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盛子美俞元功二先輩
彼美吳州杰,相從蕭寺居。
聊窮三尺律,肯恃五車書。
前有殊尤等,行當選擢初。
秋風吹客袂,鄉思復何如。
彼美吳州杰,相從蕭寺居。
聊窮三尺律,肯恃五車書。
前有殊尤等,行當選擢初。
秋風吹客袂,鄉思復何如。
那兩位吳州的才俊,曾一同在佛寺中居住。暫且鉆研法律條文,豈肯僅依靠豐富的學識。眼前有特別優異的等級,即將迎來選拔提升的開始。秋風吹動游子的衣袖,思鄉之情又該如何排遣。
蕭寺:佛寺,因南朝梁武帝蕭衍好佛,廣建寺院,故后世稱佛寺為蕭寺。
三尺律:指法律條文,古代將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
五車書:形容藏書極多、學識淵博,典出《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殊尤:特別優異。
選擢(zhuó):選拔提升。
客袂(mèi):游子的衣袖,代指客居在外的人。
此詩為作者秋日寄贈吳州友人盛子美、俞元功之作。二人當時或同寓佛寺,潛心學業,正值仕途選拔之際。作者客居他處,因秋風起而思鄉,故寄詩以表對友人才能的肯定、前程的期許,兼抒自身羈旅愁緒。
全詩以贈友為核心,前半贊友人學識務實、才德出眾,后半借秋景引鄉思,將對友人的期許與自身的客愁融合,語言簡練質樸,情感真摯,是一首兼具贈別與懷鄉意蘊的詩作。
薄官如秋菰,冷淡不堪食。
學宮如傳舍,敝漏棲不得。
訪君橋水東,一榻可容膝。
中吳多佳士,三載誰與適。
可憐泮林鸮,止醉桑葚黑。
束書歸去來,釣臺秋風夕。
儒吏不相得,異器如薰蕕。
儒視吏不屑,吏嫉儒為仇。
俗儒不知變,????孔與周。
事叢委不理,言大怍不酬。
嗟乎鉛槧生,謝此刀筆流。
安得經濟手,一洗吾儕羞。
當路有達官,鄰境逢仁侯。
留情案牘間,舉人拔其尤。
君抱汲古學,才識推兼優。
肯隨雞鶩爭,會偕鸞鵠游。
高風動寥廓,茲土豈淹留。
獨憐老知己,青燈守荒丘。
不堪明時用,空懷當世憂。
斯文付后死,已矣復焉求。
髪燥始出游,心期結明主。
天方窮畸人,世不喜生語。
絕弦恨伯牙,抱璞泣和氏。
獨憐身皓皓,不救俗靡靡。
競趨聲利途,孰蹈仁義軌。
寘之勿復道,作者敦竊比。
婺女寶氣明,箕尾德星聚。
雜遝貢棘闈,高明識芝宇。
鑒衡付有司,尺度失奇士。
少需知我者,一第溷子耳。
瓠樗嗟無用,車斗可勝數。
老矣何能為,欿然徒自視。
安得善及人,共勉學為己。
一別爐峰十載余,重來相對雪消初。
湖中怒長陽侯氣,林外先生佛子廬。
鼎鑊夢回山屐在,塵埃業重草堂疏。
匆匆未副登臨愿,終擬誅茅賦卜居。
射透秋林曉日紅,謾晞衰髪竹籬東。
舊曾過膝今垂耳,老已成翁反似童。
辛苦一生多沐雨,蕭??幾縷易梳風。
歲寒萬綠凋零盡,春在梅花白雪中。
裊裊條風至,悠悠桂影升。
黃昏村市鼓,紅日社林燈。
節序更悲樂,乾坤幾廢興。
龍城舊游處,說著淚沾膺。
格磔聲高午夢殘,扊扅歌罷酒杯干。
漫天飛去楊花亂,著雨歸來燕子寒。
世味淡如和蠟嚼,春山好在帶云看。
近來習性渾成懶,抄盡陶詩獨倚闌。
古之州縣吏,久任各稱職。
任久則化行,吏與民相得。
民或不安業,咎在吏數易。
代者如傳舍,吏民不相識。
王嘉朱浮疏,每讀三太息。
暨城有賢佐,溫良而端直。
為政知大體,人方飲其德。
瓜猶未及期,旌已催行色。
中州固多士,此士去可惜。
老稚候城隅,相邀臥車側。
欲寄音書碧宇空,幾回溪上佇秋風。
離愁自嘆三千丈,飛夢長隨十八公。
尚書蘭孫懷舊好,頗疑梨棗悶新功。
寅君近況知何似,想見丹爐夜夜紅。
飄蓬未敢怨途窮,晉殿吳宮事亦空。
宇宙不能逃劫數,山河元只戲英雄。
佇觀成敗無過月,多管興亡只有風。
擬學飛鴻離塵網,飛鴻猶在稻粱中。
辨才將九十,及見開皇初。
不知虞褚輩,得似老僧書。
尤物世希有,昭陵劫灰余。
玉函人不見,繭紙乃蠹魚。
梅花一片石,猶自寶璠玙。
定武久荊棘,長安復丘墟。
茂林有陳跡,今誰山陰居。
偶與幽人期,頗愜滄洲趣。
嵐影倒虛碧,天光澹晴素。
煙橫雙鷺起,水落孤帆度。
憑闌足清眺,隠幾得玄悟。
顧茲半日閑,媿彼經年住。
更遲雪中來,臨風看琪樹。
玄都舊日神仙宅,種桃羞殺劉賓客。
只今仙子韓家湘,不遣牡丹開頃刻。
春風九畹花繞屋,冶紫妖紅失顏色。
盲風怪雨三千年,湘水芳魂招不得。
翩然散入碧虛寒,乾坤萬里離騷國。
巢由善擇富,四海不易牛。
古人恥茍得,一粟懷十憂。
誰云黃屋榮,可掩頳面羞。
那知井里蛙,錙銖重山丘。
肝腸果何罪,日夕森戈矛。
頭曼豈不天,哀哉國為仇。
土階章韶風日美,巢父不聽卻洗澗中水。
象犀滿山珠塞淵,棄不之顧但酌嶺外泉。
嗚呼千丈之渾泥數斗,一滴清泠空宇宙。
古人今人同此耳與口,古泉眼中見有相似二君不。
我亦有耳但愿聽松風,有口只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