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景德方丈
塵跡走塵途,禪林少禪客。
我來宿方丈,但愛秋月白。
夜分始就寢,萬籟同一默。
清輝滿紗幌,歸夢徒反側。
木魚雖無心,瑯瑯動吾息。
塵跡走塵途,禪林少禪客。
我來宿方丈,但愛秋月白。
夜分始就寢,萬籟同一默。
清輝滿紗幌,歸夢徒反側。
木魚雖無心,瑯瑯動吾息。
我在塵世的道路上奔走,禪林里卻少有真正的禪客。我來此住宿在方丈室,只喜愛這皎潔的秋月。到了半夜才就寢,此時萬籟俱寂。清冷的光輝灑滿紗帳,我在歸夢中輾轉反側。木魚雖沒有情感,那瑯瑯的聲響卻牽動著我的呼吸。
塵跡:指在塵世奔波的蹤跡。
禪林:指寺院。
方丈:寺院住持的居室。
夜分:半夜。
萬籟:自然界的各種聲音。
紗幌:紗帳。
瑯瑯:形容清脆響亮的聲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在塵世中奔波勞累,偶然來到禪院,被禪院的寧靜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禪院寧靜生活的喜愛,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審美。
雞聲欲破早春寒,爆竹驚心夢未安。擾擾神州千劫幻,沉沉帝座五云環。小康圖畫鋪窮壤,大款樓臺占好山。聞道仙方能換骨,祖龍一去莫重還。
今年氣候遲,五月寒尚在。花柳已稀疏,軒窗頗瀟灑。提攜一書篋,轉盼十五載。自拂蛛蝥去,文字生光彩。名起致人嫌,俗冗令我浼。袖手細旁觀,小大立可待。樵夫唱竹枝,漁人歌欸乃。清適付儻來,浪語免后悔。吾家儒代耕,官卑謹勤怠。入夜傾碧香,聊用澆磊塊。
卅年讖語成何事,造物無端太忌才。身世已憐歡意少,那堪相憶到泉臺。
節樓天際。挹盡風光麗。叢菊笑,山楓醉。秋色湛蓬萊,良夜諧人事。勞月老,不辭紅線牽千里。璧合成雙美,阿嬌歸學士。瑤瑟弄,華堂啟。翩翩鸞鳳集。息息心情契。齊按拍,高聲為唱千秋歲。
菊有佳名獨擅芳,九重天子御袍黃。遠臣得見窮山里,正想氤氳滿眼香。
星河不動水東流,夜影搖空逼釣舟。夢破滄浪歌在耳,欲尋溪友向煙洲。
乍雨洗庭柯,斜陽到薜蘿。讀書聊散帙,看竹偶經坡。鳥下山初暝,月來池欲波。幽情無著處,呼酒一高歌。
千觴不醉洗天亭,一曲汪倫最有情。不分游人明夜月,依稀拾得繞梁聲。
馬朔連傳檄,燕齊一縱觀。助邊新挽粟,過闕更彈冠。子喜親重貴,兄兼弟兩難。暮云凝望眼,秋色壓歸鞭。鵬路三千里,龍樓十幾闌。風回光祿酒,日射翰林盤。此別真馀寵,何時定續談。為君興遠思,欲看海生瀾。
忠介逸詩何處尋,每于憑吊費沉吟。誰令亂后文無恙,卻借閑中客有心。延水不殊重合劍,廣陵猶是未亡琴。騷壇漫自傳詩話,此夜新添擲地金。
因過星水路,重宿斗山堂。旅次晨炊晚,宗盟夜語長。陰晴無日定,來往笑人忙。塵鞅何時解,同傾竹下觴。
緣合詩逢無首羈,此身便有上天時。無端許遠留遺囑,勾引閑人到處疑。
世事嗟何及,天倫恨已深。乾坤一抔土,霜露百年心。去住青山隔,艱危白發侵。丈夫無別淚,此際倍沾襟。
遠樹含幽姿,近樹亦古色。水傍嘗見畫不得,乃在君家中堂之素壁。青林寂寞行人窈,白澗微茫斷煙隔。入門蕭蕭云氣生,落日便恐歸禽爭。耳后颯爽寒風聲,知君夜眠愁雨黑,留客晝坐宜秋清。劉侯學李成,畫手稱獨步。時見作古松,盤屈百怪聚。中林一株直且良,安得劉侯寫其趣。
王與馬相見,心交應宿緣。太原梁苑已升天。記得當初,留語再相傳。守服須三載,持心更五年。誘人歸善行功全。此個扶風,重禮害風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