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褉飲各賦十二韻
洛下今修禊,群賢勝會稽。
盛筵陪玉鉉,通籍盡金閨。
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
水嬉如鷺振,歌響雜鶯啼。
歷覽風光好,沿洄意思迷。
棹歌能儷曲,墨客競分題。
翠幄連云起,香車向道齊。
人夸綾步障,馬惜錦障泥。
塵暗宮墻外,霞明苑樹西。
舟形隨鹢轉,橋影與虹低。
川色晴猶遠,烏聲暮欲棲。
唯余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洛下今修禊,群賢勝會稽。
盛筵陪玉鉉,通籍盡金閨。
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
水嬉如鷺振,歌響雜鶯啼。
歷覽風光好,沿洄意思迷。
棹歌能儷曲,墨客競分題。
翠幄連云起,香車向道齊。
人夸綾步障,馬惜錦障泥。
塵暗宮墻外,霞明苑樹西。
舟形隨鹢轉,橋影與虹低。
川色晴猶遠,烏聲暮欲棲。
唯余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洛陽如今舉辦修禊活動,眾多賢才比當年會稽那次集會還興盛。盛大筵席上陪著宰相,與會者都是朝廷顯貴。水波上有似神仙般的歌妓,岸邊是桃李盛開的小路。水上嬉戲像白鷺振翅,歌聲與鶯啼交織。遍覽風光美好,順流逆流都令人意亂神迷。船夫的歌聲優美,文人墨客競相分題作詩。翠綠的帳篷如云彩升起,香車在道路上整齊排列。人們夸贊綾羅做的步障,馬也憐惜錦制的障泥。宮墻之外塵土昏暗,苑樹西邊晚霞明亮。船隨著鹢首裝飾的船頭轉向,橋影比彩虹還低。晴天里河水的顏色看上去很遙遠,傍晚鳥兒想棲息。只剩下一同踏青的伙伴,在魏王堤等待月亮升起。
修禊:古代民俗,于農歷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固定為三月三日)到水邊嬉戲,以祓除不祥。
玉鉉:指宰相,這里指裴令公。
通籍:記名于門籍,可以進出宮門,后用以稱在朝為官。金閨:指朝廷。
桃李蹊:指桃李盛開的小路,語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棹歌:船工行船時所唱的歌。儷曲:優美的歌曲。
步障:用以遮蔽風塵或視線的屏幕。
障泥:垂于馬腹兩側,用于遮擋塵土的織物。
鹢:古代船頭上畫鹢鳥,后以鹢代指船。
此詩創作于詩人參與的一次洛下修禊活動。修禊是古代傳統習俗,當時眾多文人雅士相聚,在洛陽的水邊舉行活動。裴令公地位尊崇,此次活動有眾多賢才參與,展現出當時社會的文化繁榮和文人之間的交往盛況。詩人身處這樣的場景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洛下修禊活動的盛大場面,展現了春日的美景和文人聚會的雅趣。詩中體現了當時社會的繁榮和文化的昌盛,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和創作風貌。
遠禮清涼寺,尋真似善才。
身心無所得,日月不將來。
白疊還圖象,滄溟亦泛杯。
唐人亦何幸,處處覺花開。
常憶能吟一,房連古帝墟。
無端多忤物,唯我獨知渠。
病愈囊空后,神清木落初。
祗因烽火起,書札自茲疎。
松聲高似瀑,藥熟色如花。
誰道全無病,時猶不在家。
山童舂菽粉,園叟送銀瓜。
誰訪孫弘閣,談玄到日斜。
不問賡桑子,唯師妙吉祥。
等閑眠片石,不覺到斜陽。
獨自收櫧葉,教童探柏瓤。
王孫莫指笑,淡泊味還長。
錦袷胡兒黑如漆,騎羊上冰如箭疾。
蒲萄酒白雕臘紅,苜蓿根甜沙鼠出。
單于右臂何須斷,天子昭昭本如日。
一握黳髯一握絲,須知只為平戎術。
刻羽流商否,霜風動地吹。
邇來唯自惜,知合是誰知。
塹雪消難盡,鄰僧睡太奇。
知音不可得,始為一吟之。
清風江上月,霜灑月中砧。
得句先呈佛,無人知此心。
寂寥從鬼出,蒼翠到門深。
惟有雙峰寺,時時獨去尋。
涂足油應盡,干陀帔半隳。
辟支迦狀貌,剎利帝家兒。
結印魔應哭,游心圣不知。
深嗟頭已白,不得遠相隨。
長亭賓馭散,岐路起悲風。
千里勤王事,驅車明月中。
寒生洞庭水,夜度塞門鴻。
處處堪傷別,歸來山又空。
氣與非常合,常人爭得知。
直須窮到底,始是出家兒。
閣雀銜紅粟,鄰僧背古碑。
祗應王與謝,時有沃州期。
心苦味不苦,世衰吾道微。
清如吞雪雹,誰把比珠璣。
作者相收拾,常人任是非。
舊居滄海上,歸去即應歸。
詩琢冰成句,多將大道論。
人誰知此意,日日祗關門。
乳鼠穿荒壁,溪龜上凈盆。
因知無事貴,言外更無言。
去年轉鬬陰山腳,生得單于卻放卻。
今年深入于不毛,胡兵拔帳遺弓刀。
男兒須展平生志,為國輸忠合天地。
甲穿雖即失黃金,劒缺猶能生紫氣。
塞草萋萋兵士苦,胡虜如今勿胡虜。
封侯十萬始無心,玉關凱入君看取。
送迎經幾國,多化帝王心。
電激青蓮目,環垂紫磨金。
眉根霜入細,梵夾蠹難侵。
必似陀波利,他年不可尋。
有叟傲堯日,發白肌膚紅。
妻子亦讀書,種蘭清溪東。
白云有奇色,紫桂含天風。
即應迎鶴書,肯羨于洞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