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制依韻和御制后苑賞花釣魚
春入花房次第開,上林先望屬車來。
時忘萬物均民樂,恩許群臣奉燕杯。
鳳下朝陽時鼓舞,魚游太液自徘徊。
愚心愿獻千年壽,豈特歡娛一日陪。
春入花房次第開,上林先望屬車來。
時忘萬物均民樂,恩許群臣奉燕杯。
鳳下朝陽時鼓舞,魚游太液自徘徊。
愚心愿獻千年壽,豈特歡娛一日陪。
春天進入花房,花朵依次開放,上林苑中人們先盼望著皇帝的屬車到來。此時忘卻萬物,只愿百姓都能快樂,皇帝恩賜群臣一同參加宴會。鳳凰迎著朝陽歡快起舞,魚兒在太液池中自在游弋。我這愚笨之人愿為皇帝獻上千年的祝福,哪里只是陪這一日歡樂呢。
應制:應皇帝之命而作。上林:即上林苑,皇帝的園林。屬車:皇帝出行時的隨從車輛。燕杯:宴飲之杯。太液:太液池,皇宮中的池沼。
應制詩是古代臣僚奉皇帝之命所作、所和的詩。此詩應是皇帝在后苑賞花釣魚時命群臣作詩,詩人依韻和詩。創作時處于宮廷宴樂的氛圍,詩人需表達對皇帝的贊美與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應制唱和,表達對皇帝的感恩與祝福。特點是語言典雅,意境祥和。在文學史上,應制詩體現了宮廷文學的特點,反映當時宮廷文化氛圍。
五月猶飛雪,三春未見花。炎風初解凍,夏草漸萌芽。畫角寒聲迥,旄頭白氣斜。樓蘭如未斬,不敢顧身家。
鶴鳴鸞歲碧梧枝,佳節又傳二妙詩。九日萸囊紅冪羃,三秋風物影離離。銜杯金谷誠堪憶,結友名山卻慕思。愿祝澄東諸老健,常隨驥尾覓新知。
曲江春日不勝愁,西望嚴城報曉籌。千里神交白傅句,岷山蒼翠古時州。
四山如畫古端州,州在西江欲盡頭。漫道江山解留客,老夫歸思甚東流。松菊壺山手自栽,二年羈宦客嵩臺。無端卻被東風誤,又作恩平一夢回。
硯八百年今懶進,蟹一尺大何能烹。
對酒不能飲,尊前喚奈何。眼中英物少,青史故人多。肝膽向誰瀝,江河有逝波。身留一劍在,中夜手摩挲。
多少掄魁豈獨今,道心誰勝利名心。只知晁董前頭立,何似周程樂處尋。
玩世何嫌譎諫非,金門依隱愿多違。長安索米囊錢少,且自談諧割肉歸。
君在教頭歌昔昔,妓看垂手落摻摻。裙裥半將遮屐點,柘竿長是拄腰纖。纖腰拄是長竿柘,點屐遮將半澗裙。摻摻落手垂看妓,昔昔歌頭教在君。
威音那畔真消息,累及瞿曇老祖翁。四十九年顛倒說,人間天上謾流通。
不飛霜色到疏林,蘆雪楓丹秋已深。民習耕漁因土瘠,天留風月絕塵侵。山容漸老添詩料,海氣凝寒動客心。絺绤自看還敝甚,無衣空搗月明砧。
拆碎枕函看,底事教人無夢。誰費鴛針繡線,把離愁合縫。黃昏無計遣東風,一陣峭寒送。不分今宵酒醒,秪蠟花情重。
綠樹陰陰春欲盡。寂寞園林終日悶。杏花零落已無多,風一陣。雨一陣。抵死黃蜂還要趁。卻憶雙釵低壓鬢。繡幕生寒沉水燼。紅箋疊就又開看,橫不認。豎不認。靴臉尚留鞋底印。
羅綺叢中初見。理鬢橫波流轉。半醉不勝情,簾影猶招歌扇。留戀。留戀。秋夜辭巢雙燕。
深秋黃菊訪蘇臺,群彥同游亦快哉。舒嘯林泉何處得,滄浪亭畔且徘徊。煙巒蒼秀石玲瓏,走盡西廊復向東。壁砌名碑游覽畢,一杯香茗淡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