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宣徽見示延駐慧海長老詩因次其韻
南禪北祖亦何常,足歷微塵自不傷。
病腦窮雖居一室,妙緣心已應他方。
禽魚固欲求棲息,鳧鶴寧須較短長。
京府宰官頻問訊,且將竿木戲逢場。
南禪北祖亦何常,足歷微塵自不傷。
病腦窮雖居一室,妙緣心已應他方。
禽魚固欲求棲息,鳧鶴寧須較短長。
京府宰官頻問訊,且將竿木戲逢場。
南禪北宗也沒有什么固定不變的,腳步踏過微塵自然不會受到傷害。我雖像患病之人困在一室,但奇妙的緣分讓我的心已與他方相應。禽鳥和魚兒本就渴望棲息之所,野鴨和仙鶴哪需要去比較長短。京城的官員頻繁前來問候,我暫且就像藝人拿著竿木逢場作戲。
南禪北祖:指佛教禪宗的南宗和北宗。
微塵:佛教用語,極言細小。
病腦窮:比喻自己處境不佳。
妙緣:奇妙的緣分。
鳧鶴:野鴨和仙鶴,常用來比喻事物的長短不同。
竿木戲逢場:比喻偶爾隨俗應酬湊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當時佛教在社會有一定影響,詩人可能與王宣徽及慧海長老有交往,在看到王宣徽的詩后,受其啟發而次韻創作此詩,反映了當時文人對佛教思想的探討和交流。
此詩主旨是表達對佛教思想的領悟和豁達的處世態度。其特點是將佛理融入詩句,以自然意象闡述道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與佛教文化的互動。
鷓鴣啼不已,春草更萋萋。地向擎雷盡,天連漲海低。中華勞夢寐,白首苦東西。杯酒沉冥好,歸與有釀溪。
虛空無礙。你自癡迷不自在。撒手游行。到處笙歌擁路迎。天然美滿。不用些兒心計算。莫聽先生。引入深山百丈坑。
平疇焦渴不堪論,簫鼓悲秋徹帝閽。霹靂一聲云自墨,山前山后雨翻盆。雨罷微塘凜欲秋,飛來白鳥便夷猶。從今認得橫塘路,水遠天長百不憂。
孤村相叩嗜禪翁,一徑春風到寺中。人語悄聞楊柳綠,鳥啼幽出杏花紅。經殘瘦坐焚香起,茗熟傳題得句工。足跡不留簾外土,小庭深寂雨空蒙。
江門振絕學,文簡紹微言。風范師百世,遺澤在都門。后進欣所托,俎豆久彌敦。繄昔明盛日,儒耆侍天閽。公馀迪來者,講席至今存。仰止訪遺跡,披尋遍丘樊。矧茲京國游,彷佛覿槃墩。行邁愧弱植,何當嗣淵源。徘徊讀書處,南望憶聞孫。
醉來拔劍斫珊瑚,懶向侯門更曳裾。夜半聞雞眠不著,草堂秋雨讀《陰符》。
暝煙初捲一帆輕,晚渡逢人問水程。去國便為千里別,尋山還有幾年行。鶴當靜夜橫空過,月到澄江徹底明。心似孤舟無所繫,鄉關回首白云平。
烏銀白鏹紫磨金,斫出纖纖茉莉簪。斜插女阿縭褷髻,晚妝朝月拜深深。
疏才曾忝侍長楊,敢謂交游盡老蒼。千里思君來竹徑,幾回明月夢西堂。風前桂棹閒相并,雨后青松濕不妨。卻嘆陳琳今臥病,誰能題札寄清漳。
桃葉渡頭一見君,為言岸上石榴裙。相逢無錢可買醉,贈與竹枝撩白云。
夏姬得道。雞皮三少。
名園開午宴,入夜坐星軒。煙火觀氣機,有若天使然。人乃奪天巧,天人無后先。平空作雷電,花鳥爭喧妍。萬有生于無,人事何足憐。風波起平地,毀譽虛相傳。周孔大圣人,流言悄憂心。哲人善自釋,賴古多此賢。萬變如是觀,而我無事焉。
駐馬頻思古,西風度穆陵。崖懸山徑狹,地迥野云層。險阻真天設,山川幾代興。時平關禁少,來往自相仍。
玉堂睡起苦思茶,別院銅輪碾露芽。紅日轉階簾影薄,一雙蝴蝶上葵花。
著書非為進,歲久漫成編。道遇言非贅,身幽志自堅。種瓜新學圃,藝稻晚知田。吾事未多闕,衣裾莫浪褰。