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涂山荊山記所見
此生終安歸,還軫天下半。朅來乘樏廟,復作微禹嘆。
從祀及彼呱,像設偶此粲。秦祖當侑坐,夏郊亦薦祼。
可憐淮海人,尚記弧矢旦。荊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亂。
刖人有余坑,美石肖溫瓚。龜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
小兒強好古,侍史笑流汗。歸時蝙蝠飛,炬火記遠岸。
此生終安歸,還軫天下半。朅來乘樏廟,復作微禹嘆。
從祀及彼呱,像設偶此粲。秦祖當侑坐,夏郊亦薦祼。
可憐淮海人,尚記弧矢旦。荊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亂。
刖人有余坑,美石肖溫瓚。龜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
小兒強好古,侍史笑流汗。歸時蝙蝠飛,炬火記遠岸。
我這一生最終要歸向何處?我乘車幾乎走遍了半個天下。如今來到涂山禹王廟,又發出對大禹功績的感慨。廟中祭祀還包括大禹呱呱墜地的地方,神像設置得光彩鮮明。秦人的祖先也配享祭祀,夏代郊祭時也會進獻酒漿。可憐淮海一帶的百姓,還記得大禹誕生之日。荊山碧綠相互映照,楚水清澈得幾乎能讓人分不清。這里還有刖人留下的坑,美麗的石頭好似溫潤的玉瓚。龜泉從樹梢流出,牛乳般的泉水在石池中漫溢。小兒子強行表現出愛好古物,讓侍從都笑得流汗。歸來時蝙蝠亂飛,只能靠火炬照亮遠處的岸邊。
還軫:乘車往返。
朅來:來到。樏廟:即涂山禹王廟。
微禹嘆:出自《論語》“微禹,吾其魚乎”,表達對大禹治水功績的感嘆。
從祀:陪祭。呱:指大禹誕生時的哭聲。
像設:神像。粲:鮮明的樣子。
侑坐:配享。
薦祼:進獻酒漿。
弧矢旦:指男子的生日,這里指大禹誕生之日。
亂:混淆,這里指水清澈得難以分辨。
刖人:被砍去腳的人。
溫瓚:溫潤的玉瓚。
杪:樹梢。
此詩創作于蘇軾被貶期間。他在游歷涂山、荊山時有感而發。當時他仕途不順,人生處于低谷,在游覽古跡的過程中,借對大禹功績的追思,抒發自己內心復雜的情感,既有對古人功績的敬仰,也有對自身境遇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游覽涂山、荊山的所見所感,表達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和對人生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典故與自然景色相結合,情感深沉而含蓄。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蘇軾詩歌題材廣泛、內涵豐富的特點,展現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超的藝術技巧。
得剪紅褋顧自披,妖嬈無忌客讒辭。東風既許拼爛漫,且讓青春占一枝。
楊柳春深易水濆,十年交誼兩離群。中朝經術還酬主,西粵江山待使君。士馬漸強邊計在,幨帷初啟郡符分。政成莫問長安遠,回首天涯見五云。
壯志銷磨春復春,雄冠拋卻返儒巾。誰知絳帳談經者,還是當年借箸人。
禮數損真樸,佯狂不事文。薜衣青冉冉,鶴發白紛紛。心闊清似瀑,身閒高入云。有書藏石穴,還恐始皇焚。
我從渡淮涉高郵,雪風連日吹行舟。維揚地西闖夜色,星月隱見邊城樓。晴光破曉射瓜步,照耀玉宇開瓊洲。馮夷收威浪妥帖,容我一到金山頭。金山勝槩冠吳楚,萬礎蟠峙江中流。平生夢寐不到處,乃以王事從私游。鐘山雨花落眼底,海門鶴崖波際浮。川開林闔望不極,但見遠色明輕鷗。風煙渺漭異吾土,行役有程難久留。一杯未舉帆影轉,已看浙樹稍旗旒。
卜隱偏宜大好州,浮云夢不到王侯。細評月露蒼山峙,靜止花闌綠水流。泉□□□□□□,□蓑無雨可淋頭。西江賓幕相須久,贏得閑吟謁道周。
暾既明,禮告成。惟圣祖,主上靈。爵已獻,罍又盈。息羽龠,展歌聲。僾如在,結皇情。
玉臺登望自郊坰,也逐元戎小隊行。古寺蘼蕪荒院落,行宮花草雜丹青。雨馀行徑泉分溜,風入松林鶴載鳴。憑仗天威清海際,目中銅柱更分明。
大火西流漸屬金,登樓懷古獨傷心。秦城已廢烽煙息,晉嶺空高草木深。落日鴉聲依遠樹,殘更螢點聚疏林。英雄回首皆黃土,獨有寒云鎖暮岑。
縣外江湖合,波濤盡白頭。芙蓉吹已落,復作大孤浮。蒼翠連三楚,蕭森起一洲。平生慚惠遠,不向虎溪留。
曉起瓊花撲素琴,開簾猶道月華侵。書云合奏豐年瑞,歌雪先傾下里心。物候正隨灰管動,客懷偏仗酒杯深。知君復有官梅興,清賞何由并汝陰。
歲月苦為身口累,風霜無奈鬢毛侵。中間一事卻奇特,存得當時一片心。
明珠不解舍衣邊,日禱驪龍枉自虔。借問儒家懷闕里,何如佛子慕西天。片香幾買經過日,萬木終懸會葬年。只尺翻來一不至,是誰騎馬倩誰鞭。
秋入關河別夢驚,寒尊撩亂故鄉情。海天云樹三山出,湘澤煙波萬里平。雀舫月明青簡重,龍泉斗轉紫光橫。圣朝蚤晚應虛席,國體還須問賈生。
為惜舊時慈母線,寧甘今夜隔簾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