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 詛楚文
詛楚楚如桀,詛秦秦則紂。桀罪使信然,紂語安足受。
牲肥酒醪潔,夸誕鬼不祐。鬼非東諸侯,豈信辯士口。
碑埋祈年下,意繞章華走。得楚不付孫,但為劉季取。
吾聞秦穆公,與晉實甥舅。盟鄭絕晉歡,結楚將自救。
使秦詛楚人,晉亦議其后。諸侯迭相詛,禍福果誰有。
世人不知道,好古無可否。何當投涇流,渾濁蓋鄙丑。
詛楚楚如桀,詛秦秦則紂。桀罪使信然,紂語安足受。
牲肥酒醪潔,夸誕鬼不祐。鬼非東諸侯,豈信辯士口。
碑埋祈年下,意繞章華走。得楚不付孫,但為劉季取。
吾聞秦穆公,與晉實甥舅。盟鄭絕晉歡,結楚將自救。
使秦詛楚人,晉亦議其后。諸侯迭相詛,禍福果誰有。
世人不知道,好古無可否。何當投涇流,渾濁蓋鄙丑。
詛咒楚國說楚國如夏桀,詛咒秦國說秦國似商紂。若夏桀的罪行果真如此,那說秦國如紂的話怎能接受。祭祀的牲畜肥壯、美酒潔凈,可夸夸其談鬼神也不會保佑。鬼神并非東方諸侯,怎會輕信辯士的言辭。石碑埋在祈年宮下,心意卻圍繞著章華臺。得到楚國卻沒傳給子孫,只是被劉邦奪取。我聽說秦穆公,和晉國本是甥舅關系。與鄭國結盟惹得晉國不高興,結交楚國是為了自救。要是秦國詛咒楚國,晉國也會在后面議論。諸侯相互詛咒,禍福究竟誰能擁有。世人不懂大道,喜好古物卻不分好壞。何時把這石碑投進涇水,讓它的渾濁掩蓋自身的鄙陋丑惡。
詛:詛咒。
醪(láo):濁酒。
祐:保佑。
章華:章華臺,楚國宮殿。
劉季:即劉邦。
秦穆公:春秋時秦國國君。
甥舅:秦穆公夫人是晉獻公之女。
盟鄭:秦穆公曾與鄭國結盟。
此詩是和蘇軾《鳳翔八觀八首》中的《詛楚文》之作。《詛楚文》是秦國刻石文字,內容是秦王祈求天神制克楚兵、復其邊城。蘇轍創作此詩時,應是對歷史上諸侯間相互攻伐、詛咒的現象有所思考。
主旨是批判諸侯相互詛咒的行為和世人盲目好古。特點是借古諷今,以史為鑒。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蘇轍對歷史題材的關注和思考,體現其詩歌的思想深度。
彩筆傳家學,春華飾妙詞。
品題風鑒遠,論議月評推。
柳岸陰將合,濠亭跡半隳。
治家有遺訓,留付寧馨兒。
中原耆舊久雕零,頼有夫君尚典刑。
持節有心吞朔騎,請纓無路報朝廷。
壯圖落落嗟難合,末俗紛紛笑獨醒。
坐蛻已超塵世去,空余遺像在丹青。
向來高閣久成空,今日雕欄勢尚雄。
觸影自憐人已老,題詩還愧我非工。
江山滿目長悲古,樽俎開懷幸對公。
莫惜躊躇連日醉,此回別后幾時同。
霧卷云收月迸光,一時煩濁變清涼。
怪來坐上深無暑,疑是山間已有霜。
老去豈期身尚健,閑中且以酒為忙。
故人若也堅辭醉,忍負良宵月滿床。
夏旱連秋又及冬,大田高下總成空。
千倉已失三農望,一雨欣聞百里同。
青入平疇看麥秀,綠回枯沼喜泉通。
從今得免填溝壑,皆謝天公惠困窮。
百尺臺前萬頃寬,風煙縹緲隔塵寰。
天浮江水兼湖水,云抹淮山與楚山。
景物宛如圖畫里,星河祇在戶庭間。
登臨莫作悲秋意,且對黃花一解顏。
天心軫念國西陲,妙選廷臣下赤墀。
要布寬仁慰雕瘵,用資根本濟艱危。
九重眷遇風云會,萬里威名草木知。
此去愿羅天下士,歸來共立太平基。
老向江頭強剖符,夢魂長是繞吾廬。
正慚我未成歸計,卻羨君先遂隠居。
湖上煙云常縹緲,園中花木總扶疏。
他時尚冀相從醉,剩把鴟夷載后車。
海濱何處足春風,盡在王孫小圃中。
雨洗山光供幾席,日移花影上簾櫳。
扁舟回首煙波隔,尊酒何時笑語同。
若對揚雄賞幽勝,杯行應亦話衰翁。
久雨無聊喜乍晴,尚余春色到簷楹。
楊花飛去今無力,燕子歸來似有情。
靜看游魚波面躍,閑隨野鶴竹間行。
世緣到此消磨盡,只欲徜徉度此生。
夜閑得安寢,方期萬事休。
那知清夢中,螘穴有勝游。
朝把南柯麾,暮獵龜山頭。
停杯猶未舉,俯仰二十秋。
等為幻緣縛,名實或相浮。
邯鄲囊中枕,徑渡竹葉舟。
俄頃失所歷,變滅隨東流。
游仙豈神交,因想理或不。
至人本無夢,偶夢非謬悠。
乃知一念熟,寤寐欻何求。
子建賦感甄,空貽方策羞。
何當破諸妄,自足銷沉憂。
政使對癡人,言之亦寡尤。
二疏高躅聳簪紳,寂寞無人繼后塵。
一代風流雖已遠,千年名德鎮如新。
幸拋印綬歸空谷,得與湖山作好春。
若較前賢那可并,卻慚溫詔下嚴宸。
聞道前村梅已開,有心踏月共徘徊。
誰知白日匆匆過,竟阻青鞋得得來。
席上相逢如有舊,尊前佇立恨無媒。
樓頭且莫橫孤管,我欲今宵醉百杯。
相距一百里,相從四十年。
話言窮理窟,酬唱足詩篇。
我始歸三徑,公胡掩九泉。
無由論舊事,尚擬志新阡。
登臨端欲賞秋光,病眼昏花怯太陽。
老去不堪逢節物,愁來聊復近壺觴。
沉迷有靦塵埃面,感慨空存鐵石腸。
已是思歸無可奈,更來高處望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