久不雪,天分雨破顏。依稀才灑戶,慘淡欲連山。垣屋重重密,壺尊獨獨慳。焉知魏闕士?隱與吏相關。
已是萍飄梗泛身,猶將糾葛累伊人。情懷自顧猶堪忍,怎忍伊人啜泣音。
數日東風緊閉門,小桃知有一枝新。花飛不復到老眼,可是春寒欺得人。
大賢望于人,往往非獨守。難將一人意,滿足天下口。
學成不必要心齋,眼到前脩腳自偕。挽住春風還獨笑,更無一物可裝懷。
騎馬看山度水涯,楓林紅葉醉霜華。欲窮西子曾游處,踏遍蒼苔一徑斜。
小筑青冥不厭勞,松拖紫翠竹牽梢。仙郎不憶青綾被,辛苦江頭一把茅。浪泊空成兩鬢華,要須收拾老生涯。近聞洗足祇園社,庵外無人管落花。
種樹莫種柳,花飛不近枝。生子莫生女,骨肉終棄遺。嗟嗟峒中婦,失身隨獠夷。父母與兄弟,八年不相知。東家有鄰女,今朝得贖歸。一歸一未返,慟哭淚滿衣。官船誰家郎,問之為歔欷。婦泣且再拜,蠻音致哀辭。郎呼獠來前,我贖免孤悲。白金入獠懷,健婦留江湄。中宵竊心計,故家或衰微。親在猶足賴,親歿將何依。獠夫固匪良,枕席久無違。捩然夜奔去,忍爾背恩私。捐金實郎心,重報寧汝期。人情易反覆,婦性輕別離。古來丈夫士,尚甘志節虧。君看蘇李泣,遺恨河梁詩。
澹意芙蓉外,閒情翡翠邊。波翻太液水,分送向南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