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蹇磻翁都官赴倅梁門
共昔登龍客,仍今同舍郎。
后先趨帥府,南北重離觴。
塞角催秋月,邊烽落曉霜。
軍城看趣召,能久頼王祥。
共昔登龍客,仍今同舍郎。
后先趨帥府,南北重離觴。
塞角催秋月,邊烽落曉霜。
軍城看趣召,能久頼王祥。
過去我們都是登科入仕之人,如今又同是在朝為官。先后奔赴帥府任職,在南北兩地再次舉杯離別。邊塞的號角聲催趕著秋月,邊境的烽火在曉霜中熄滅。在軍城等著被朝廷緊急征召,怎能長久依靠像王祥那樣的賢才呢。
登龍客:指科舉登第者。
同舍郎:在同一官署任職的官員。
帥府:軍事長官的官署。
離觴:離別的酒宴。
塞角:邊塞的號角聲。
邊烽:邊境的烽火。
趣召:緊急征召。
王祥:晉代人,以孝著稱,這里可能借指蹇磻翁有賢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塞角”“邊烽”等內容可推測,當時邊境可能存在一定的軍事緊張局勢。詩人與蹇磻翁既是舊相識,又曾同朝為官,此次蹇磻翁赴梁門任職,詩人寫下此詩送別。
這首送別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友人的送別之情和對其在邊塞任職的期待。詩中描繪邊塞之景,增添了離別的悲壯色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十分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文人之間的情誼。
山學春愁眉黛,水如含笑花香。睡起憑高凝睇,淺紅數筆殘陽。
住山心已老大,看云情轉虛閑。東華軟紅縱好,無因飛到窗間。
古寺隱秋山,登攀度林樾。
悠然青蓮界,此地塵境絕。
機閑任晝昏,慮澹知生滅。
微吹遞遙泉,疏松對殘月。
庭虛露華綴,池凈荷香發。
心悟形未留,遲遲履歸轍。
君從紫閣宿高寒,下直還能訪鹖冠。
惇史書馀云未散,太常齋后雪初殘。
千官肅穆驂鸞輅,萬騎周遭傍泰壇。
聞道星辰環幄殿,侍臣執蓋月中看。
秋風采采傍疏籬,開遇重陽尚未遲。晚節有香誰愛惜,只應陶令是心知。
啼過空庭絡緯娘,一枝才見倚新妝。南陽傳譜非佳說,直到于今水尚香。
已作云中客,更登塞上臺。
風塵回老眼,節序托深杯。
碧海雁行斷,陰山雨氣來。
故園今日菊,惆悵向誰開。
長年未省厭長病,
一暑方憎又一春。
把卷頗思親玉雪,
出門無那苦埃塵。
閣近山中寺,
誰為清隱人。
移文招不得,
騎馬入紅塵。
幾度相攜入醉鄉,
酒籌歌板少年場。
花開花落春難駐,
愁對旗亭夕照涼。
夕陽紅到柳梢頭,何處歌傳故國愁。
歸計于今憑尺素,相思勞我輒三秋。
環城空有桃花水,喚渡難登竹葉舟。
剛擬回檣逢海警,夢魂常繞面山樓。
縹緲綠煙籠霧。一朵朱蕤明吐。
春色貯銀釭,空使蝶忙蜂妒。
休誤。休誤。莫作等閑花數。
單于臘火照關門,撤盡防兵野戍存。
嶺嬌已憑驅鐵馬,海天何事豎降幡!
甘辭義士田橫島,漫負通侯漢主恩!
此日窮廬歸未得,絕班可似故年尊?
都門好,末伏尚炎蒸。
花壓煙胚薰百日,燈燃瓜腹贈雙星。
兒戲我猶能。
關西今喜有云仍,冰雪相看一樣清。
最是晚來江上處,飽聽葉□助詩聲。
楊花開后李花開,依樣征東萬馬來。
黷武不愁新鬼哭,瘞骸空替古人哀。
禪關已改褒忠額,宮掖猶聞敢諫才。
爭似富民頒漢爵,暮年溫詔動輪臺。
掛月巖前一經探,岧峣紫翠疊煙嵐。
圓機風與溪相答,秘義人同石共譚。
靈異跡多難罄筆,清涼峰好盡如簪。
無邊覺海毫端入,八水源頭不用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