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老楮
我墻東北隅,張王維老谷。
樹先樗櫟大,葉等桑柘沃。
流膏馬乳漲,墮子楊梅熟。
胡為尋丈地,養此不材木。
蹶之得輿薪,規以種松菊。
靜言求其用,略數得五六。
膚為蔡侯紙,子入桐君錄。
黃繒練成素,黝面颒作玉。
灌灑蒸生菌,腐余光吐燭。
雖無傲霜節,幸免狂酲毒。
孤根信微陋,生理有倚伏。
投斧為賦詩,德怨聊相贖。
我墻東北隅,張王維老谷。
樹先樗櫟大,葉等桑柘沃。
流膏馬乳漲,墮子楊梅熟。
胡為尋丈地,養此不材木。
蹶之得輿薪,規以種松菊。
靜言求其用,略數得五六。
膚為蔡侯紙,子入桐君錄。
黃繒練成素,黝面颒作玉。
灌灑蒸生菌,腐余光吐燭。
雖無傲霜節,幸免狂酲毒。
孤根信微陋,生理有倚伏。
投斧為賦詩,德怨聊相贖。
在我家院墻的東北角,有一棵老楮樹獨自挺立。它比樗櫟還要粗大,葉子像桑柘一樣茂盛。樹汁如馬乳般飽滿外漲,落下的果實如同熟透的楊梅。為何在這不大的地方,養著這不成材的樹木呢?砍倒它能得到一車柴,規劃一下可以種上松菊。冷靜想想它的用處,大概能數出五六種。它的皮能制成蔡侯紙,果實可錄入《桐君錄》。它的樹皮能把黃繒染成素色,它的黑皮洗后能似玉般潔凈。澆灌它能滋生菌類,腐朽后還能發光如燭。雖然它沒有傲霜的氣節,但也沒讓人遭受如醉酒般的毒害。它孤獨的根雖然微小簡陋,但生存之道自有禍福依存。我放下斧頭為它賦詩,算是以德報怨了。
宥:寬免,饒恕。老楮(chǔ):即構樹,一種落葉喬木。
隅:角落。
張王:形容樹木高大挺立的樣子。
樗櫟(chū lì):兩種樹名,古人認為是不材之木。
桑柘(zhè):桑樹和柘樹,葉子可喂蠶。
流膏:指樹汁。
輿薪:整車的柴。
蔡侯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用樹皮等原料造出的紙被稱為蔡侯紙。
桐君錄:古代藥書。
黃繒(zēng):黃色的絲織品。素:白色的絲織品。
黝(yǒu)面:指樹皮顏色黑。颒(huì):洗臉,這里指洗樹皮。
狂酲(chéng):醉酒后的病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自家院中看到老楮樹,起初覺得它占據地方又不成材,想砍倒種上松菊。但經過思考,發現老楮有諸多用途,從而改變想法并賦詩。反映出詩人對事物價值的思考和心境的轉變。
這首詩主旨是重新審視平凡事物的價值。其突出特點是先抑后揚,通過對老楮樹態度的轉變,引發對事物價值的思考。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觀察和獨特感悟,有一定哲理意味。
蓬島仙游萬里間,悠悠何處不知還。麻姑洞徹春天遠,王母樓前夜月閒。云鵲飄飄山影斷,夜鶯恰恰雨聲潺。東風謝卻桃花面,蓬島仙游萬里間。
濃云倒捲黑風飛,轉瞬天低墨四圍。一幅畫圖臨小米,斷橋孤艇掛蓑衣。
錦障雕闌宴賞馀,山家猶是看花初。合歡酒仗詩為妁,擘柳風前雨已疏。士女穿林攀惋惜,游人歸騎踏踟躕。登樓更送遙遙望,無數春愁一嘯舒。
雨里觀山夐不同,何須九疊看屏風。紫觚壇上排蒼璧,青步障邊鋪翠茸。谷錦未回晴日照,衣綃聊借淡煙籠。祇今萬木添紅纈,更倩青霜染曉楓。半生每負看山眼,此日真成帶雨游。攲枕有無疑欲暮,成峰橫側總宜秋。耳喧似厭泉嗚咽,腰系不妨云去留。明日新晴馬蹄放,直須三峽看龍湫。
階下幾株紅芍藥,曉起開軒。露萼?娟。錯認藍花著意看。道人已罷看花興,燕雀休喧。不去憑闌。收拾閑心學坐圓。
三十年前舊雨盟,沈耽硯席望云騰。藻池忽作江湖闊,影事聊追懵懂曾。舞有佳人頤可解,胸無猛氣酒難勝。獨歸館舍梳千緒,連夜繅成系日繩。
孔父秦父,相尚以力。俱生賢嗣,相與以德。是父是子,致詰疇克。會弁儒林,令名無極。
夜雨稀聞聞耳雨,春花微見見空花。自憐他日盲宰相,今復癡聾作富家。
鮑魚風起沙丘道,五采文龍屬沛公。玉斗碎殘謀士去,楚歌聲斷霸圖空。東流渭水千年綠,西望驪山三月紅。惟有五陵松柏在,蒼蒼曾閱幾英雄。
當年巡海舟師,威棱直擬秦皇帝。旌旗所至,鄰邦臣服,乘風良易。八表涵春,七洲戴日,全無冬季。使艨艟針路,都綱尚在,誰敢有、窺墻意。自斷長城萬里。任西來、寇氛橫地。衣冠舊典,祠堂喬木,神鴉流水。襟帶江山,海權永失,關門難閉。算鞭長、只付沙鷗出沒,向驚濤里。
盛世何勞起臥龍,山林鐘鼎道還同。直須著我青松下,嶺月溪風指顧中。
興化棒頭轟霹靂,克賓腳下走塵煙。若無塞外將軍令,那得嘉名四海傳。
只杖凄凄日,論鄉獨有君。辭家一萬里,學道五千文。禮斗依丹闕,吹笙坐碧云。不堪詢故老,清淚亦紛紛。
種種陰霾悶不開,電光閃爍走轟雷。空潭驚起癡龍睡,露爪翻鱗灑雨來。
連宵燈火燕秋堂,歌板無寥舞袖涼。等是才華不巉削,勿徒須鬢矜斑蒼。逢君只合千場醉,篆墓何須百草長?誤我歸期知幾許,南風愁絕北風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