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門城下新居
頗習田野事,偶居朝市間。
前塵應妄想,舊觀輒來還。
甘井如汲澗,高城疑望山。
更憐車馬絕,日在掩柴關。
頗習田野事,偶居朝市間。
前塵應妄想,舊觀輒來還。
甘井如汲澗,高城疑望山。
更憐車馬絕,日在掩柴關。
我很熟悉田園農事,卻偶然居住在這繁華的都市中。過往的塵世經歷應是虛妄的幻想,舊日的景象總是不斷浮現。甘甜的井水就像從山澗中汲取的一樣,高高的城墻仿佛遠處的山巒。更讓人喜愛的是這里沒有車馬喧囂,每日都能關上柴門享受寧靜。
頗習:很熟悉。
朝市:指繁華的都市。
前塵:指過去的經歷。
舊觀:舊日的景象。
甘井:甘甜的井水。
汲澗:從山澗中取水。
憐:喜愛。
柴關:柴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原本習慣田園生活,因某些原因居住在都市。在都市的喧囂中,他懷念田園寧靜,創作此詩以表達內心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田園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都市喧囂的不滿。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和聯想,用質樸語言營造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生活轉變中的情感體驗。
白玉樓交就,靈光殿賦傳。寰區潛有藉,館舍忍言捐。發軔摧滂軸,中流覆狄船。哭君無限意,總付獲麟篇。
老至時忙事兩違,北風吹雪冷侵衣。江山對面客何在,花鳥無心酒興微。不換桃符留舊對,每添香炷數前非。明朝又報春消息,付與流鶯擲柳枝。
腸隨絲斷手生胝,羨殺星邊織女機。借問輸官零落否,兒郎寒冷且無衣。
蕩漢摩云接上方,須彌何事獨稱王。頂門不鑿通天路,足下能開選佛場。喜得群峰同法侶,常將大地作禪床。真風浩浩誰堪比,惟有山高與水長。
憐君萬里事孤征,艱難來自黔陽城。黔陽乃是煙霧海,天無三日能乾晴。雨師最好黔陽地,霢霢濛濛豈天意。三年未洗戰場紅,紅滿黔陽皆血淚。啾啾新鬼多王侯,可憐白骨成山丘。英雄豈合建大義,殺身自古因春秋。水深火熱天所喜,湯武之世皆逆理。君臣一炬謝生靈,赤縣神州終已矣。君向黔陽吊戰場,仲家黑白邀壺觴。腐肉之中相飲食,烏鳶往往爭肝腸。爭肝腸,中有馨香是國殤。生降差比部尉強,君行莫與別阿梁。
賀監湖邊,初系放翁歸棹。小園林、時時醉倒。春眠驚起,聽啼鶯催曉。嘆功名、誤人堪笑。朱橋翠徑,不許京塵飛到。掛朝衣、東歸欠早。連宵風雨,卷殘紅如掃。恨樽前、送春人老。
省署捐華要,山樊適性靈。身齊漆園吏,人授濟南經。紫氣龍泉掩,玄堂馬鬣扃。年年椒糈奠,圖象在丹青。
歡愛蓮花紫艷妝,儂愛蓮花白雪光。一夜東風吹雨急,雖同落地各衣裳。
跨馬人梳墮馬新,瓊花飄點舞衫勻。沖寒越顯凝酥面,避雪微欹削玉身。比擬須存林下氣,掃眉羞效里中顰。庭中一道纖纖印,散亂銀杯惑醉人。
三山二水年年在,向日浮云處處多。醉拍欄桿呼李白,東風吹雨下新河。
逐水隨風不自由,人間何路近滄洲。陳王未是微波誤,獨對空江起浩憂。
素心自證誰相許。燈前聽盡瀟瀟雨。夜色已清凄。孤蛩休更啼。天長歸夢懶。坐瘦爐香短。誰與喚添衣。清歡思舊時。縈懷愁緒如何理。千絲待浣寒江水。舊水夕陽邊。新愁化暮煙。煙飛留不住。愁也消無據。遮莫苦相思。秋深瘦到眉。
青青西子湖,花芳媚鴛渚。十里錦舟蓮,琵琶拂江水。
怕教雪落歌應懶,愁作云飛舞不輕。偷向東風啼柳畔,一行花雨一聲鶯。
崇臺蒼翠映晴空,好鳥窺人啄落紅。紫玉松篁疑畫里,別傳山水占南中。擁云坐上三竿日,乘月行吟萬壑風。勝槩盡歸襟帶下,登臨一會許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