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舒城南至九并并舒河行水竹甚有佳致馬上成五首 其三
一溪分百泉,一泉流十家。
惡竹莽連云,古樹橫帶沙。
魚子戲稻秧,鳧雛唼荇花。
信美非故鄉,無由寄生涯。
一溪分百泉,一泉流十家。
惡竹莽連云,古樹橫帶沙。
魚子戲稻秧,鳧雛唼荇花。
信美非故鄉,無由寄生涯。
一條溪流分散成上百股泉水,每一股泉水又流向十戶人家。叢生的劣質竹子茂密得與云相連,古老的樹木橫臥在帶著泥沙的岸邊。小魚在稻秧間嬉戲,小野鴨在啃食荇菜花。這里確實很美,但不是我的故鄉,我沒辦法在此安身度日。
惡竹:指叢生的劣質竹子。
莽連云:形容竹子茂密,與云相連。
唼(shà):水鳥或魚類吞食。
信美:確實很美。
無由:沒有辦法。
詩人在從舒城南至九并并沿著舒河行進途中,看到水竹等優美景致,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漂泊狀態,在欣賞美景時,思鄉之情涌上心頭。
這首詩描繪了鄉村田園的優美風光,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思鄉之情。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蕭然寒圃有殘芳,
吟遍朱欄向夕陽。
既許坐陪公袞貴,
卻慚蒿羽接鸞凰。
畫舫依官渡,天空暮靄收。
遠鐘城外寺,近火水邊樓。
暝色連村暗,波光帶月流。
誰將桓氏笛,吹起古今愁。
啼猿非有恨,行客自多悲。
不知吹者意,何似聽人心。
橫琴遮遠洞,舉手出高峰。
盤空振翮。海天無情天一碧。
約略巉巖。得似釵梁藻井前。
投林倦矣。睥睨西風應作計。
寫入丹青。息溟圖南意不勝。
秋盡汀洲蘋未歇。掩映荻花相向折。一枝好贈朝天人,還如鳷鵲樓前雪。
瓊凹連玉凸。五城邊銀為宮闕。墀聲寒,非煙叢里,卿藹瑞云纈。
五馬驕嘶虬漏徹。鞘靜佩鳴鹓簉列。朱衣引隊奏彤幃,天言清問堯階切。
俞音傳袞鷩。賜金增秩干旄孑。把勛名,昭回青簡,身許稷和契。
何人新構此,深隱翠微間。
凈洗風塵眼,端居飽看山。
丞相峰高不可攀,秋風吹我入云間。
白浮遠水天邊凈,翠列群山月下閒。
九日好懷開勝地,十年癡夢醒禪關。
每從靜里觀人世,逐逐紅塵那肯還。
無弦琴上有希聲,
此遇知音作證明。
不犯指端彈一曲,
碧琉璃界月三更。
惠政郡州楷,清名萬口傳。
南交需按察,北闕正詳延。
契分元重復,封疆互接連。
勞歸知有日,還佇楚江邊。
昨夜繡衾孤擁,幽夢。
一霎鈿車塵。
道旁依約見天人。
真摩真。真摩真。
弟子如林汝不才,暮年猶得共徘徊。
酬恩莫過茅三把,盡孝惟須水一杯。
衰老久應拚谷底,是非曾不到云堆。
況兼咫尺予同病,曉夕還同笑口開。
男子志四方,焉能守一丘。
壯游輕萬里,逸跡淩九州。
撫時厭迫隘,胡為此淹留。
越鄉悲南冠,騁望登東樓。
遙樹小如薺,連峰如波流。
穹谷無足音,遠水無歸舟。
跳聽何所見,馳目空悠悠。
海曲歌五噫,天末詠四愁。
崇山自興惻,曠野誰與儔。
焉得云螭駕,托乘從霄浮。
三徑任荒荊,閑居懶性成。
云霞誠艷艷,歲月自平平。
高枕消長日,醉魂遨太清。
愛貪此中趣,妙理未須明。
玉案御香煙已冷,中書老矣禿頭公。
科名慘綠杜荀鶴,文字殺青陸士龍。
霜信未歸秋后燕,冰心不語夏時蟲。
故人厚祿知何許?自逐京塵十丈紅。
九重命下靖邊陲,
萬里秋風汗馬肥。
劍氣橫空銷瘴霧,
日華絢綵動旌旗。
豺狼已遁深山跡,
虎旅方揚上國威。
功紀太常應有日,
都人遙聽凱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