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李太白姑熟十詠 望夫山
登高望天涯,化石與君別。
秋鬢霜露深,春衫薜蘿發(fā)。
旅雁只空飛,悲咽長不絕。
行客歸去來,芳心可休歇。
登高望天涯,化石與君別。
秋鬢霜露深,春衫薜蘿發(fā)。
旅雁只空飛,悲咽長不絕。
行客歸去來,芳心可休歇。
登上高處眺望天涯,化為石頭與君分別。秋日兩鬢如霜露般白,春日衣衫上薜荔女蘿生長。旅途中的大雁徒然飛翔,悲傷的鳴叫長久不停。過往行人來來去去,女子的癡心能否就此停歇。
化石:指望夫石,傳說有女子盼望遠行丈夫歸來,久立成石。
秋鬢:指秋天時女子的鬢發(fā),這里形容鬢發(fā)如秋霜般白。
薜蘿:薜荔和女蘿,兩種植物,常用來形容衣衫破舊或隱居山林。
此詩是追和李白姑熟十詠之作。李白曾有姑熟十詠,作者受其啟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可能當時社會存在許多因戰(zhàn)亂、遠行等導致夫妻分離的情況,作者借此詩表達對這類女子的同情。
這首詩主旨是刻畫望夫女子的深情與悲苦。特點是意象典型,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xiàn)了古代女子的情感世界。
偷生戎馬內(nèi),室宇半摧殘。假寐何曾著,驚魂尚未安。風前花自妥,雨后食猶寒。望斷京華信,終宵淚不干。
梅華橋上別,見說尚臨池。筆法承中絕,名家比盛時。猶傳徐浩體,自寫鄭虔詩。已并漁陽帖,休看陌上碑。
文殊為眾竭力,世尊滿口含霜。千言萬語無人會,又逐流鶯過短墻。
沿檄回京喜可知,青云毋謂著鞭遲。供為臣職乃常事,簡在帝心惟所司。宗廟豈遺瑚璉器,羽儀當會鳳凰池。仙郎戀闕情應(yīng)切,不為河梁住少時。
陰崖冷徹骨,榾柮殘無煙。號寒冰氏子,炙背思負暄。主君惠窮涂,施予無所偏。爐分天地春,力奪造化權(quán)。和氣與俱游,死灰欣復然。
江國歲仍饑,處處盜尤劇。閭里鮮聊生,況茲興鉅役。土木極工麗,輝煌耀金碧。各務(wù)出新智,規(guī)恢過疇昔。內(nèi)帑不惜費,列郡捐馀積。畚鍤役萬人,筋力誰顧惜。所祀何代鬼,杳幻難具識。漢季有張陵,五斗米中賊。干戈幸逋誅,遺種復滋息。竊據(jù)山水勝,蔓延遍區(qū)域。崇奉日轉(zhuǎn)加,勢與闕里逼。大道久晦冥,爝火何時熄。
司馬談兵舊,昆明節(jié)制新。驅(qū)車問疾苦,借箸展經(jīng)綸。夜靜蒼山月,天回洱海春。漢家懸上賞,應(yīng)不吝麒麟。
曹公治窟何意,丙相問喘莫論。止是輸他兩吏,歌呼復吐車茵。
閑鷗劫外,詞海玉瀾分一派。學舞刑天,半壁斜陽費管弦。春星暫聚,杯底光陰彈指去。粉蠹箋零,舊約題襟墨尚馨。
輞川之景天下奇,我惜曾聞不曾識。若人筆端斡玄氣,萬頃煙濤歸咫尺。漁翁生事浩無窮,醉挹青藍洗胸臆。或披蓑笠臥寒蟾,或倚孤篷蘸空碧。靜觀此理良可娛,應(yīng)須仰慕王摩詰。
十年叨禁近,夢落五湖邊。此日山中住,居然靜者緣。清陰花覆地,大壑樹參天。卻憶同懷子,萋萋生暮煙。
居官淹冀土,全室住江關(guān)。弟妹身如玉,庭闈發(fā)未班。晝眠思劍外,晚眺近西山。擾擾紅塵里,何時解綬還。
仙宮仙府有真仙,天寶天仙秘莫傳。為問軒皇三百歲,何如大道一千年。
小沙場沒鐵衣堆,憶昔英雄一窖灰。青冢荒涼遺舊怨,黑河嗚咽寫馀哀。書癡信手翻新曲,詩瘦扶頭怯大杯。汗漫謫仙游八表,子卿歸后幾人來。
聞?wù)f幽人屋,門前碧玉流。鴨頭微映雪,鵜尾淺含秋。無際述青草,多情縱白鷗。素衣何用染,相對自悠悠。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