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社日且以善謔
社日江南眼屢經,春天嶠北寄春城。
雙飛海燕知時節,半醉田翁舞泰平。
謾把杯盤為小飲,頻催案牘況垂成。
卻思廉割東方朔,歸遺那無動旅情。
社日江南眼屢經,春天嶠北寄春城。
雙飛海燕知時節,半醉田翁舞泰平。
謾把杯盤為小飲,頻催案牘況垂成。
卻思廉割東方朔,歸遺那無動旅情。
社日的景象在江南我已見過多次,春天時我在嶠北把情思寄托給這繁華的京城。成雙飛翔的海燕知曉時節變化,半醉的老農歡舞慶祝太平。只是隨意地用杯盤小酌一番,還不斷催促著公文眼看就要完成。這時又想起廉潔割肉的東方朔,他割肉回去送給家人,怎能不讓我觸動羈旅之情。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為春社和秋社。嶠北:泛指五嶺以北。春城:指繁華的京城。謾:隨意。案牘:官府的公文。廉割東方朔:東方朔曾在漢武帝賜肉時,自己割肉并帶回家,被認為廉潔。遺:贈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社日時身處嶠北,看到社日熱鬧景象,結合自己的工作和羈旅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太平時期,詩人在處理公務之余,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這首詩主旨是借社日景象抒發羈旅思鄉之情。特點是將日常場景與典故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和情感。
王母本仙姬,龜臺爾所司。藁砧一以去,菱鏡遂捐之。歌苦傳黃鵠,名高動赤螭。庭前有叢桂,歲歲發華滋。
菱角雞頭薦晚杯,詩成不受片云催。青裙自約彌明喜,更上西樓看月來。
蕭蕭環堵室,絕似野人居。作此藏脩□,晨昏稱讀書。
雀翻翠筱接飛蟲,雨定游絲褪落紅。漸老心情添懶慢,題詩多在綠陰中。
木隱金形,金色浮存。木森森、有像稱尊。全憑火力,逗引游魂。自客先還,獨存主,各歸根。去住棋分,性命云屯。樂天真、默默昏昏。養成陽體,霞步高奔。得傲玄玄,躋壽域,出乾坤。
竹架已藏扇,陶瓶時煮茶。疏疏十日雨,開盡黃葵花。
秋旻金氣正高張,并作西風一夜涼。何處杯中無白墮,如今扇底有黃香。自慚老蘗如犀禿,卻笑春花為蝶狂。勝賞清吟兩奇絕,吳山橫過即仙鄉。
大隱嚴城內,閑門向水開。扇風知暑退,樹影覺秋來。望遠云生海,行稀砌長苔。廢興今古事,何必嘆池灰。
行子對新月,臨堂酣且歌。客衣寒未減,鄉夢日應多。魯甸封春草,淮川渺夕波。芳音托回雁,迢遞柰情何。
鐵鎖星橋永夜通。萬家簾幕度香風。俊游人在笑聲中。羅綺十行眉黛綠,銀花千炬簇蓮紅。座中爭看黑頭公。
祝告頻繁只自尤,精誠何待舞雩求。心期挽得銀河水,一洗窮檐萬斛愁。
庭前楊柳枝,春來蔚然綠。老翁鬢邊青,已去不可復。舉杯屬春風,此理竟如何。轉首飛楊花,春風自蹉跎。
長空望極轉銷沉,獨立蒼茫辨遠岑。愛日每關為子意,看云長動憶親心。自憐五色衣將弊,誰記三山路更深。莫遁大行成往事,詩傳陟岵有遺音。
去來三十載,所愛讀、大文章。有魯迅先生,先之吶喊,繼以彷徨。悠揚。傍河社戲,駕烏篷遙望舊家鄉。日記始于何日,狂人信是真狂。荒唐。禮教真豺狼,祝福也悲涼。怎導致離婚,木姑奮斗,枉自奔忙。茫茫,一條路,算阿Q孤獨最堪傷。天上人間何恨,皇皇日出東方。
過海安來柰若何,舟人去后馬臨河。若非神物扶忠直,世上未應僥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