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婺源諸嶺
古言行路難,非獨在險阻。茲焉婺源道,登嶺足勞苦。
所謂路之難,其他未足數。躋攀上崎嶇,僅與猨狖伍。
下臨萬丈崖,險黑不可睹。馬蹄長及腹,仆頷幾著土。
俯盼飛鳥背,仰躡游云縷。藤蘿為所依,用力必審舉。
終日踐羊腸,天寒汗如雨。凝結本無心,開鑿知強取。
君不見世情崄惡未易論,此嶺雖高前孰御。
古言行路難,非獨在險阻。茲焉婺源道,登嶺足勞苦。
所謂路之難,其他未足數。躋攀上崎嶇,僅與猨狖伍。
下臨萬丈崖,險黑不可睹。馬蹄長及腹,仆頷幾著土。
俯盼飛鳥背,仰躡游云縷。藤蘿為所依,用力必審舉。
終日踐羊腸,天寒汗如雨。凝結本無心,開鑿知強取。
君不見世情崄惡未易論,此嶺雖高前孰御。
古人說行路艱難,并非只因為道路險阻。如今這婺源的道路,攀登山嶺十分勞苦。所說的行路難,其他的都不足一提。艱難地攀登崎嶇山路,只能與猿猴為伴。向下俯瞰萬丈懸崖,幽深黑暗無法看清。馬蹄常常深陷到腹部,仆人低頭幾乎碰到地面。俯身能看到飛鳥的脊背,仰頭能觸摸到游動的云絲。只能依靠藤蘿攀爬,用力必須謹慎。整天都在走狹窄的羊腸小道,天寒地凍卻汗如雨下。山嶺本是自然凝結而成,卻被強行開鑿。你沒看到世間人情險惡難以評說,這山嶺雖高又怎能阻擋前行呢。
茲焉:這里。
躋攀:攀登。
猨狖:猿猴。
頷:下巴。著:接觸。
躡:踩,踏。
審舉:謹慎行動。
崄惡:險惡。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詩人在經過婺源山嶺時,親身經歷山路的艱難險阻,聯想到世間人情的復雜險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行路之難表達對世情的感慨。突出特點是將自然行路艱難與社會人情險惡結合。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古人對生活和社會的思考。
琪樹亭亭廣萬章,屹無枝葉蔽嚴霜。相逢請看中流柱,未必崚層似爾長。誰為明堂作棟梁,石林屹立并云長。會從白玉樓中見,杞梓何能與雁行。
木末有芙蓉,宛在水中沚。若向春風開,無人看桃李。
露飲霜餐不記秋,黃花三昧室中求。區區形色多相似,爭得先生為點頭。
湖上諸峰紫翠間,三年欲到幾曾閑。儂今去處渠知么,不是南山即北山。
高閣崚嶒倚素秋,西山寒影掛城頭。坐來大陸當窗盡,不斷滹沱入檻流。下界蒼茫元氣合,諸天縹緲白云愁。使君趨省無多暇,暫爾登臨作壯游。
日轉彤庭柳影移,微涼殿閣麥秋時。侍臣朝罷歸來晚,又見金盤賜荔枝。
循彼南澗,言采其蒲。采之何為,滫瀡是圖。彼蒲之良,利用為屨。載緝載紬,如蓺稷黍。我思古人,惟睦之陳。克用是道,甚宜其親。我行四方,十年于今。母寔有命,余何弗欽。乃筑我居,于越之野。悠悠我思,朝夕于楚。亂離孔憮,山川邈悠。豈不懷歸,水無行舟。爰有清泉,在居之側。既浸既灌,蒲葉嶷嶷。蒲葉嶷嶷,蒲生日多。母氏燕喜,我勞其何。
山中危冷結我目,此冷所鑄成峰谷。峰腰蓊郁森高林,峰頂童童如盥沐。太陽未出凝青光,如有所禱神竦肅。太陽一出光來傾,如生微笑何祥穆。草坡鋪碧雜腓黃,小紫淡白開群芳。蒲公英熟微風至,翩翩游起隨飄翔。飄向峰頭休下視,下視中原平萬里。蒼天愈展愈無窮,天頭一碧滄海水。
綠楊樹頭山近,碧草門前徑斜。閉戶不干俗慮,杖藜時到鄰家。
征鴻天外。風急驚飛退。云彩重,窗聲碎。初凝鋪徑絮,漸卷隨車帶。凝望處,巫山秀聳寒相對。高臥傳都會。茅屋傾冠蓋。空往事,今誰在。梅梢春意動,澤國年華改。樓上好,與君浩蕩浮銀海。窺檐窗外。酒力沖寒退。風絮亂,瓊瑤碎。凌波爭繚繞,點舞相縈帶。應愜當,凝香燕寢佳人對。恰與花時會。小陰尋芳蓋。猶自得,春多在。日烘梅柳競,翠入山林改。但只恐,別離恨遠如云海。
嫩葉初齊不耐寒,風和時拂玉欄干。君王去日曾攀折,泣雨傷春翠黛殘。
白玉樓高萬里,故人有夢來么?古今渾亦夢伸呵,起看江天木落。請以虛舟永去,漫勞生死蹉跎。天心圓月水滄波,我與長秋有約。
廬江生前事箴組,廬江身后主門戶。疾時和藥死廬墓,刲肌斷發事可舉。廬江無子誰與處,鸞誥騰光照鄉土。共憐令尹得貞妻,不道翰林生淑女。
時從詹尹策,龜短謝不能。中宵日耿耿,百慮幾環膺。終難雞鶩競,欣依黃鵠騰。一舉紆曲盡,再睹圜方徵。翻然忽自哂,反顧得其恒。定志惟茲履,順常豈無朋。鞿羈亦何悔,樂此不為懲。
送別都門臈已殘,朔風吹雪思漫漫。計程中路逢新歲,拜命南京復舊官。潮落秦淮江月小,帆開揚子海天寬。鳳池諸老應無恙,千里憑君一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