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祠
梁國三郎威德尊,
女巫簫鼓走鄉村。
萬家長見空山上,
雨氣蒼茫生廟門。
梁國三郎威德尊,
女巫簫鼓走鄉村。
萬家長見空山上,
雨氣蒼茫生廟門。
梁國三郎威嚴德行令人尊崇,女巫吹簫擊鼓奔走在鄉村。千家萬戶常能看到那空山上,雨氣蒼茫彌漫在廟門之中。
梁國三郎:指梁孝王劉武之子劉買,被封為梁王。
女巫: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女人。
蒼茫:空闊遼遠,迷茫。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游歷鄉村時,看到當地祭祀梁國三郎的場景有感而發。當時民間可能有祭祀梁國三郎的習俗,詩人借此反映鄉村的文化和信仰。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鄉村祭祀梁國三郎的場景,展現民間信仰。其特點是畫面感強,意境營造出色。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能反映當時鄉村社會的文化風貌。
瑞氣充閭朝不散,歡聲浮動庭槐。九天邀下壽星來。歌翻白云調,酒泛紫霞杯。八十康疆誰得似,仙風擺落塵埃。斑衣人是棟梁材。他時黃閣上,同看碧桃開。
聽著啼鵑淚滿襟,國亡家破見忠臣。關河歷落三生夢,風雪飄零萬死身。丞相豈能堪獄吏,故侯安得作園人。神農虞夏吾誰適,回首西山繼絕塵。
君馬黃,臣馬赤。君馬馳驅,臣馬辟易。君馬登天閑,臣馬伏槽櫪。二馬同行,一馬太息。
坐曲木床,握烏藤杖。鑄佛祖之楷模,活叢林之氣像。你莫來虎口撩須,誰更敢蛇頭揩癢。
主人茅堂秋瑟瑟,留賓柏塢酒常開。山空白鶴何年去,日暮流螢隔幔來。池草世傳鸚鵡賦,海門東瞰鳳凰臺。黃金白發俱塵土,鷗鳥從君幸不猜。
交舊相看不忍分,此生真合斷知聞。坐中總是江南客,幕下誰空冀北群。數口完歸良細事,百年多病等浮云。由來匡濟須人杰,莫把虛名誤使君。
石橋僧院古,松門人跡稀。樹涼風淅瀝,江暝雨霏微。夏木欣聞鳥,春山憶采薇。應愧京游者,緇塵滿素衣。
當年風雨讀書聲,血火文章意不平。生欲濟人應碌碌,心為革命自明明。艱辛化作他山石,赴蹈從知壯士情。歲月有窮意無盡,四時檢點聽雞鳴。
邊陲侵軼尋常事,但恨朝臣少寇萊。汴水殿荒秋鳥下,金陵城落暮潮來。忠臣遺廟長存祀,吳代諸孫肯一哀。理棹又為江海去,不妨覽古更遲回。
爾本能言鳥,羈棲誤此生。眾方憐彩翠,天苦忌聰明。月下離群思,花間喚婢聲。居然成往跡,留架在前楹。
莫為思春小倚闌,徒憐春色幻千般。多情風夾無情雨,吹滴花心和夢殘。
臨高臺,望故鄉,下有流水流湯湯。群草委腓萬木黃,翩翩南雁來回翔。攬衣起徬徨,美人不見兮斷我衷腸。
睍睆飛來載好音,分明殘夏勝春深。小窗誰作幽人伴,惟是爐香共綠陰。
喜雀紛紛噪竹枝,果然旌節訪茅茨。同年幾是論心者,未老重驚會面時。梅雨一天陰下定,萍星千里渺何之。閒情且落清尊外,共倒奚囊說近詩。
容膝方謀屋數間,未應海岱異荊蠻。移家漸近前溪水,排闥平分隔岸山。錦瑟湘娥人不見,金莖漢雀自飛還。滿簾草色琴書罷,獨愛高人對我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