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短歌行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人剛剛出生,就像太陽剛剛升起。上山的時候感覺時間過得慢,下山的時候卻覺得時間過得飛快。人生百年不過三萬六千天,人們都覺得生兒育女是好事,卻不知道子女會催促人變老。唱著短歌行,卻沒有歡樂的聲音。
朝:天。
相和歌辭是樂府詩的一種,這類詩歌多反映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情感。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感慨于生活中人們只看到生兒育女的美好,卻忽略了時光在其中的悄然流逝,結合當時社會普遍的生活觀念和人們對時間的感知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易逝、人生短暫。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哲理深刻。在文學史上,它以獨特的視角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人生的思考,豐富了樂府詩的內涵。
修竹圍墻草護階,
賞花庭院已安排。
洛陽忠孝家何在,
不貢姚黃更緬懷。
隨陽離胡天,作陣投沙渚。
影橫鄂浦云,聲斷衡陽雨。
水留饒稻粱,哀鳴竟何苦。
共疑巢許是前身,虛度膺門二十春。
豈意遺賢在林藪,惜無知己脫風塵。
撰碑縱托登龍伴,放效從他折角巾。
最笑近來黃叔度,藏頭不復見時人。
風鳴檐鐵驚人寤。更啾啾唧唧、階前蛩語。憂患馀生,嘗遍世間辛苦。老至尚居人廡下,嘆客里、光陰虛度。誰顧。似孤鴻天際,北來南去。
爾輩,文章非誤。便薺鹽憔悴,奇懷休負。鸞鳳暫羈囚,豈山雞為侶。我已年花將六十,依舊是,累緣兒女。凝佇。待祖鞭先著,慰余遲暮。
個人第一是朱櫻,
匿笑搴帷皓齒呈。
翻道詩人蓮舌好,
愿通花氣過聰明。
踏破草鞋赤腳走,
堂堂向外揚家丑。
只知斂袂出人前,
不覺衣穿露兩肘。
趙老云收山岳露,茱萸雨過竹風清。誰家別館池塘里,一對鴛鴦畫不成。
從來家富小兒嬌,偏向江頭弄畫橈。引得老爺把不住,又來船上助歌謠。
風懸帆勢急,岸走遠行人。
白波橫江破,青山轉盼親。
往來空世事,飄泊縱吟身。
欲遂浮家計,江干有釣綸。
旄頭闟戟奉皮軒,
禽獻三驅禮意存。
未向長楊搏熊虎,
先看萬騎獵楊村。
望斷高樓夜漸涼。誰家琴韻滿吟床。
故人去后黃金少,芳草生時翠帶長。
簾底月,枕邊香。十年一夢老劉郎。
醒來苦憶昌州好,滿院春風鬧海棠。
一身云影墮人間。休認彩鸞看。
花葉寄應難。又何況、春痕袖斑。
似他身世,似他心性,無恨到眉彎。
月子下屏山。算窺見、瑤池夢還。
綠原青壟漸成塵,
汲井開園日日新。
四月帶花移芍藥,
不知憂國是何人。
武垣城畔路悠悠,有客停車憶舊游。
碣石抱云常北向,滹沱落日自東流。
高城柳暗鶯聲早,大澤春寒蜃氣秋。
已說長安明日見,仲宣何事賦登樓。
楚國有一士,胸中無一字。令人讀漢書,便道賴有此。蓋世聰明者,非君竟誰與。所以羅盱江,平生獨推許。
行年五十一,今朝真死矣。君生良不虛,君死何曾死。
我是君之友,君是我之師。我年長于君,視君是先知。君言吾少也,如夢亦如癡。去去學神仙,中道復棄之。
歸來山中坐,靜極心自怡。大事茍未明,兀坐空爾為。行行還出門,逝者在于斯。反照未生前,我心不動移。仰天一長嘯,茲事何太奇。
從此一聲雷,平地任所施。開口向人難,誰是心相知。太真終日語,東方容易談。本是閩越人,來此共閑閑。
君子有德音,聽之使人慚。白門追隨后,萬里走滇南。移家恨已滿,敢曰青于藍。
志士苦妝飾,世儒樂茍安。謂君未免俗,令人坐長嘆。君心未易知,吾言何惻惻。
太言北海若,小言西河伯。緩言微風入,疾言養叔射。粗言雜俚語,無不可思繹。和光混俗者,見之但爭席。
浩氣滿乾坤,收斂無遺跡。時來一鼓琴,與君共晨夕。已矣莫我知,雖生亦何益。
古來遺逸野人家,
石磴崎嶇閣道斜。
犬吠人行都不問,
杉籬空掩刺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