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韋蘇州古調詩
于人無舊新,相見常為歡。本不作崖岸,中亦非斷刓。
賓僚自了事,縣邑無曠官。豈惟競勉力,退亦絕閑言。
觀者以為稀,不自知其然。吾聞西方說,夙世常有緣。
將此會中人,厚德無讎怨。文人諱異術,且以儒事論。
孔圣不可及,孟氏固所尊。軻云創業易,成功則在天。
乃知古今士,無有能與賢。達人同眾人,不肯妄自專。
于人無舊新,相見常為歡。本不作崖岸,中亦非斷刓。
賓僚自了事,縣邑無曠官。豈惟競勉力,退亦絕閑言。
觀者以為稀,不自知其然。吾聞西方說,夙世常有緣。
將此會中人,厚德無讎怨。文人諱異術,且以儒事論。
孔圣不可及,孟氏固所尊。軻云創業易,成功則在天。
乃知古今士,無有能與賢。達人同眾人,不肯妄自專。
對人不論新舊,相見常常都很歡喜。本就不故作高傲,內心也并非殘缺。屬吏能自行處理事務,縣里沒有曠廢職守的官員。不僅競相努力做事,閑時也沒有閑言碎語。旁觀者認為這很稀少,而他們自己卻不覺得。我聽聞西方的說法,前世常常有緣分。這些聚會中的人,品德高尚沒有仇怨。文人忌諱奇異的法術,姑且用儒家的事理來論說??鬃邮ト穗y以企及,孟子本就是應當尊崇的。孟子說創業容易,成功卻在于天意。由此可知古今的士人,沒有人能與之相比賢能?;磉_的人與眾人一樣,不肯胡亂地獨斷專行。
舊新:指舊交和新識。
崖岸:形容人高傲、不易接近。
斷刓(wán):殘缺。
賓僚:屬吏。
曠官:曠廢職守的官員。
競勉力:競相努力。
西方說:指佛教說法。
夙世:前世。
讎(chóu)怨:仇恨、怨仇。
異術:奇異的法術。
孔圣:指孔子。
孟氏:指孟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當地官場風氣良好,官員們盡職且關系融洽。詩人或許身處這樣的環境中,受此氛圍感染,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賢能之士和良好的官場風氣。其特點是將儒家思想融入對現實的描述中。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詩人的思想觀念。
坐聽風雷起空谷,俄看四面野云生。 道人不作英雄氣,可笑當年失箸驚。
黃金勻揉萬英開,步繞清芬過砌臺。 一笑欣然超鼻觀,知公曾到月中來。
內熟先從一念收,浩然勿藥更何求。 西山故自朝來爽,政不驚人語不休。
林宗烏幘任欹傾,緩帶荷風拂面清。 城市輪蹄鬧如織,飄然從此便登瀛。
絕景頻因警句夸,莫傳俚耳便紛拿。 須知味道耽巖穴,志意難將富貴加。
幾檻虛明不著埃,忘機鷗鳥自飛來。 北窗高臥羲皇世,九陌紅塵安在哉。
陂塘五月迎秋爽,脩竹成陰一徑開。 俗客自應慚到此,幽深雅稱杖藜來。
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 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
指點縠江水,遙認作瓊醅。介公眉壽,年年傾入紫霞杯。壽與江流無盡,人在壺天不老,談笑領春回。昨夜瞻南極,列宿拱中臺。 補天工,取日手,濟時材。不應勇退,歸來綠野宴瑤臺。天要先生調燮,人要先生休養,虛左待重來。再捧長生箓,依舊面三槐。
一曲危弦斷客腸。津橋捩柂轉牙檣。江心云帶蒲帆重,樓上風吹粉淚香。 瑤草碧,柳芽黃。載將離恨過瀟湘。請君看取東流水,方識人間別意長。
春風只在園西畔,薺菜花繁胡蝶亂。冰池晴綠照還空,香徑落紅吹已斷。 意長翻恨游絲短,盡日相思羅帶緩。寶奩明月不欺人,明日歸來君試看。
拍堤春水蘸垂楊,水流花片香。弄花噆柳小鴛鴦,一雙隨一雙。 簾半卷,露新妝,春衫是柳黃。倚闌看處背斜陽,風流暗斷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著 同:著)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西風蕭瑟入船窗,送客離愁酒滿缸。 要記此時分袂處,暮煙細雨過松江。
舞紅一架欲生衣。殘英辭舊枝。雨聲自唱惜春詞。行人應未知。 新火后,薄羅時。君歸何太遲。鏡中失卻少年姿。年隨花共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